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探微

2009-03-11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特色香港

李 莉

【关键词】香港,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64—06

经过近五年的精心准备,从2009年9月起,香港三年制高中在中四年级正式实施。与之前的四年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相比,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宗旨与目标颇具特色,构架更注重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构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富弹性的评估模式。

一、课程宗旨与课程目标

1课程宗旨

2007年,课程发展议会与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了《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该指引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

(1)理解重要历史事件的由来、发展及相互关系,从而掌握事物的变革轨迹及发展趋势,帮助他们能以古鉴今,策划未来;

(2)整理、综合及分析相关的历史资料,运用历史探究的方法,提升个人思辨及评价史事的能力;

(3)培养解难、内省、批判及创意思维等技能,提升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及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4)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培育个人对社会、国家及民族的责任感;

(5)体会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欣赏中国文化的特质与价值所在,建立民族认同感,尊重不同的文化与承传。

这里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以古鉴今,策划未来”。过去的中国历史科课程宗旨中也有“以古鉴今”的表述,但强调的是“体会人类社会之古今变革”或“体会中国历史的古今变革”。换言之,强调的是“过去——现在”的联系。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宗旨将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认为中国历史科的学习除了能对史事的发生与变化有“识见”之外,更应能利用史事来诠释现在,展望未来——“探索国家未来的发展路向”,“更能切合社会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帮助他们(学生)为日后从事历史研究与服务社会奠定下良好的基础”。这就将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中国历史课程与策划国家、社会、个人未来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强调“过去——现在——未来”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对中国历史课程的学习更具现实意义。

二是“培养解难、内省、批判及创意思维等技能”。过去的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宗旨在能力培养方面关注的是“培养思辨及评价史事之能力”,但是,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从过去的教学实践看,学生“对纷陈的史事常会感到困惑及混乱”。如果学生心中的谜团没有解开,他们就无法形成对史事客观公正的认识,那么要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评价史事”的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鉴于此,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指引”将之前的“空话”改为一套更符合认识规律的方法,并指出,中国历史课程的教学,首先应帮助学生解开心中的谜团,了解史事发生的各种复杂关系,培养学生“解难”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史事进行批判和内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研习历史的主要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培养思辨及评价史事之能力”提升为“培养解难、内省、批判及创意思维等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学制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理念在朝务实、科学的方向发展,这对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欣赏中国文化的特质与价值所在”。对于中国文化,过去的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宗旨的表述一般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历代治乱兴衰、重要制度、学术思想等各方面之基本史实”。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宗旨将“认识”“了解”改为“欣赏”,无形中拉近了中国文化与香港高中学生之间的距离,以愉悦的心情“欣赏”中国文化,更易建立民族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历史发展的认同感。

2课程目标

最新编订的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明确指出,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

(甲)建构历史知识

★了解中国政治历史的面貌与治乱因由、社会和民族的发展状况与演进关键;

★掌握历史与文化的承传变化,从而对当前生活的背景有更深刻的体会。

(乙)掌握研习历史的技能

★以历史思维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事态的演变脉络等,从而深入了解历史现象,并据此建构个人的史观;

★采用探究式学习的路向及历史研习的方法,层层递进,由理解至综合,由解难至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建立面对社会和人生问题时所需要的分析、判断、应变及实践等能力,以期在未来更具能力参与社会事务及处理个人问题;

★运用各种探究方法整理史料,建立概念,以及借着通畅的语言、文字表达学习历史的成果。

(丙)培育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隋智并重,在研习民族融和的过程、国家发展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言行时,在移情共感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优良的品德和公民意识等;

★兼容并蓄,通过学习中国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交往的历史,培育有容乃大的胸襟,懂得欣赏及尊重其他文化体系的特质与价值,以期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具有更广阔远大的视野。

这一目标较之前的课程目标更加明确,条理也更加清晰。回归祖国前后,课程发展议会共编订了《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中四至中五(1997)、高级程度(1992)和高级补充程度(1991)三个高中课程纲要,2003年又编订了《中国历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五)》。虽然每一次课程纲要或课程及评估指引都明确规定了课程目标,但是,少则五六条,多则十条,每一条之间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科课程目标的亮点,就是将其定位于建构历史知识、掌握研习历史的技能以及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面,并对每一目标的具体要求作了较为详细阐释,这样,课程目标更加明确,层次更加分明,条理更加清晰,逻辑性更强。

二、课程构架注重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

本次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释放空间”的大前提下,慎重地制订了课程构架和课程内容,使其更具特色。突出地表现在,香港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非常注重与初中教育、高等教育及就业出路的衔接。

