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教思想对唐寅诗歌的影响

2009-03-15李雪倩

飞天 2009年18期
关键词:修身养性唐寅不争

周 游 李雪倩

随着新的统治政权的建立,明代统治者施行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对人民的精神控制,其中就包括对道教思想的宣扬。唐寅作为明代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和画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其诗歌中的以污试诚、修身养性、劝善倾向和遁世不争等思想都是道教精神的体现。

一、以污试诚

从道教的形成之初发展到明代中期,道教成仙故事里都有一个相同的情节:仙人们总是用各种污秽不堪的事物来考验道术向往者对于道的虔敬程度,如果他们通过了考验,则其对道的虔诚达到了标准,就能取得学道成仙的资格。随着道教的发展,以污试诚的观念越来越渗透进文人的思想和创作里,主要体现在对于洁秽、贫富、尊卑等观念超脱了世俗的水平,达到超然自得的态度。

自古文人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以科考求功名,以一展宏图壮志,光耀门楣。唐寅也是如此,当他正满怀热望踌躇满志快要踏上仕途之际,却被无辜卷入科场舞弊案,梦想的破灭让他看到了封建官场的黑暗流毒,此时道教以污试诚的观念对唐寅的影响很大,他放弃做官而选择在下层社会里摸爬滚打,纵然一身污秽,也乐得有纵情人生的自由。他曾写下为世人传颂千年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若

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

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虽然衣袍上沾染了花泥与酒污,他却丝毫不在意,宁愿老死花酒间,随处可见其心境的愉悦、潇洒和自由,这是该诗以污试诚的第一层次——对于自己身外之物洁秽的不在意;诗的后半部分写到贫富者的对比,富者能享受到驱驰车马的乐趣,而身为贫者的自己却能在自由自在的生活中享受酒盏花枝的闲适,在被争名逐利的欲望熏染得污秽不堪的现实里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安宁,这是以污试诚的第二个层次——对于贫富、尊卑观念的不在意,只有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和净化才是真正的满足。

二、诲人以忍,修身养性

明代道教著作里多有强调个人修身养性的观念,何道全认为“修”指“修其外形”,而“炼”是指“炼其身心”,只有两者兼修,才能达到真正的修真行。全真教倡导学道之人要学会忍受现实之苦,以忍受现实磨难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忍辱藏垢,言行谦和,卑下柔弱,精神纯一,心存柔逊,性戒刚强。……其出外参求,风餐雨宿,忍冻受饥,蹑屩担簦,携包顶钵,不惧万里之遥,务登名师大匠之门。”这里所颂扬的容忍、坚韧、谦和、刚强等美德是对全真教苦己利人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明代社会伦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道教的封建伦理观念早已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中,唐寅的《百忍歌》便是一个突出的体现,全诗一口气用了26个“忍”字,劝人“好也忍,歹也忍”,凡事要思考而后行,等到一切扰乱心扉的纷纭散尽,就会“性地稳”,才会识得事物的根本。“忍”对于唐寅来说,不仅是修身养性的必要过程,也是对待人生的豁达态度。《百忍歌》还含有劝世的成分在里面,它劝诫世人凡事要宽容仁厚、忍辱负重,这跟明代道教所宣扬的社会伦理观念更是相得益彰。

三、劝人行善,功过报应

道教中的善恶报应观认为:“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即前辈祖宗的善恶报应,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上,而自己行善或者作恶,不仅会报应在自己身上,还会由后世的子孙来承担。宣扬人们积善行德,既可以避免祖先的余祸,又可以造福后世的子孙后代。这一观念成为历代统治者用以维护伦理道德规范、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明代也不例外。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从宫廷到民间,从官僚士大夫到市民商贩都流行道教的劝善书和功过格。《大明律》里也提到“凡采人搬做杂剧戏文……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对于行善者以宽厚的待遇。明代出现的大量的话本小说里都含有惩恶扬善、功过报应的内容,唐寅的诗歌里也有大量劝人行善的内容,最为突出的是《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行一帆风便可收。生事

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

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为人须是要公平,不可胡为肆不仁。

难得生居中国内,况兼幸作太平民。交朋

切莫交无义,做鬼须当做有灵。万类之中

人最贵,但行好事莫相轻。”

在千古名句“冤家宜解不宜结”里,唐寅看到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化人们放下仇恨,一心向善。唐寅诗歌里传达出的这种善恶报应、劝人行善的思想,对当时社会人们道德提升和道教思想的传播都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四、遁世不争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直交替着影响中国古人文人的选择,儒家崇尚积极入世,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受儒家思想千百年影响的文人们,以高中三甲、报效祖国为最高目标,前仆后继地跳入科考的大流中,并始终以竭尽胸中才情为国效力为毕生心愿。与儒家济世入世的观念不同,道教中崇尚的是遁世不争的思想,遁世不争,是一种济世不能退而保身的达变精神。《道德经》里认为人的处世之道应该是无为、不争、谦退、清静,道教思想认为“人当如兰,不争不喧”,“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葛洪《抱朴子外篇·臣节》里也说:“忠而见疑,净而不得者,待放可见;必死无补,将增主过者,去之可也。”这种遁世不争的思想对于当时封建官僚和文人们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尤其在明朝大兴党狱的情况下,官场动荡,人心沉浮,为官者须事事小心,伴君如伴虎,当时的唐寅就是一个官场争斗的牺牲品。当文人们追求仕途通达、高官厚禄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时候,道教刚好提供了遁世不争这一思想境界,他们的精神从此有了依托。唐寅的很多晚年之作里都体现了道教遁世不争的思想,如《警世》里“世事与人争不尽,还他一忍是便宜。”同时他对官场里官僚们勾心斗角的场面也深恶痛绝,写道“人算不如天算巧,机心争似道心平”,希望人们能够保持一种平和无争的态度,劝世人不要汲汲于功名。后来宁王邀请他去作十美图,有意无意地试探他对朝事的关心,却被一句“是非满目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搪塞回去,本来可能有再次进入仕途的机会,他却以佯装疯态来拒绝,在入世和遁世之间的选择昭然可见。此时的唐寅,已经从科举舞弊案的伤痛中平复回来,并在道教遁世思想的安抚中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唐寅的一生,经历了踌躇满志的科考,经历了奸人暗算和无辜牵连,经历了对官场黑暗的愤恨不平,经历了妻子失望离去的痛苦,也经历了隐居桃花庵的闲适自由,经历了花与酒的风流放旷,最终在道教自污、行善、修身养性和遁世不争等思想的影响下,找寻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从而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风流才子。

【参考文献】

[1]陈伉,曹惠民.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

[2]唐寅.唐伯虎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85.

[3]薛允璜.唐伯虎传[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7.

[4]胡道静,陈耀庭.藏外道书[M].成都:巴蜀书社,1990,(1).

[5]丛彬彬.谈谈唐伯虎和他的劝世诗[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1,(2).

[6]赵毅,李为香.明代道教的现世伦理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7]魏明扬.道教的污秽观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8]胡友平.明代道教发展及其政治背景[J].考试周刊,2008,(1).

(作者简介:周游,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李雪倩,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修身养性唐寅不争
张之洞的“三不争”
艾草
装疯卖傻的唐寅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争与争
修身养性
唐寅绘画专题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不 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