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陆撤导关键在台湾当局

2009-03-17

环球时报 2009-03-17
关键词:台湾当局台军台独

魏国安

●台湾政府多次声称要与大陆发展经贸关系,但对于减少对大陆的军事戒备和敌意却只字不提,针对大陆的作战准备丝毫未减

●大陆从东南方向撤出或减少导弹的问题,必须要从国家安全需要的大局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

前不久,台湾一些媒体称大陆瞄准台湾的导弹数量,从陈水扁下台前的1300多枚增加到1500枚,说对台湾所显示的善意,大陆不仅没有表示应有的回应,导弹数量还不减反增,似乎大陆成了部署导弹的主要责任者。笔者不准备对这种毫无根据的鼓噪发表看法,只是想对当前的台海军事战略形势及导弹问题,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谈些看法。

■台军仍没有放弃与大陆进行军事对抗的准备

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在缓和两岸关系上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在发展经贸及旅游、实现两岸“三通”、促进各阶层往来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台“国防部”本月16日又出炉了“四年期国防总检讨”,称台军将彻底扬弃扁当局时代的“先发制人、积极防御”的攻势“国防”战略,这都是十分积极的动向。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不少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台当局的努力还没有启动。

首先,台湾的军事战略及军力拓展无法解除大陆的不安全感。1992年,台湾当局再次声称,台军“唯一的作战对象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这个战略对手的定位至今没有改变。目前,台军已建成全天候、全时域情报侦察预警网络;计划在2009年批量生产“雄风-3”导弹,年内部署射程达到800公里的“雄风-2E”巡航导弹等;积极引进或研制先进的侦察预警装备;虽然例行的“汉光”军事演习从以往的每年一次变为了两年一次,但是其演习的立案想定、作战对象、演练强度等,仍然使大陆感到了浓郁的火药味。这都表明,台军没有放慢提高军事能力、没有放弃与大陆进行军事对抗的准备。

其次,台岛各种矛盾激化的潜在因素严重存在。在民进党执政的八年中,竭力推行“台独”路线,将权力发挥到极致。导致其国际活动空间日趋减小,岛内经济停滞不前,失业居高不下,民众生活质量下降,贪腐弊案层出,致使岛内120多个政党派系争斗激烈。在这个百废待举的废墟上,国民党要让台湾重振当年亚洲“四小龙”的雄风谈何容易!特别在当前,受到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失业率已接近7%,蓝绿对抗日趋严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政府,大陆怎敢放松自己的戒备?怎能对台湾有可能出现的社会动荡视而不见?

第三,台湾当局没有对大陆的友好姿态做出真诚回应。近年来,大陆给了台湾很多经济上的优惠和扶持,使其对大陆的累积贸易顺差达到了近3000亿美元,仅2008年就超过了900亿美元。除此之外,大陆对台还先后制定了多项利民、益民的经济政策法规。当前,台湾政府提出了“拼经济”的口号,多次声称要与大陆发展经贸关系,但是对于减少对大陆的军事戒备和敌意却只字不提,针对大陆的作战准备丝毫未减。

第四,马英九正在努力做台湾的“全民领袖”。当时为了满足赢得大选的需要,2007年5月26日,国民党通过了党章修正案,首次将“台湾”写入党章,删除了“统一”等字眼;获得执政党地位后,国民党为了得到绿营的拥戴,对奉行多年的“一个中国”立场不再提及。

第五,“台独”理念在台湾有所发展。近十几年来,在李登辉、陈水扁“台独”分子的宣传影响下,台湾民众中的“台独”倾向有所发展。这些,都迫使大陆密切关注“台独”势力的活动及发展动向,迫使大陆必须以一定的精力、军力和资源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并防止国家分裂。

■大陆撤导可能会确定的原则

作为多年一直关注两岸和平的学者,我认为,大陆未来从东南方向撤出或减少导弹数量,可能会确定并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有利于促进国家的反独促统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统一,就必须与“台独”势力进行有理、有利和有节的斗争,大陆从东南方向何时撤出或减少导弹数量,减少多少,我想应该都会从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的这个角度进行全面考量。对此,也请对岸的台湾当局对此进行深入、客观的换位思考。

二是有利于台海的和平与稳定。大陆撤出和减少导弹的时机,必须是在两岸围绕同属———这个根本问题达成基本共识后,在双方思想理念接近、社会形态秩序稳定、族群对立状况得到缓解的局面出现后;在军事上,出现军事战略指导转变、作战对象不再是对方、两岸基本不会爆发战事的情况下,大陆将通过减少或撤出东南方向的导弹,来进一步促进两岸和平与稳定,而绝不能在各种政治争端、军事对立依然严重存在的情况下单方做出撤导决策。

