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我从不赶时髦
2009-03-18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9年3期
建筑大师贝聿铭近期撰文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建筑不是服装,可以赶时髦,建起来以后,不能说明年不流行了就立刻拆掉。我从来不赶时髦,你问美法两国的建筑师,他们都知道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派。还有人称我是现代主义大师,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很多人对此不习惯,不接受。大凡人都喜欢守旧,觉得以前的很好,为什么要改呢?”
“我曾受邀在日本东京的静修中心建造一个宗教的钟塔,钟塔的形状很像日本一种传统乐器:底部是方的,往上逐渐变平变扁,越往顶端越锋利。日本人很喜欢,后来再次邀请我为博物馆作设计。博物馆的馆址选在偏远的山上。当我还是孩子时,读过一个中国故事叫《桃花源记》,很羡慕那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日本人知道这个故事,都说,对,要是能把博物馆做成那种感觉就好了。于是在山上修了一座桥,穿过山谷通向博物馆。日本人非常接受这个设计。在现代做建筑应该现代主义,不能往后走,要往前走,但是传统的东西也要恰当使用。”
【素材点拨】积极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不竭的续航力,但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是创新的楷模,建筑大师贝聿铭更是其中的翘楚。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艺术精粹而言,保存它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对其内涵深度解析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那些浮于表面的“求奇”“求怪”,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而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最可宝贵的两个诀窍也应该是独到的见解和不断地创新。
【适用主题】赶时髦、保守与创新、探索、风格、传统与时尚……
(田春林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