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病流行及其耐药现状

2009-03-14朱翠云

上海医药 2009年1期
关键词:结核菌涂阳肺结核病

朱翠云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1-0011-0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经痰排菌的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这是一种非常古老而迄今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结核病曾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病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结核病带来的严重后果似乎逐渐被不少人遗忘了。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的流行,以及结核菌耐药性的加重,人群免疫水平的下降,流动人口的增加,结核病的传播在发展中国家依然严重,而发达国家的疫情在回升。结核病再次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而且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本文就结核病的国内外流行现状、控制目标和耐药情况作一综述。

1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现状

1.1 国外结核病流行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结核病发病率在2003年前后达到最高峰之后,曾一度在全球缓慢下降,2005年至2006年期间降低0.6%。2006年全球有920万例新的结核病例(139/10万),包括410万例痰涂阳性新病例(占总数44%)和70万例艾滋病毒阳性病例(占总数8%)。由于人口增长,估计数与2005年的910万例相比有所增长。就绝对病例数而言,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尼日利亚依次排名为世界第一至第五位。非洲的人均发病率最高(每10万人口363例)。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每10万人中肺结核新发病例(发病率)在2004年达到顶峰,2005-2006年下降了0.7%。到2006年,人均结核病发病率在欧洲大致稳定,并在WHO所有其它区域缓慢下降,东南亚从2005年至2006年期间下降0.5%,美洲从2005年至2006年期间下降3.2%。据WHO估计,如果这种全球趋势得到维持,就能在2015年的目标日期之前成功遏制和扭转结核病发病率。

据联合国2008年公示的报告,人均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逐渐下降相对比结核病发病率的下降速度快。在全球,患病率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下降2.8%,达到每10万人口219例,2015年的目标为每10万人口147例。死亡率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下降2.6%,达到每10万人口25例。2015年的目标为每10万人口14例。这些估计数据和目标包括艾滋病毒阳性病例。

如果能够维持过去5年中患病率和死亡率的趋势,就可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东地中海区域以及美洲实现控制结核的目标,即到2015年在1990年基线上使患病率和死亡率降低一半。但是,不太可能在全球实现目标,因为非洲和欧洲离目标尚远。例如,非洲2006年的死亡人数估计为每10万人口83例,而该区域的目标是10万人口21例。95%的结核病患者和98%的死亡患者在发展中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发病率均明显升高。日本非结核分支杆菌的患病率由1971年的0.82/10万上升到1997年的3.52/10万,是25年前的3.8倍。美国的研究表明,HIV阳性者是感染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高危人群,鸟胞内分支杆菌感染所占比例高达95%以上。

1.2 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解放后,我国先后进行了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然很严重,各地不平衡,下降缓慢。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现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结果显示,我国结核病具有以下特点:

1)结核病感染率高:目前全年龄组结核菌感染率为44.5%,全国约5.5亿人受到了结核菌感染,结核菌感染率高于全球人口感染率,约占1/3。

2)结核病患病率高: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367/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22/10万,菌阳肺结核患病率为160/10万;估算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1万,占全球的1/4,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150万,菌阳肺结核病人196万。

3)结核病耐药率高:肺结核病人结核初始耐药率为18.6%,继发耐药率为46.5%,耐多药率为10.7%。总耐药率为27.8%,按照全国菌阳肺结核病人200万计算,全国有耐药病人55.6万。

4)结核病死亡率高:全国结核病死亡率为9.8/1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13万人,为各种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

5)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我国在1979年、1984/1985年、1990年和2000年已开展了4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1979年第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在抗酸杆菌中非结核分支杆菌检出率为4.3%,1984/1985年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为4.2%,1990年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为4.9%,2000年第四次流行病学调查则增至11.1%,非结核分支杆菌菌株比例明显增加。

据WHO估计,我国2006年肺结核病发病人数达131万,其中涂阳肺结核60万,位居世界第二位,为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的疫情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高,比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高出2倍;全国大约80%的结核病人来自于农村,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此外,青壮年活动性和涂阳肺结核病人分别占患者总数的53%和62%,其结核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48%;人口流动性大,致使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外来人口占一半以上;中西部地区的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东部。

2 控制目标及防治策略

2.1WHO提出的控制目标

1993年4月23日,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998年,WHO再次发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的呼声,号召全球紧急行动起来,加强对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WHO于1998年年底还将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2000年又召开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的“结核病控制与可持续发展部长会议”,明确指出结核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威胁,要求各国政府重视并作出承诺。WHO要求2005年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为发现70%的“涂阳”结核病人,85%的病人得到WHO正式推荐的直接督导下短程化疗(DOTS)。在2006年,WHO提出了新的控制结核战略,战略的核心是DOTS。在有关发展目标的框架内确定了全球结核控制目标,即到2015年使患病率和死亡率与1990年相比降低一半。到2050年,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结核病将被消除(每100万人口中仅1人)。

2.2 我国结核病控制目标及防治策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10月13日下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我国2006-2010年的目标是全国发现、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和结核病死亡率在1990年的基础上各下降一半。

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采取WHO推荐的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即DOTS策略)。自1991年至2007年16年间,全国推行DOTS策略的地区从1991年的5%增加到2007年的100%;同期,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从1991年的5%上升到2007年的79%;治愈率自1994年以后一直保持在85%以上的水平。

3 耐药状况

3.1 耐药结核的定义和分类

产生耐药为结核菌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与治疗成败关系极大。根据结核菌耐药性的获得方式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从流行病学角度可分为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按耐药的种类分为耐单药和耐多药。常见的耐药结核的定义如下:

猜你喜欢

结核菌涂阳肺结核病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检测和BD960结核菌药敏在耐药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gp10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联合异烟肼的体外抗结核菌活性
42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分析
58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与肺CT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110例耐药肺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
结核菌素试验有何意义?如何判断其结果?
牛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