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规避养殖病害风险研究
2009-03-16赵领娣吴殿鹏李文政
赵领娣 吴殿鹏 李文政
摘要渔业的充分和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渔民增收的必要条件,青岛渔业目前发展的重点是以水产养殖业为主,渔民收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显示,青岛养殖渔业主要受自然风险、病害风险、市场风险和苗种风险4类风险制约。因此,规避4类风险对养殖渔民带来的损失是促进养殖渔业持续发展、养殖渔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着重研究了兼具自然系统特性和经济系统特性的病害风险对青岛水产养殖业的影响以及对策。
关键词指标体系;渔民收入;病害风险;山东青岛
中图分类号F326.4;S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97-03
海洋渔业是一个生物资源系统,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特征,给渔民的预期收益带来风险。这些风险既来自于其作为自然系统的特征,也来自于其作为经济系统的特征。前者主要受系统内外自然因素的随机性及偶然性影响,分为自然风险和病害风险,后者主要受人的理性和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机理,分为市场风险和引苗育种风险。
依据青岛市的具体情况,渔业的充分和高质量发展是促进渔民增收的必要条件,青岛渔业目前发展的重点是以水产养殖业为主,自然风险、病害风险、市场风险和苗种风险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和渔民收入稳步提高的主要因素,因而减少和避免青岛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4类风险,是促进青岛渔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依据青岛市海洋渔业中的这4类风险进行渔民收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探寻风险成因及规避风险方法的有效途径。
1青岛市渔民收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构建指标体系的意义
构建影响渔民收入指标体系的意义,可从2个层面、3个角度来考虑,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2个层面,政府、企业和渔民3个角度。
政府作为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其针对发展养殖渔业的职责便是在宏观层面上制定目标、计划及考察养殖渔业发展及运行效果。因此,进行影响渔民收入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其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为制定养殖渔业发展目标和计划提供理论基础,为考核渔业发展状况发挥管理与决策工具的作用。
被管理者又可分为企业和渔民。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提高渔民收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引导企业把自身效益和渔民增收结合起来,调整微观经济活动,更好地促进企业及渔业经济的发展。对渔民而言,该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清晰明了的将影响养殖渔业进而影响渔民收入的因素展现在人们面前,便于渔民及社会全面地了解养殖渔业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利于政府、企业及渔民相互协调,促进渔民收入的提高及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1.2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在适当的、科学的原则指导下得到的指标体系才能更准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结合渔业发展特点,现提出以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与整体性原则。影响渔民收入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有严格的科学依据,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增加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及可信度。所选取的指标必须能够准确客观的反映影响养殖渔业的因素及养殖渔业目前的整体特征,同时整体性原则是指整个指标体系没有重大遗漏及指标之间没有重复。科学性与整体性是选择的首要原则。
(2)逻辑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既要避免指标的过于庞杂,又要防止遗漏某个重要指标,各个指标之间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上层指标与下层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应该清晰,上层指标是下层指标的概括,下层指标是上层指标的支撑。
(3)主体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养殖渔业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相应措施提高渔民收入。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的时候,应从渔民的角度出发,突出反映与养殖渔民收入关系紧密的指标。
1.3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以上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结合当前青岛市养殖渔业发展现状,设计一套“二级分层、逐步细化”的指标体系是必要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由渔民收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来看,影响青岛市养殖渔业发展和渔民收入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病害风险、灾害风险、市场风险和苗种风险4类风险。其中的养殖渔业病害风险兼具自然系统风险的随机性、偶然性和经济系统风险的可调控性,而且病害风险也是青岛市养殖渔业一直存在和面临的难题。本研究着重对青岛市养殖渔业面临的病害风险进行分析。
2青岛养殖渔业面临的病害问题
