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艺术的现状及其发展

2009-03-15武立功李雪莉

飞天 2009年14期
关键词:学院派当代艺术艺术家

武立功 李雪莉

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特别是“85美术新朝”以来,经过艺术家们四十多年的努力实验,其艺术面貌已今非昔比。但这些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大多从正规的美术院校毕业,接受的教育都是学院派教育,学院派教学大多采取在欧洲绝迹了的“欧洲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培养出的艺术家在当代艺术面前会明显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营养不足,能力的单一。会对学院派造成的思维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尽管许多热衷于当代艺术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家们积极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但大多是对西方当代艺术的表面上的模仿、抄袭,甚至是变态的、嗜血的、虐待的,或者是迎合外国而不惜牺牲民族的尊严,其情况是相当混乱的。20世纪初,欧洲一批艺术家在原始艺术,甚至是东方艺术造型观的观察思维方法上得到灵感,冲开了模拟写生和矫饰的堤坝,给20世纪艺术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中国绘画艺术的出路在哪儿,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民族艺术观念的丧失

当我们探求我们的艺术发展之路时,西方艺术家们也探求艺术的出路。问题是,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跟着外国人的屁股走,当西方人把目光投向东方艺术、远古艺术、民间艺术时,我们却忘记了向我们几千年文明的祖先学习,我们跟西方跟得太紧,从20世纪上半叶,我们就视西方艺术为中国艺术“现代”与否的标准。今天,我们仍然视西方当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为中国艺术是否“当代”和“后现代”的标准。我们视西方文化为强势文化,甚至连应该表达自己在中国现实生活中真诚体验的中国艺术,也非要以西方的体验为标准。我们已经模仿和“拿来”成性,以致作为国策的“自主创新”的号召,在美术界,基本吃了闭门羹。而艺术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其没有高下之分。民族的艺术应该是民族的传统在今天的传承和发展,世界艺术应该是由一个又一个民族艺术共同构成的人类艺术的大花园。如果说我们的国家一度落后,有些人又因落后而丧失过自尊和人格,的确丧失过自信与自我,那么,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今天,我们的政治家和实业家们已经把中国的政治地位、科技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重新提高到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崭新阶段时,我们那些“人穷志短”过的国人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艺术发展。

二、艺术真诚的匮乏

不管是中国的前卫艺术还是学院艺术,在中国都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在面对商品经济社会的风尚中,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促使下,无法摆脱金钱的诱惑,在艺术面前逐渐失去了对艺术的真诚。前卫艺术作为一种代表激进艺术观念的艺术方式,一方面反叛既定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捍卫着艺术的自治,抵御艺术的商业化。但每一代前卫艺术家最终被商业所收买,在貌似激进的前卫艺术后面连着一根金钱的胶带,名利对艺术家的诱惑力远大于艺术的自律,学院派艺术被完好地保存在中国的学院体制中,以精致的画室技术迎合民众欣赏趣味性。市场指导下的商品经济腐蚀前卫艺术,同样也腐蚀学院艺术。在金钱面前,正统变为保守,学术变为权术,精良的技术变为精良的行画,前卫艺术缺乏的艺术真诚,学院派的画家同样匮乏。学院派曾一度希望通过技术挽回败局,致使美术圈在上世纪90年代流行一种观点,凡是精细描绘制作的画就是好画,把艺术的标准建立在技术的高低上,而不管艺术观念如何,思想深度如何。于是,多种活动均按此标准行事,合乎标准的作品得以发表、参展、获奖,顺理推入商业动作,于是跟随潮流者众多,各种场合大量充斥此类作品,艺术的真诚无从再谈。

