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在公园绿地中的配置——以高桥公园为例
2009-03-16倪兵
倪 兵
摘要阐述了地被植物的特征、功能及配置原则。以高桥公园为例,阐述了地被植物的配置与配置效果,并提出了地被植物的配置建议,为合理应用地被和精细化绿地养护提供了示例,为节约型园林作了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地被植物;公园绿地;绿化配置;高桥公园
中图分类号S68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071-03
现代园林的规划设计与种植越来越重视地被植物的应用,地被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花境景观组成部分,是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多层林结构之一。地被品种丰富,功能广泛,不仅能独立构成带状、块状花境,而且还能与乔、灌、草结合应用,构造曲折多变的林缘线和林下层次。地被植物不仅在生态、景观上表现出优良特性,而且在倡导节约型绿地管养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1地被植物的功能、特征及地位
1.1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可以将裸露地表覆盖住的植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生长低矮,茎叶密布,或具有蔓性特征,常应用于阴湿林下、道路两侧、建筑物前、林间隙地等各种环境。
1.2地被植物的多种特殊功能
1.2.1在建筑工程上的功能。地被能有效覆盖裸露的土地,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减少风蚀和水蚀,减少尘土飞扬以净化空气;能有效减少地面的声波传送和光反射,以降低噪音污染和光污染。在空间上,地被能连结、组合、界定空间,引导路径。
1.2.2在气候上的功能。因地被紧贴地面,枝叶密集覆满地表,高度大多在几十厘米,所以能有效减少地面层热气的传送和地面辐射热的反散,有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
1.2.3在环境美化上的功能。绿地的整体设计与种植配置如引入相适应的型、色、质地、高矮的地被植物,则该绿地更能于绿化之余达到美化的效果。另外,庭院中配置地被植物,常能达到“变化中统一”的基本设计目的。
1.3地被植物的鲜明特点
1.3.1品种丰富,选用范围广。虽然地被植物大多个体矮小,但其茎、叶、花、果实富有变化,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季相纷繁多样,能根据不同环境营造多种生态景观。
1.3.2适应性较强,生长速度快。在阴、阳、干、湿等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能选择到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而且生长快,弥补了乔木生长缓慢、下层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可以收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1.3.3繁殖简便,一次栽种,多年受益。在大力倡导节约型绿地养护的今天,养护成本是绿地规划建设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地被易于繁殖,较之单一的大面积草坪,病虫害少,不易滋生杂草,修剪养管简单节约,是经济型的优选种类。
1.4地被植物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随着对环境的认识逐渐深入细致,园林工作者开始从生态、景观、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能够较大范围地重视和应用地被植物。尤其是近几年来,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绿地,地被应用日益广泛,从早期的单一品种向品种多样、颜色形态各异、花开不断、季相多变等转化。如早期的红花继木、金叶女贞、麦冬、葱兰、十大功劳等常规品种到现在的扶芳藤、花叶薄荷、过路黄、连线草等新品种被广泛应用。地被植物的占有比例在增加,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2地被植物的选择配置原则
