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2009-03-16邱红梅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邱红梅

近年来,化学教学改革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就总体而论,化学教学中重救轻学、学生鼓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重在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真正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下面谈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完的重要基础

研究性学习说到底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时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并使学生及时把学习方法内化。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提出明确的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能够明确、恰当地确定各科的学习目标;能够掌握各科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能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二)指导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行为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和调整。有的让学生记“题集”,有的让学生写学习日记,有的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二、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

(一)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要引导学生修改、完善,使每位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教师还应该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间自由、平等的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行为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

(二)营造讨论的气氛

讨论是创造的“催化剂”,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在《溶解度》这一节教学中,就可以选让学生分组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问题①如何判断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②如何比较溶解能力大小;③如何使不能溶解掉的溶质继续溶解掉等,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使智力从“常态”跃进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通过讨论,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能力增强、个性优化,使学习的认识、技能,和情感目标均衡发展,并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他人。

三、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取得成功的“桥梁”和“中介”

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而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和思考时间;允许学生自由发问,允许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验过程或结果进行充分的评价。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实物投影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五、精心策划课后练习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延续

布置学生课后到社会中调查研究,选择切合实际的小课题研究。如在《空气》这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仪器设计实验装置图,通过实验来体验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拟写一篇贴近生活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但是“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耗时多、教学进度较慢,而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便于容易引发学生局面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的趋势。因此如何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得来的学习成果。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相信随着人们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的根本性转变,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价值一定会愈加凸现出来。浅谈提高学生素质,实验教学作用不可忽视魏巨龙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知性,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又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所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下面就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看法:

一、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趣味的化学实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讲酸、碱、盐知识之前。先设计一个教学情境:如: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的影片。我地下党工作人员接到情报后,立即涂上药水,纸上立即出现了一行清晰的字“请快速转移”。然后我马上提出一个问题。谁知道这是怎么变得吗?这时候,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滤纸放在讲桌上,用毛笔沾点“水”,(此“水”就是无色酚酞试液)在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过一会儿,纸稍干后,我立即喷上另一种“水”(此“水”是烧碱溶液),此时滤纸上出现了“学好化学”红色的字迹。这时下面学生惊奇不已,议论纷纷,有的同学举手问我:“老师,你用的不是水吧?”我因势利导说:这是用两种化学药品配制的试剂,两者混合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只要你们学好了化学,一定能创造出许多有趣的实验。将来还会当魔术师呢。通过这样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学过程中实验能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根据学生好奇心的心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得到了提高。同时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如:在学习催化剂概念时,首先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分析,有感知的现象升华为理性的概念。小结为“一变二不变”,就可以突破催化剂概念这一难点。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我增加了一个小昆虫在二氧化碳中窒息的实验。通过做这样有趣的实验,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以科学美的享受。使学生在乐中学到了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化学实验中,物质问的变化、新物质的生成、现象的产生、反应条件等,都反映了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讲燃烧条件时,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使学生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这一观点。在讲易燃易爆物时,告诉学生要轻拿轻放,不要堆放太近太密,一定要保持通风,否则就会发生爆炸。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使用时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既做到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又可以指导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每次实验的成功都能使学生身心受到关得熏陶。记得在学习氢气不纯点燃可以发生爆炸这已实验时,实验效果相当好,这一实验给学生以极大的喜悦心情,当他们听到爆鸣声时激动的热烈鼓掌,我抓住使学生对实验成功的这种喜悦心情,渗透美的教育,科学是美丽的。使学生在美中、在兴奋中学习、陶冶思想情操。

四、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时认真引导学生准确的完成实验中的每个步骤以及操作的方法,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实验操作等能力。如:我们学完酸、碱性质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讨论题。我说如果你们家里没有洗发水和护发剂的话,那么你们可以先用厨房的洗涤剂洗发,再用厕所的清洁剂护发。学生感到挺可笑,同时又觉得好奇,此时学生的积极性上来了。接下来我让学生进行探究洗发水和护发剂的酸碱性。探究完后,学生明白了上述的道理。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都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猜你喜欢

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奇妙的化学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