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化复兴与图书馆
2009-03-15黄暐
黄 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柱。一个国家文化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这个国家的盛衰强弱,文化则以异彩纷呈的文学作品得以展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记录,中华文化承载着创造了它的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永恒的生命,是先人在不断认识、了解、适应自然环境中,在不断认识自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一份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已内化为一种人文品格并深深地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儒家的人学思想是整个儒家文化发展之流的价值核心,其以“仁”“礼”为核心内容的个人修养体系和伦理性人学思想,两千多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信念和行为方式。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说,既有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也有一套道德修养的方法。他曾总结自己仁德修养的历程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为仁”要从主观努力出发。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认为有仁德的人,不愿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惜愧自己不了解别人。这些思想体现了孔子严于律己、薄责于人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启发。虽然时过境迁,儒家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儒家思想依然超越时空,穿过厚厚的历史帷幕,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图书馆人,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现代文化的开创主体,我们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儒家文化,寻求儒家文化与当代学术之间的深层沟通,发掘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内在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服务于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力量,而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能够为各种肤色、各个地域的人所接受、认可和引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读者都能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譬如《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而且是世界性的经典,从国外的“三国研究”热潮和“红学研究”热潮即可窥见端倪;这也正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复活》等不仅被它们所代表的母语国所研究,而且也被其他文化、语种的人们所研究和引用。也许,经典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未必有很多的知音,但却能经久不衰,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和心灵震撼。经典对普适性的人类话题的触及,对困扰人类精神和心灵的深层问题的挖掘和尝试性解答,其深度和广度为后世难以超越因而具有恒久的魅力。经典的形成是一个民族集体创造的过程。在不同时代的参与中,伴随着读者的审美创造,作品渗透了读者所认同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审美理想。经典化的血脉便在不知不觉中浸润他们的思维肌体。经典是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指代着特定的文化意蕴,任何真正的经典,都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这种动态的变化并不说明我们可以随意设立评判经典的标准,随意否认和颠覆经典的地位。在变化和动态中,人们又必然会从一个相对确定的角度来判断经典作品。在漫长的社会接受过程中,经过民族的集体审美创造,经典保留了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塑造了集体文化记忆,并深深融入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人民感情的凝聚和国家文化的形象。如中国经典著作中的孙悟空、关羽、杨子荣等艺术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记忆。“正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新文学,他们的经典作品都远远超过了个人的意义,而富有民族的精神气质。”作为文学精华历史积淀的中国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人类文明的瑰宝,其巨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是我们的祖国和华夏儿女引以为民族精神的传承延续,更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素质和文化精神。事实上,一部经典作品永远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标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人们总是在具体的时代赋予经典新的内涵,发掘经典新的价值。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进入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时代赋予了图书馆人重大使命,21世纪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全面接触、交融的时代,是中华文化大放光彩的时代,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决定其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灿烂的文明成果蕴藏在丰富的典籍之中,卷帙浩繁,这些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就保存在图书馆中,图书馆在传播、复兴中华文化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图书馆的性质决定其在社会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将是复兴中华文化的前沿阵地。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决定其在中华传统文化保存、继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五千年文明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内涵,有着显著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和谐、包容,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强调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强调人与自然共存,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共处……这些宝贵的遗赠,我们在文化复兴的路途中要不遗余力地予以继承、保护和发扬光大,绝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将其遗忘、丢失。否则,就要失去自我。正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所说:“如果我们不把从先辈那里继承来的东西传递下去,我们所能传给后代的东西就所剩不多了;而一旦全球化磨蚀掉我们传递传统价值的能力或意愿,我们将坐吃山空,变得退化,成为那种面向收视率、广告收入和销售指标并追求大众效应的低水准伪文化的牺牲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
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得以传承、延续、发展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图书馆”,当然这里所说的“图书馆”是广义上的“图书馆”,在中国古代表现为官府藏书院库以及私家藏书楼,近代后表现为具备真正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其藏书能够提供给社会公众中的大部分人使用。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储存库,它汇集着人类的文化成就和科技成果等一切有用的东西,并且以人们使用的方式加以整理和典藏。图书馆作为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全民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艰巨任务。图书馆因有“文化”的历史积淀而生存发展,文化因有“图书馆”这一载体而传承泽被后世。因此,作为广纳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文献收藏基地,图书馆在传承先进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前所未有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文化创举中,图书馆正可以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质,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优势。其次,积极发展图书馆固有的传播文化知识和教育研究功能,努力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图书馆独特的作用。图书馆在它的初期阶段,就显现出来它对文化知识的保护和继承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利用图书馆去学习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良海.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对民族精神的浸润[J].管子学刊,1997,(2):42-46.
[2]蒙陪元.儒学人文主义的特质[J].湖南社会科学,2004,(1):32-35.
[3] 张红.儒家管理文化与图书馆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2,(4).
[4]仇恢.对我国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再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4,(6):67-69.
[5]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J].科学新闻,2006,(11).
(作者简介:黄暐,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