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炬的联想

2009-03-18郭佳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萧伯纳题记火炬

郭佳玉

萧伯纳有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辉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

——题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论语》、《孟子》的博大精深,我们记得。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一直延续到今天。再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历史被记载着,经验被传承着,我们被深化着。

不知道融入多少文学的湖海,不知道登过多少思想的高山,一朵浪花、一缕清风轻轻流动飞扬。午夜梦回,无法忘记林黛玉的娇弱面容;奇思妙想,时刻向往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江东去,仿若看到熟悉的羽扇纶巾;景阳冈上,体验胆战心惊的打虎场面,文学骄子,思想大家,如同一支支火炬,点燃文学思想的光芒,照亮了整片华夏文明的星空,照亮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忘不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忘不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忘不了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忘不了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切光辉的名字与之相连,穿越时空,飞跃历史。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十六秒里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自己飞向毁灭。

他在寒冷的河水中死去,给人以温暖的启示。

他面对天灾,拼死护住自己的学生。

是爱,是悲壮,是感动,更是精神的力量。

手持最有力的火炬点燃代代希望,让最高尚的品行、最无私的精神散发出耀眼光芒。

他们以身作炬,以思想、以精神点燃人类文明的五彩之光。燃烧了,传递了,熄灭了,永生了!

你我都不是蜡烛,是一支火炬,只有用人生点燃它,做你这一棒该做的,传给更多后来者。

(指导教师:薛吉辰)

文章以萧伯纳的名言作题记,鲜明地亮出主旨,继而写历史上的“火炬”以及他们给予后代的意义,脉络清晰。不足之处在于,写文学方面的笔墨过重,中间部分便显得失衡,且几部史书的举例有些问题。

猜你喜欢

萧伯纳题记火炬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接过火炬高举起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萧伯纳与小女孩
萧伯纳戏猜年龄
萧伯纳戏猜年龄
火炬照亮关爱路
我与《火炬》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