地被植物在营造景观中的常见形式是花境,以多年生植物为主组成带状或块状、表现群体的自然景观。配置时考虑前后层次、高低参差、疏密断续、季相交替等,广泛运用于林下、水边、建筑、路边、草坪等地方。花境对植株的高矮要求不严,只要在开花时无其他植物遮挡即可,花期不求一致,配置粗放,只要花开成丛,能反映色彩协调和季相变化。在应用上,宿根球根花卉如玉簪、萱草、鸢尾等多为顶生,在背景衬托下更能呈现花境特色。匍匐蔓性植物如扶芳藤、地瓜、花叶常春藤等可以全覆盖裸地。外围轮廓边缘线配置要求也不高。
3地被植物配置实例
高桥公园结合近几年绿地调整改造,根据现立地条件和原苗木配置,陆续引进栽植了部分已推广的新品种(表1),合理布局种植。
3.1配置于道路两侧
园路是游人最贴近的环境,为营造因时因地而变的各色景观,在道路两侧种植与立地环境相适应、花色鲜艳、富于色相季相变化的地被,如黄菖蒲、金焰绣线菊、吉祥草、扶芳藤、金边玉簪、亚菊等(图1)。
3.2块状配置于大草坪里侧
草坪边缘种植地被,既不影响游人对草坪的功能需求,又可以增添草坪景观。选用品种有毛鹃、月季、金焰绣线菊、金叶亮绿忍冬、兰花三七、紫叶酢浆草、过路黄(图2)。
3.3营造林缘线,增加林下层次,丰富林下景观
林下环境大多浓密、荫蔽、潮湿,许多植物并不适应这种环境。在疏林下有选择地配置耐阴地被植物和藤本植物,不仅能保持水土,而且能增强林相层次,拓宽景深,体现群落分层结构和自然美。选用贴梗海棠、金焰绣线菊、金边黄杨、金叶亮绿忍冬、花叶薄荷、金叶过路黄、吉祥草(图3)。
3.4动静结合,衬托建筑
园林小品或建筑是静态体型,而在建筑物前因地制宜配置一些有形、有色、有花的地被,并且具有季相变化,植物的动态和建筑的静态有机结合,更能增添园林美景。如选用十大功劳、扶芳藤、兰花三七、鸢尾、紫叶酢浆草(图4)。
4地被配置实例效果
引进的30余个地被品种,显著改变了公园地被原先品种单调、形式单一的格局。大多数品种生长表现良好,适应性强,对立地要求不高。少数品种基本能表现固有性状,但对某些环境表现欠佳,在后期养护中需合理调整。也有个别品种在适合的生长季表现正常,但不能安全越冬,或因不耐湿、不耐阴等原因被逐步更换和调整(表2)。
富于色相、季相变化的地被配置于园路两侧,使原本比较单调、空旷的园路增添不少亮点。植物层次上高低错落,季相与色彩、形态变化颇有生机和活力,为直路增添了几许活跃的气氛(图5、图6)。
在大草坪内侧区域运用花境的群落形式配置各种地被植物,既增添了草坪景观,又不影响游人对草坪的功能要求。在靠近里侧处种植地被月季、金焰绣线菊、毛鹃等相对较高品种,而在前侧种植紫叶酢浆草、亚菊、金叶过路黄等低矮地被,既有色叶品种,又有开花品种;既考虑到了小范围内的高低错落,又突出了季相变化(图7、图8)。
在疏林下配置耐阴地被植物和藤本植物,不仅保持了水土,而且增强了林相层次,拓宽了景深,体现出植物群落的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在林缘配置不同高度的地被植物,能使景观更趋自然。在林缘混合种植红花酢浆草、紫叶酢浆草、兰花三七、吉祥草、杜鹃等,可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多样、季相明显的地被植物景观,生机盎然,既得自然之趣,又添林内深度感(图9)。在长廊前配置高低错落的地被,保持了部分原有品种,又新增若干新品种,使植物的动态变化和建筑的固化形态动静相宜,互相衬托,不喧宾夺主,又协调统一(图10)。
5 地被植物配置建议
5.1掌握适地适树原则,忌盲目引进
要摸清立地条件,如日照、温湿度等环境因子,在利用地被植物造景过程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速度以及形成之后所产生的生态效应,选择适宜的地被品种,使得所运用的地被植物发挥其极致作用。尤其在斜坡上,必须选择抓地力强的品种。一味盲目引进,会造成资源浪费,景观失调,养护被动,有悖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的宗旨。
5.2精细化养护措施要贯穿始终
地被造景多贴近游人,要十分注重精耕细作,勤修枯枝残花,保持一贯优美姿色。地被多浅根性,大风雨后要及时扶正整理。休眠期和花前花后要加强肥水,保证花色、叶色等形态美观。
5.3保持适当栽植密度,防控好病虫害
地被生长迅速,繁殖力强,要适时抽稀调整。栽植于荫蔽环境下,更要掌控栽植密度,保证通透,严密关注病虫害发生侵染,以获得最佳展示效果。
6 参考文献
[1] 薛聪贤.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薛聪贤.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续编1、2)[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郑慧俊,夏宣平.球根花卉的园林应用与发展前景[J].中国园林,2004(7):72-76.
[4] 周定瑞.园林地被植物及其应用[J].园林,2006(5):42-43.
[5] 孟兆祯.园林建设顾误再谈[J].中国园林,2004(1)8-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