讨论教学“度”的多重意义
2009-03-18成尚荣
成尚荣
1.“度”的文化意义
“度”是一个极有意思和价值的话题,具有文化意义。这是因为:其一,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内涵相当丰富,触角可以伸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语文在构筑自己学科边界的同时,需要确立教学“度”的标尺,否则,语文教学可能会不切实际,不仅不会促进儿童语文素养发展,反而会伤害儿童发展。其二,教师的教学需要较大的空间,有了空间才会有自由,才会有创造。反之,一个没有空间的教学,一定是无个性的、干瘪的、苍白的。但是教学空间的大小需要一个“度”,否则教师会无所适从。其三,“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宝贵的概念。如古人告诫我们:“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中庸是一种高明,故曰“中庸之道”;既广大又很精微,是一种智慧。其实,这就是“度”。教学中的“度”既指向现实,又指向未来。
2.“度”应当为教师的创造服务
策划者特级教师孙双金对“度”作了分解:角度、宽度、细度、深度等等。当然还可以继续分解,如温度、密度,等等。这样的分解,让我们从多个方面、多个点去考察语文教学中的“度”,锻炼我们的整体思维与灵活思想。从这个角度看,“度”的讨论决不是规范我们,更不是束缚我们的手脚,恰恰是寻找一个更合理、更科学的空间,以有利于我们的创造。如果,“度”使我们变为一个谨小慎微的“君子”,那么,我们宁愿抛弃“度”。其实,“度”本身就是合理性和科学性的体现,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人为因素的介入,有可能使之偏离合理和科学。因此,“度”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教师的准确认识与把握的问题,只有扎扎实实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包括理性思考水平与能力,就会使“度”在把握之中。
3.“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应当是儿童
“度”是一种标尺,问题的关键是这根标尺到底为谁而竖,到底竖在哪里。这一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显然,离开教学的目的与核心,“度”的讨论肯定是无魂的、无意义的。毫无疑问,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因此,儿童的发展应当是“度”的标尺,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无论是角度,还是宽度,还是细度或深度,都应当是“儿童的”。比如,角度,解读文本的子目角度,最终要以“儿童角度”为主、为准;同样,应当建立“儿童宽度”,“儿童细度”,“儿童深度”等概念及其意识。离开儿童的发展,“度”是无意义的、无价值的,讨论就失缺了目的,就是空谈。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具体说:一是从儿童的经验出发,二是从儿童需要出发,三是从儿童的可能性(可能性就是儿童创造的潜能,就是一种未来的创造性)出发。凡是儿童能够接受的,凡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都应该充分考虑,加以满足。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即我们对儿童了解的“度”——从什么角度去了解,了解有多宽、有多细、有多深,否则“儿童的度”只是一个不准确的虚拟的存在。
4.教师文本解读之“度”与教学之“度”是不同的
讨论“度”,还必须区分教师解读的“度”与教学的“度”。教师解读的“度”,角度越多越好,越深越好,越细越好,教师解读的“度”有利于教学的深化和优化。但不能以解读的“度”代替教学的“度”,否则结果是以教师代替了学生,教学的本义与真义、教学的目的与核心就会偏离甚至丧失。
感谢策划人孙双金,选择了这个好题目,他引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教学,并把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