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背诵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
2009-03-17丁永海
丁永海
熟读以至背诵,是古之学人读书的一大法门。今天,为使传统文化得以承传,学生的文学素养不断提高,又不致于让背诵成为学生的苦役,笔者以为以下四种尝试能让背诵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
一、点燃激情
特级教师吴昌顺认为:“语文是发烫的,没有激情是教(学)不成的。”可以说,激情是培养学生背诵兴趣的第一要素。我们在授课时,”应尽最大力量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让学生在教师的激情燃烧下去体味课文的思想情感,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留下余音绕梁的永久回味,收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精彩纷呈的导语,会令学生思绪飞扬;抑扬顿挫的背诵,会使学生艳羡不已;语惊四座的思想,会让学生拍案叫绝;叹为观止的背诵名篇佳句,会叫学生奋发图强,跃跃欲试……讲授《劝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国当代有一位已故学者叫马茂元,他生前能背诵五千多首唐诗,这与他成为学者有何关系?今天学习的荀子的《劝学》给了我们答案!”一石击浪,学生急欲看书,奔涌的激情犹如滔天之水。
二、寻绎熟读
寻绎,即为理清头绪。理清哪些头绪呢?首先,必须做到看清:看清题目、字形、注释、文章出处等。其次,必须做到读准:读准字音,尤其注意生僻字、异读字、通假字等;不读破句。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就阅读中语言上存在的疑惑畅所欲言,打开话匣,师生共同疏通,以防形成死结。即使是最幼稚的想法或问题,在教师看来也是最需要告诉学生的。比如,有的学生提出通假字为何不直接改为现在的写法;有的就《勾践灭吴》中“仇”和“雠”提出疑问,说它们在课文中单独分别出现了一次和两次,连用“仇雠”一次。在“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这个句式相同的句子里,意义同样是“仇恨”,为何“子”报“仇”,“臣”报“雠”呢?这些话题虽非对文章的深层思考,却是学生急欲想知道的,更是教师想查验的“死角”。
反复寻绎,课文语言在学生眼中就变得更为通达显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披文入情,直到读得自然流畅为好。
这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又是学生亲近课文的渐进历程,是背诵识记的重要一环,万不可马虎从事。因为虽已背得滚瓜烂熟,但错音破句疑惑仍存的例子在学生中并不鲜见。
三、思考感悟
很多时候,教师硬逼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思考,没有感悟,记后忘得快。怎么办?“只有靠思考唤醒思考”了(苏霍姆林斯基语)。
这就要求教师授课时要勤于思考,产生自己的鲜活思想,引导学生用智慧解读文章,识记文章。
学生在背诵《劝学》时觉得第三段第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思”和“学”之关系不好理解。我认真思考后,就此提出了三个问题:
(1)你认为作者否定了“思”,肯定了“学”吗?(2)谁有过类似的感受?(3)假如第三段去掉中间的所有比喻,只保留“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连读起来,你有何见解?
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他们有真切感受,不乏真知灼见。学生认为“思”为“学”之基础,有了“思”才显出“学”之重要;“思”了才有思想,在“学”时自己的思想跟别人的思想碰撞,长期“思”之不解处,经“须臾”所“学”,一时触动,灵感涌来,触类而解。更让人叹服的是学生认为“君子”里有作者的影子,只是不好直说罢了。两句话连起来就好像在说:“我曾经整天思索,(有时感到)却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原因是)君子(当然也有我啦)的本性同一般的人(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产生这样好的效果,我们未曾预料。学生在发其内涵、疏其意脉中深味到了一种心灵震颤的愉悦。虽未经专门记诵,却记得十分牢固。实践证明,思考得越多,越利于背诵。
四、灵活运用
熟读以至背诵,不是学习课文的终极目的。更重要的是要经常运用,善于运用,灵活运用,把背诵的东西化为己有,为我所用,服务于学习或工作,让学生享受背诵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与此同时,教师要留心学生运用是否娴熟,对文章理解是否准确。因为有的学生在运用时不免生硬。对此,教师要注重点化,力求学生纯熟运用。点化的方式是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去细化课文、验证课文、延展课文,让新的感悟和收获潜入学生心田,让背诵落到实处。
灵活运用的渠道很多,常见的有课堂发言、作文、周记、日记、随笔、演讲、书信等。这些全是学生一显身手的大舞台。
(作者单位:永登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