三是有利于对“台独”势力保持军事震慑和战略压力。相信大陆政府和台湾当局、两岸民众都是反对“台独”势力的。“台独”势力虽然在人数比例上极少,但是对其活动能量及影响能力不可低估。只要“台独”势力不放弃分裂祖国的图谋,不停止分裂活动,我想,大陆导弹就不会彻底撤出,因为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全局看,必须对其保持一定的军事震慑和战略压力,以遏制其嚣张的气焰和压制其分裂国家的行径。

四是有利于大陆导弹部队保持作战能力。大陆发展导弹武器到今年整整五十年了,迄今已形成了核常兼备、远中近程并存的战略威慑和实战力量。大陆导弹力量发展不仅是针对台海,更要针对来自大国的军事威胁和保卫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不受侵犯。在当前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下,大陆的导弹力量建设不仅不能削弱,而应随着世界、周边军事战略形势对国家安全形成的挑战及国家利益的拓展而不断得到加强。大陆从东南方向撤出或减少导弹的问题,必须要从国家安全需要的大局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特别是对于撤多少,撤到哪里去等问题,都要从国家整体利益的高度、从有利于保持导弹部队作战能力的层面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

五是尽可能地减少由于部署调整而带来的军费开支。导弹部队作战部署的调整涉及因素多,特别是在新营区修建、阵地建设、各种库房构建以及交通、通信设施的开通,还有对于家属子女的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在当前大陆军费仍然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和规划设计。

■几种情况,大陆可能从台海撤导

大陆在什么时机和条件下从东南方向撤出或减少导弹,笔者认为可能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有可能实施。

一是美国履行对台湾问题的承诺。美方应切实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所确定的立场,停止向台湾当局出售先进的进攻性武器,停止官方、军方的正式往来。 2008年10月4日,美国批准了包括“爱国者-3”型导弹系统、攻击直升机、潜射导弹等六项对台军售,数额近65亿美元;在马英九当局的再三努力下,恢复了台美高层军事对话,还磋商举行联合政军战略推演;美国还同意在2008年向台湾实时提供有关大陆导弹部队活动的卫星预警情报,台美还将在2009年内组织军事情报研讨活动等,这些,都是实现大陆撤导目标进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二是台湾当局对两岸和平表现出可信诚意。实现两岸和平、消除敌对状态的前提,是必须真正摒弃“台独”理念和主张。坦率地讲,台湾当局仅从当前的经济、经贸、三通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是不够的,还应该在同属理念的确立与引导、社会状态的安定与稳定、军事战略的转变、进攻性武器装备的引进与发展这些重大问题上展示更加鲜明的立场,为此做出真诚可信的努力。

三是岛内政治局势基本稳定,“台独”势力无力影响局势。要实现这个目标,台湾当局应积极发展岛内经济,充分利用大陆提供的多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安定和稳定;在已确认的“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理念基础上,对台湾各界特别是绿营民众加大同属认知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增强民族认同感;对极少数“台独”分子企图分裂国家的政治图谋、特别对贪腐犯罪分子,下大力查清其犯罪事实并将其公之于众,以净化社会管理机制,使其失去煽动族群对立的能力和能量。

四是转变军事战略及军队建设指导。在作战对象上,摒弃“唯一的作战对象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理念,把打击国外势力的侵犯、恐怖主义和分裂势力作为作战对象;在军队建设指导上,把重点放在搞好自身的“安全防卫”能力建设中;在军队职能确立上,以维护好社会安定和秩序,保护百姓利益不受侵犯作为军队的根本使命任务;在对外军事交流上,放弃谋求与西方大国建立军事联盟的努力,形成独立自主的军事力量体系。

五是停止以大陆为作战对象的建设和运用活动。放弃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购买先进武器装备的行动,停止研制射程在300公里以上的进攻性武器,这种动作只会引发对岸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军备;把资金用于改善岛内人民生活和提高台军官兵的生活待遇上;不再组织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训练和军事演习,因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无功作业;尽快清理台军高级军官中以往安插的“台独”分子,消除可能引发两岸军事对立的基础和隐患。

综上所述,撤出或减少导弹的关键并不在大陆而在台湾当局。只要台湾当局在以上方面做出切实努力,那么,距离实现胡锦涛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目标就不远了。▲(作者是某研究院研究员,军事战略专家。)

猜你喜欢

台湾当局台军台独
新中国初期的联合国外交斗争策略及适时调整
台湾在美国买了很多“冤大头”武器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海外保钓运动的“疏导”效果评析
“情趣军装”
“排练”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本 期 导 读
台军买大陆电脑引泄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