1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

进入高中之前,学生在小学常识科、初中中国历史科、历史与文化科、综合人文科等课程的学习中(特别是初中阶段)对中国历代治乱兴衰的沿革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将学习内容分为“历代发展”和“历史专题”两部分。

“历代发展”为必修部分,该部分建基于2004年9月实施的中四至中五中国历史课程,分为甲部和乙部两个部分。甲部自夏代至十九世纪中叶,分为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

唐、宋元明清(至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五个时期;乙部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分为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末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选取能突显该时期特色的课题供学生学习,着重从时间角度纵向探讨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必修部分的设计特色之一是采取“点”“线”“面”组合模式。“点”是历史事件,“线”是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而“面”则是历史现象的具体内容。通过这种组合模式,让学生以“面”的模式研习某时期的历史特色,再以“线”的模式,贯串各个课题,使历史知识既不流于空疏零碎,又不失时序脉络。必修部分的设计特色之二是“详近略远”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近现代史的学习,尤其是对乙部课程,即“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这一时段的学习。

“历史专题”为选修部分,是对中国历史专题的探究,其设计原则是让学生先对有关专题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然后以“个案研习”的模式进行较深层的探究。该部分以主题式设计为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认识中国历史,包括“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与转变”“地域与资源运用”“时代与知识分子”“制度与政治演变”“宗教传播与文化交流”及“女性社会地位:传统与变迁”六个主题,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修其中的两个专题,从文化层面横向认识并深入研习中国历史的不同方面,这可以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中国历史的空间,开阔其历史视野,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

可以看出,“历史发展”部分秉承初中阶段将中国历史课程分为甲部和乙部的传统,但是,突破了初中阶段以朝代为线索的课程设计框架,着重突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点,以期与高等教育“通史式”的中国历史课程的衔接。“历史专题”部分则在初中乙部课程,即文化史专题学习的基础上,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从文化、地理、人物、制度、宗教等方面,让学生认识中国历史的多元面貌。

2能力培养方面的衔接

香港中国历史科一向重视思维训练,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倡导教师引导和学生主动研习相结合,学生通过“认知、理解、归纳、综合分析及评论等渐进模式学习历史”。而高中阶段,“采用探究式学习的路向及历史研习的方法,层层递进,由理解至综合,由解难至创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建立面向社会和人生问题时所需要的分析、判断、应变及实践等能力,以期在未来更具能力参与社会事务及处理个人问题”。可见,基础教育阶段的香港中国历史课程,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而高中阶段,则是在巩固初中阶段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学生启疑、批判、评鉴、反思、辨伪等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这不仅为将来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专门的史学方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他们参与社会事务和解决人生问题提供了知识及能力的储备。

3价值观方面的衔接

初中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明确规定:“历史教学不仅是为增进知识,也为了培养品德教育。学生可透过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学习他们的嘉言懿行,以培养良好的操守及对团体、社会的责任感等”,并“建立对民族及国家的认同感及归属感”。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在价值观培养上,继续注重“培养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但在“情智并重”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兼容并蓄”,“培养有容乃大的胸怀”,使学生具有“优良的品格”,“具有责任感与正面的价值观,善于自我管理、与人协作,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并尊重他人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不可缺少的品德和态度都有助于学生日后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和服务社会。

总而言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生活,创造未来的能力。香港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方面进行探析,要求学生具备研习历史的正面态度和技巧,为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历史、中国语言及文学、新闻、宗教、哲学、经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研究等课程打下牢固的学术基础。同时,通过对中国历史人物的研习,也为学生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日后从事文物保护、文化旅游、文物考古、档案管理及编辑出版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富弹性的评估模式

香港历史教育界认为,中国历史的学科知识包括史实知识、史论知识和历史探究方法的知识。史实知识是指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影响等,这是中国历史学科的基础。史论知识是指运用历史思维和史学方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进行认识。历史探究方法的知识是指批判具有偏见或主观的历史资料的程序知识,以及建构历史知识与史论的方法。这种知识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知识层面,灵活结合不同的教学取向,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与教的效能。

1直接传授式教学模式

直接传授,是一种在短时间内有效讲述中国历史的方法。采取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及研习历史的技巧,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

在香港以往中国历史的学习中,低年级学生主要着重于对史实知识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详细交代史事的由来与发展为主。高年级学生除了学习史实知识外,还重视对史事的评价,但学生最终还是需要教师以权威性的讲授来做“定论”。因此,有人认为,直接传授式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和重述他人的观点,少有自行探究的空间,很难发展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然而,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认为,正确运用直接传授式教学模式,也能达致预期的学习成效。不过,也同时指出,“运用这种策略时,教师须在课前有充足准备,以教科书或事先预备好的材料作媒介,以语言讲述为主,将历史概念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说明”。教师清晰而又富感情的讲述,不但可以澄清学生容易误解的地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20世纪的近代中国,面对各种内忧外患,学生对纷陈的史事常常会感到困惑,甚至思路凌乱。这时,如果教师以清晰的思路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讲解,将那些对中国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讲解清楚,就可以让学生以宏观的视野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教师通过播放相关的纪录片,也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具体了解有关历史时期的史实。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直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示范历史学习的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之终生受益。