三、重视艺术的自由性

艺术属于一种意识形态,它反映人类的历史,承载认知社会、感悟人生、反映现实、引领人类文化道德思想进步方向的社会使命。同时,艺术又是个性化的,反映的是艺术家个体的思想和意识。让艺术家过多地去完成他的社会历史责任,似乎让艺术家承载过重。摆脱目的论,功利主义,给艺术家一个更加宽松的文化环境,也许更能激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康德最先在美学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创立了著名的艺术“游戏说”。他将游戏看作是与被迫劳动相对立的自由活动。在内在目的活动中,主体不必受外在事物的限制,因而是自由的。自18世纪末,康德提出游戏论的艺术思想以来,游戏论的艺术理论在西方不断得到深入研究,不管学者们对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如何看待,有一点是得到广泛同意的:艺术在大多数情况下部是以游戏的方式出现。艺术游戏论至少在非本质论意义上有其合理性,这在现代主义以前是得到认可的。因为“游戏”的本质是一种“既自由又愉快”的活动,是物我两忘的境界。可以说,后现代精神就是游戏精神,人对于游戏的需要展示了人对现有规则的质疑,对未来所持的一种开放和重构的精神。这样鲜活的生命状态就像德里达说的那样: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永远小分胜负的“没有底盘的棋”。不是艺术不能“传道”,而是说艺术可以不传道,它不传道的时候才是纯粹的时候,才是愉悦的游戏。所以要在学院艺术教育中贯彻一种超越功利、率性而愉悦的精神,一种自主自愿、自由自存、自我需要的心理状态,开启心灵的慧眼,体验灵魂探险和精神漫游的乐趣。

四、从研究中探索发展之路

我们一提造型艺术,就说其是“空间艺术”的范畴,因而,平面绘画便极力在二维限定中追求三维的空间效果。为了这个目标,大多数艺术家放弃了做人的常规状态,放弃了处世的自由自在,放弃了视界的全面空间、时间。从原古艺术、民间艺术、中国传统绘画看出他们的观察方法更为理性。面对一个物象,不再是静止的、瞬间的关系。他们的观察和表现是动态的、全方位的、时间性的。只要稍加留意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克服单角度,以瞬间捕捉动感,以静止示意动态的暗示与假设,建立在时间和全方位空间中认知事物和描写事物的习惯,训练使用恒长与变化、过程与速度以及画者自在中的造型可能。比如说联想和幻想、印象的概括。古老的文身、衣饰就是对修正自身的联想的开始。民间剪纸其创作思想就是根据生活的联想而做。墨西哥身世不凡的女画家弗丽达·卡罗,她稚拙而有信心的作品总是一种沉思、忧郁的神情,她善于联想的思维经常在画面上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中国民间艺术如剪纸艺术、年画艺术处处体现出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过去美术学院“科班”出身的画家们,一提到“造型能力”这个字眼就认为在说写实能力,错误地认为,只有经过“科班”“写实能力”的训练才算“造型能力”,而原始艺术、民间艺术都是没有造型能力的人们信手为之。其实它们所表现物象形体的概括能力及印象的准确、生动性恰是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所应学习和借鉴的。克服对客观物象表面被动的抄袭,强调视觉感受表现中的能动性,与表现拉开距离,反而更接近于感受的内在本质。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精神所在。宋梁楷,以大笔泼墨、酣畅的笔画著称于世,《泼墨的仙人图》大笔草草泼洒,水墨酣畅淋漓,仙人蹒跚的醉态极为生动。《太白行吟图》更以精练简略的手法,诗人胸怀大略,飘逸潇洒神态跃然纸上,形神兼备。还有与之几乎一致的罗丹的《巴尔扎克》都表现出高度概括的印象。

探索中国艺术的发展之路,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不可忽视,郝伯特·里德认为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文化人。中国传统文人绘画之所以在艺术史上创造了巅峰,那是因为古代艺术家们不光会画几笔水墨,而且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社会的发展,艺术也呈现出深刻的变革和多元化。探索和研究永远是我们自己的民族艺术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武立功,河北省张家口教育学院教师;李雪莉,河北省蔚县第四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学院派当代艺术艺术家
“学院派”藏族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之策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学院派主义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对“学院派”舞蹈编创与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思考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
学院派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