海水养殖产业的生产一般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面对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生物体,其生长对水文、水质的要求较高。海水养殖病害的发生有病害发生率高、流行速度快、防治困难大等特点[1]。青岛市的海水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近50年来,大规模养殖过的品种包括藻类、贝类、甲壳类和鱼类。目前,甲壳类和鱼类研制已成为青岛市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将是一个以鱼类养殖为发展重点的海水养殖业。然而,随着海水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病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困扰海水养殖的三大难题之一,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能否有效地控制病害是关系到海水能否养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青岛市海水养殖病害防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渔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海水环境污染问题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良好的养殖生态环境是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2]。在试验中,人们发现高位虾塘的虾病发病率较低,虾的病害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将患病的鱼转移到深海潜水网箱就会使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在单细胞藻类较多、水色较浅的池塘各种病害的发生率就较低,这是因为这些水域环境质量较高。大量工业污水、生活用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海水质量恶化,是海水养殖病害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因。
2.2检疫制度和方法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有效的病害预报体系
控制病原的传播一定要有严格的疾病检疫制度,另外还要建立准确的测报和预警机制,对病害的传播和流行实行有效的监控和监测。例如,由于检疫上的失误,海南省临立县新盈港引进的军曹鱼因带有蜡样芽孢杆菌而导致大量死亡。
2.3海洋生物技术落后,防治技术薄弱
由于科研不足,对于很多传染性疾病,我们对病原体的认识很少,对它们的发生条件、流行特点等也缺乏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盲目的防治往往会事倍功半。
2.4药物防治技术落后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病害的药物控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和简便的方法,而且研制新药难度也相对较小。但是目前对海水鱼虾疾病防治的药物研究较少,在用药上存在很多误区。第一,所用药物大多是借用人用药物、畜用药物,专用特效药物不多,有些不适于海水养殖病害的防治。第二,在用药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有些渔民超剂量用药,结果不仅未治好疾病,而且容易导致二次感染,结果恶化了养殖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失。第三,长期滥用药物造成养殖生物的抗菌性,致使药物无效。所以药物防治上的模仿性、盲目性、随意性,不但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而且容易引发生物抗药性,使得病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如药物刺激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鱼虾的应激反应是生物体应对突变的体内体外环境的一种补偿反应,但是如果生物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就容易造成其免疫机能的下降,抗病力相应减弱。
2.5养殖品种单一
我国沿海海洋生物的物种多样性较高,但是在青岛市海域范围内大规模养殖过的物种却不多。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大范围养殖海带,80年代开始养虾和扇贝,到了21世纪初才开始工厂化养虾和海水深水网箱养鱼。养殖品种过分集中,一旦某个品种暴发大规模的病害,将会造成整个海水养殖产业的大量减产。
2.6种质退化,抗药性下降
由于不同养殖品种对水文条件要求的特殊性,每个生物品种适合的养殖区域有限,有些在南方可以养殖的品种在青岛市不能自然越冬,所以不适宜养殖。再加上苗种培育驯化的难题,使得能够在青岛市养殖的鱼类品种非常有限。而有些品种已经养了近10年,在养殖过程中大多存在近亲繁殖的问题,致使遗传力减弱,物种抗药性降低,优良性状退化,所以这些生物品种极易发生病害。
2.7高密度养殖促发疾病
青岛市沿海一线旅游景区和大造船大炼油等大型工业项目占用了大片沿海海域,挤占了海水养殖业的水域空间。同时,海水养殖业的高利润带动了一大批人加入到养殖行业中,被迫减小的养殖面积和主动扩大的养殖愿望之间的矛盾使养殖密度不断加大,导致病原体的易感染性和传播速度的加快,结果防治的成功率大大降低,病害频频发生。
近年来,青岛市加大了科研力度和资金支持,帮助渔民应付病害。例如青岛市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渔业,提高渔业科技含量。联合驻青科研单位,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重点攻克高密度养殖与病害防治、工厂化养殖污水处理及再利用、高效渔用饲料研制等技术难题,健全市、县、乡镇3级技术推广和病害防治体系,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及虾池综合利用、生态养殖、集约化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三文鱼、大西洋牙鲆、星鲽、鲟鳇等一批适于深海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优质新品种,不断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虽然我们在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目前的形势依然严峻,病害依然是影响渔民收入的一个主要因素。