2探究式教学模式

香港历史教育界关于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提法,有称之为“探究式学习模式”,认为“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让学生经历体验和运用思考力来学习历史,这样,学生并非死记硬背也

能汲取知识,同时,学生可运用历史思维能力组织知识,建构知识”。而新学制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六)》则称之为“探究式教学”,认为“探究式的学与教取向,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透过规划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和解疑,从而获取新知识与掌握探究史事的能力”。

历史往往是一大堆已成定案的琐碎资料,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要从历史研习的过程中,依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从多角度洞悉历史,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须运用各种思维,辨讹踢伪,思考不同史事之间的因果联系,并尝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作出客观的评价。因此,该模式能使学生积累不同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接触不同种类的史料,并加以搜集、整理、组织、辨析、推论,最后以史料为证据,提出自己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观点及解释,解决有关问题,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担任主导的角色,而教师则担当引导者和说明者的角色。为了让学生建构知识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各种证据合理地进行质询和批判。师生或同学之间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都应接纳。教师作总结时,不把自己的意见视作最佳答案,而应当透过合理的分析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化的选择”。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简丽芳博士在授课讲义中,以一简图表示探究学习的流程。下图是根据简博士的设计,以《秦“废封建,行郡县”能否帮助巩固中央政权?》为探究议题,展示的探究学习的步骤:

3评估模式

香港课程改革文件认为,评估是课程、教学法及评估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估包括搜集学生学习的显证、诠释资料,以及判断学生的表现,借以向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其他持分者,以至教育制度提供回馈。

香港高中阶段的评估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促进学习”,二是“了解学习成果”,与之对应,将评估分为进展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高中阶段的评估有两种主要的组织者,一是“教师和学校”,二是“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与之对应,评估又分为校内评估和公开评核。

尽管上述关于评估的划分标准和理念有所不同,但实践上是相辅相成的。进展性评估主要是通过持续地审视学生学习的进展,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回馈,以改善并促进学生的学习;总结性评估通常是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如在学年终结或在完成一个学习阶段之后进行的,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达到什么水平,并借此认识到如何巩固所学。

一般来说,进展性评估是经常进行的,它所关注的是较小的学习点,校内评估以进展性评估为主;而总结性评估关注的是较大的学习面,公开评核以总结性评估为主。

下面按第二种分类标准对新学制香港高中中国历史课程评估模式作一介绍。

(1)校内评估

在香港,校内评估是指三年高中教育期间,教师和学校采用的评估措施,它是学与教过程的一部分。校内评估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因而以进展性评估为主。

校内评估活动是多元化的,如课堂活动、专题研习、家课(家庭作业)、测验及考试等,其中课堂活动又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简报、辩论以及其他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校内活动,都坚持以学生为本,照顾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力求透过多元化评估活动,使学生在理解、分析、应用、综合和评鉴史事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校内评估强调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与教的过程中。其最大特点是照顾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教师通过不同难度、模式多元化的评估活动,确保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尽展潜能,而能力稍逊的学生亦可得到鼓舞,从而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继续追求成功的学习热忱。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检查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之目的。

(2)公开评核

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课程的公开评核包括公开考试(笔试)和校本评核,其首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估。

相对而言,公开评核是为各校学生举办的评核,因而其主体部分的公开考试一般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举办;而校本评核是指在学校进行,并由任课教师评分的评核项目。原则上,校本评核考查的重点应是公开笔试未能考查的知识、能力与概念。

新学制香港中学文凭中国历史科评核设计如下表:

由此可见,香港新学制高中中国历史科的评估模式中,无论是校内评估还是公开评核,都是极富弹性的,能较好地把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完整地结合起来。校内评估着重进展性评估,充分照顾到学生个性、兴趣、认知、需要、动机、态度和情意等方面的多样性,任课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及评估策略,使表现稍逊的学生能及早改进,提升水平,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公开评核采取公开考试与校本评核相结合的模式,虽然整体而言具有总结性评估的目的,但由于校本评核涵盖了进展性评估的元素,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估的公平、客观及可靠,避免“十年磨一剑,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性,使校内评估与公开评核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特色香港
时代特色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香港ifc商场
香港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