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校德育创新的思考

2009-03-18曹静霞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学会德育

曹静霞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学校德育创新的原则与具体方法。

【关键词】德育课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51-02

现代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应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综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创新,要推进教育创新,德育创新是先导,因为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一、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问题

(一)德育与教学逻辑上是交叉关系,即教学中有德育,德育中有教学。二者是相铺相成的。但有些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够到位。没有摆正位置、处理好关系。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抓好升学率,教出了学习优秀的学生,考上了多个重点学校,减少了低分率就行了,在文化教学上舍得花时间、舍得投入,而对抓德育教育有畏难情绪,舍不得花时间、舍不得投入。这种做法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与当代大的教育环境相悖。

(二)学校德育工作简单化、程式化、完人化。有些人认为,德育工作就是给学生开开会,找谈谈话,读读报,把日常事务性的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全部。有的按一个模式培养学生、求全责备,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德育层次性认识肤浅。有的对学生的教育束手无策,因为当代学生思想开放,思想活跃,不太容易接受教育。一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容易受社会的负面影响,产生厌学和抵触教育的思想。

(三)德育工作的方法简单,没有创新和突破。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教育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管教,学生服从。有的习惯于用传统报告、讲座、政治课等形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缺少联系实际,循循善诱,与时俱进的方法。有的还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内容片面,德育途径单一,不善于摸索规律,不加强理论研究,使德育工作难以发挥实效。

以上存在的问题脱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健康的发展,所以学校德育要改革,要创新,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以学生为本的需要,是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德育能力的需要。

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原则和方法

(一)学校德育创新的原则

1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因为在当代学习型社会中。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生存;在当前道德文明和法制文明的社会,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生存,学会做人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它会体现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学习是学会做人的核心内容之一。

2要让学生学会发展:即高尚人品的发展。也就是要使学生能承担“大任”,要有“大德”,只有培养自身高尚的人品,才能使自身的优势在一定的群体中得到发挥,才能使自身的特长成为有用的资源。

3德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坚持目标分层,要根据不同的品德发展水平的要求,将德育目标分成基本标准与高标准。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学业前景,甚至不同的性别,实施德育目标教育。

(二)学校德育创新的方法

1学校德育要立足课堂,协调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形成过程主要体现在各学科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政治课是重点:(1)、重点突破政治类校本教材的建设。第一,根据中学政治科目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的分类。组织教师编写以影像为主要载体的以事实与案例为主的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结合事实与案例讲解政治理论要点;第二,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根据预定的政治主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资料,既运用信息资料参与课堂讨论,又参与校本政治教材的编写;第三,将往届学生在政治课上的讨论记录、撰写的政治类论文编辑为校本政治教材辅助资料。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德育得到协调发展。

2学校德育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进行自主性德育,要让学生全体参与,要引导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例如:(1)在德育中引导学生反思。(即反思教育)

如:让学生写出我为父母做什么?我为班级做什么?我为老师做什么?我为自己做什么?我为祖国做什么?我的信念是什么?等等。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在今后应该注意什么,使学生及时的调整自己。

(2)在德育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规划。

如:个人自我设计(外表、形象、理想等)。班级设计(班级格言、班级标记、班级名称等)。为学校设计(大家提主题校会及主持人,全校献格言,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等)。

3将震撼与细微人心的氛围统一起来

(1)德育需要轰轰烈烈甚至催人泪下的氛围,这样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灵:

(2)德育也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和方法,这样可以渗透学生的心灵。

如:每学期至少设计一项让全校同学参与并非常感动的活动,如让我感动的一次班会等。

4“五自原则”和“两关注”,强化养成,知行统一。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强化学生的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觉和工作自强、生活自理这“五自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于两个“关注”:一是通过专设的心理辅导教师指导独生子女住校后如何在紧张、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保持心理平和、稳定,关注、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平等友爱、相互帮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品德形成。二是通过食堂就餐管理、水电管理和早锻炼等,引导学生体验勤劳节俭、自尊自爱、量入为出的生活准则,逐步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知行统一。

5拓展领域,合力育人。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网络。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建立家长学校和社会教育“协管员”制度,通过家长的校访和老师的家访与教育“协管员”沟通,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也让学校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共同开辟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以期提高教育的成效。要让学生体会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不同要求,感受对生活的情感,履行“做人”的准则,内化为观念思想,使学生在更宽广的领域感受“德”的表现,体会“德”的要求,深化“德”的内涵。

6其他

(1)在校园网上建立“学生心理互助”、“学习互助”聊天室,鼓励学生吐露苦衷、倾诉困惑,促使学生实现积极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2)组织学生之间的对话,具体做法是:第一,请家境贫寒、品学兼优或家境富裕也品学兼优的学生给学生做报告,在报告会上组织对话;第二,就学校提出的某些主题,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对话。

总之,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实践基本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待人礼仪;打好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培育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品德,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真正提高水平,真正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学会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学会分享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学会分享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