3规避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渔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青岛市反复出现扇贝、对虾大规模死亡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在病害防治及技术培训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养殖病害同自然灾害一样,一旦发生,对养殖渔民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与自然灾害所不同的是,病害风险并非天灾,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可以控制的,除为养殖渔民增加相应服务种类之外,有关管理部门应协助渔民共同加强对养殖病害的防范和应对,切实保障渔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3.1加大培训力度,增强病害测报人员的素质
为了调整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机构,使他们学会科学预报、测报,应以市政府部门和市渔业相关部门为核心,向市级以下各地区辐射,组织举办从事病害测报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班。首先,聘请相关专家授课,提高测报人员水产品检疫防疫的能力,并开展与从事此类工作相关的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对病害风险的敏感性;其次,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培养其测报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再次,吸收全国各地有此专长的技术人员协助工作,扩大全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3]。
3.2加大规范力度,提高养殖病害测报的水平
鉴于青岛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现状和整个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资源情况,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按照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最新要求开展工作,提高测报的质量和准确性;第二,建立现代渔技信息系统,利用快捷、便利的现代化信息传输工具,提高测报工作的时效性;第三,规范对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果的发布;第四,对每次因病造成的损失和测报工作的后续效果进行总体评估,以进一步完善测报工作,提高养殖病害防范的能力。
3.3加大检疫力度,全方位开展养殖病害防范工作
防范养殖病害工作,除防范病原在青岛市渔业生产基地产生外,还应重点防范外地渔业产品的交流传播。不断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对进出青岛市水产苗种的重大疫病实施检疫,坚决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从源头上提高防范层次。
3.4扩大服务范围,协助渔民提高养殖病害整体预防能力
扩大服务范围应该从以下5个角度入手:第一,以青岛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为核心,加强和完善全市病害防治网络,严格贯彻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和检疫办法,坚持从源头抓起,切实推行健康养殖理念;第二,重视渔民技术培训工作,切实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化管理,切实与国际惯例接轨;第三,及时总结和制定重点养殖品种的养殖规范,以此大力推广统一、规范、先进的实用技术;第四,拓宽服务领域,将主要提供产中技术服务,转向提供苗种、饲料、药物及销售渠道等产前、产后全方位服务;第五,加强宣传力度,切实加强全体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
3.5构建保险体系,补偿受灾渔民损失以保证后续生产
2008年6月20日,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与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下亿元保单,中国渔业互保协保险集团、韦莱保险经济有限会与英国RSA公司也签订了渔业海水增养殖产品再保险协议,这标志着我国水产养殖保险市场尤其是海水养殖保险市场的正式启动[4]。青岛市于2006年11月也建立了渔业互保协会,如何开展水产养殖保险是保障渔民后续生产进而促进渔民增收的关键问题。根据中国水产养殖第1份保单的实践经验,该工作应从以下角度开展:第一,针对青岛市养殖渔业实际情况制定保险的方式和内容。保证参保养殖户的养殖资质问题,规范水产养殖准入标准,提高养殖业主的素质水平以避免诈保骗赔道德风险的发生;与国内外有水产养殖保险经验的保险公司或机构进行合作,利用他们的先进保险技术支持;对青岛市各养殖区域进行风险区划,不同区域根据养殖风险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赔付率。第二,建立相应的渔业合作组织或机构,统一参保。由于青岛市个体养殖户分布相对分散,而养殖风险如自然灾害与养殖病害一旦发生,打击面非常广泛,养殖户分散投保不利于综合管理,组织渔民建立合作组织或由当地政府出面统一联系养殖个体,统一与保险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第三,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我国《渔业法》缺乏对渔业保险的规定,而捕捞和养殖的保险都需要明确,建议青岛市政府在青岛渔业相关法规中加入养殖保险的内容,为水产养殖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法规支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把水产养殖保险作为一项保证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开展起来。
4参考文献
[1] 杨先乐.我国的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J].水产科技情报,2001(2):7-10,14.
[2] 黄美珍,李志棠.应用生物技术防治水产养殖生物病害[J].2001(3):72-76.
[3] 黄家庆.浙江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思考[J].科学养鱼,2005(12):48-49.
[4] 肖乐.水产养殖保险起步艰难任重道远[J].中国水产,2008(9):9-10,2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