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道题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2009-03-11严匡禧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0期
关键词:选择题高考逻辑

严匡禧

关键词高考,选择题,命题科学性,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9—0051—02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选择题第14题争议颇多。原题如下:

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

12倍

答案:A

笔者以为答案值得商榷。

按照逻辑推理,表中的数据无法推论出选项B和c的结论,当首先排除。选项A迷惑性比较大,不过仔细思考,表中的数据也不能支持A项的说法。理由如下:

高增长率不一定能够说明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起点很低,增长率就是高,也不能说明成就巨大,比如,一个学生第一次考试得2分,第二次考试得50分,单从数据来看,增长率和进步的幅度可谓巨大,但并不能说明该学生成绩好。

还有一种情况是,高增长率反映的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并没有反映质量上的情况,比如,在1958年的大跃进期间,全民大炼钢铁,抛开浮夸风的影响,钢铁生产的增长率是很高的。但是高增长率的背后是能源的大浪费,树木被砍伐,环境被破坏,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而且,炼出的钢铁大量是废铁,1958年生产的1100万吨钢中,有300万吨在1959年8月被宣布为不适合用于工业。因此,大跃进期间钢铁生产的高增长率和取得巨大成就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

表中的数据同样不能支持选项A的结论。那么唯有选项D可以再考虑了。最高的增长率66%是最低增长率5.6%的11.8倍,即“近12倍”,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得出的正确答案。

综上所言,抛开题干中要求“符合史实”这一限定词,只考虑“从下表推出的……结论”,唯有选择D项最合理。但是,将“符合史实”这一限定词删掉,此题的考查目标就不是历史学的意义了,而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目。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此题存在的命题科学性问题。题干的要求是“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即除了逻辑关系外还要求考量史论与史实之间的关系。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希望既能考查考生从材料中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又能考查他们对1958年大跃进中浮夸风的认知。原答案是A项而不是D项的原因,显然是认为数据中最高增长率不可能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潜在的结论是“1958年的增长率”不可能是“66%”。这个结论是鉴于1958年中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大跃进和浮夸风。换句话说,否定选项D,就是否定了题干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如此,此题考查的目标之一应当是辨别材料的可信度,对选项的判断实为对题干提供的数据的辨伪。遗憾的是,假如头脑清楚的考生否定了题干材料的真实性,恰恰要否定答案A;而选择了A项的考生,却不会想到1958年历史的真实情况。这在逻辑上是前后矛盾的。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此题的命制缺乏科学性。

猜你喜欢

选择题高考逻辑
逻辑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