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题之偏

2009-03-11聂幼犁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选择题高考

聂幼犁

[关键词]选择题,高考,命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3—0066—03

如果说,由于“标准答案”思路的乖张,使考查“知识与技能”目标成分比较大的试题发生偏颇,在思维方法的引导上会有不良的影响。那么,以考查“过程与方法”目标为主的试题出现这种情况,后果就可能更加严重了。

例一:小李是一位“张学良迷”,得知张学良逝世的消息后,把以前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做了一张目录:

①电影《西安事变》碟片

②小说《少帅张学良》

③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合影(翻印照片)

④1990年《联合报》对张学良的访谈录音(拷贝)

⑤《文史资料选编》中关于张学良的专辑

⑥《中国历史》教科书以上材料中,最有价值的是

A,①②B,④⑤C,③⑥D,⑤⑥

答案:B

试题的亮点是贴近时事、贴近学生,立意与设计是既考查确认材料价值的能力,又尽可能地降低历史知识的记忆这个变量。主要问题出在提问中的“最有价值”,头脑简单和习惯应试的考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选B,而学力较高的考生就可能被以什么标准、从什么角度来比较这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所困扰。

首先,假如以普及历史知识为标准,“最有价值”的就可能是A,电影、戏剧与小说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像许多赞赏“百家讲坛”的同志所持的评价尺度之一。其次,假如以学生课程学习为标准,⑥肯定是首选,其它材料就得因人而异。再次,即使从史料价值的标准来比较,也有一个比较的角度问题,如果从其原始性的程度来看,③④⑤都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其中③④还更具有原始的特征;只有从既原始,又可能有较大信息量或新信息这些角度来看,④⑤才可能是“最有价值”的。可是,试题没有明确给出以哪一个标准、从哪一个角度来比较,如何认定只有B才是正确的答案呢?

另外,考生没有读过或看过小李收集的这些材料,仅凭其名称并不能对其内在的质量作出判断,只能按照正常的或一般的情形做应然的推断。所以,最好在提问中加上“可能”一词。

如欲保留试题原来的考查目标和难度,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改进试题的提问:

●小李是“张学良迷”。得知张学良逝世后,他把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做了一张目录:

①电影《西安事变》碟片

②小说《少帅张学良》

③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合影(翻印照片)

④1990年《联合报》对张学良的访谈录音(拷贝)

⑤《文史资料选编》中关于张学良的专辑

⑥《中国历史》教科书

其中,可能最有史料价值——比较原始、并具较大信息量或新信息的是

A,①②B,④⑤C,③⑥D,⑤⑥

答案:B

例二: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

俄文原稿

答案:C

试题最大的亮点是设计了若干虚拟证据以考查思维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确认史料或证据有效性与可靠性的能力,提高了试题在能力考查上的有效性。但令人遗憾的是:

第一,试题的前置情景不仅没有解题的必要信息,而且与事实有明显出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之事并非试题所说的直到2008年6月上旬(即考生做题的时间)的“最近”还在“费尽周折”。据《新民晚报》2007年9月28日报道:“很多年以来,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第三展厅,介绍15位出席者的版面中,只有14人的照片以及生平介绍,第15个人——尼克尔斯基处,却是一块空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大会址纪念馆就设法寻找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材料和照片……2007年6月,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档案终于在俄罗斯鄂木斯克州被找到,并被送往一大会址纪念馆。2007年9月12日,蒙古学者又送来尼克尔斯基两幅珍贵的照片,使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得以与世人见面”。可见,这个问JNV-已解决了。

第二,试题虚拟的“与马林在上海的合影”有缺乏历史依据之嫌。尼克尔斯基是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涅伊曼的化名,生于1889年,1921年成为俄共(布)党员,长期在远东地区工作。1921年6月,他作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代表来到上海,与来自荷兰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合,参加了中共一大。30年代,涅伊曼成为苏联“肃反”扩大化的牺牲品,因莫须有的“间谍罪”被捕,并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决。195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为他平反昭雪。据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介绍,由于他从事工作的特殊性,不要说他的照片,就是了解他的生平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致信苏共,请求帮助寻找。这封信引起了前苏联有关方面的注意。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女研究员卡尔图诺娃接过了这项“解谜”工作。尽管她多方努力,也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直到2006年,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馆的帮助下,才揭开了尼克尔斯基的传奇经历。因为他是共产国际的秘密工作者,所以其“生平材料与照片”难觅也是正常的事情。如此,他到上海参加秘密会议,有可能与马林合影吗?按照当时的环境和秘密工作的特点,这是大可怀疑的。否则寻找他的线索与照片就会容易得多,不至于是一个长期难解的谜。

第三,即使有尼克尔斯基“与马林在上海的合影”(注意,不是当时在会场的合影),能成为他参加中共一大的“佐证”吗?无论《古代汉语大辞典》《辞海》,还是考生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佐证”即“左证”,是“证据”或“证实”之意,如左证确实。这样,试题就等于要考生承认:尼克尔斯基“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是他参加了中共一大的证明。显然夸大了这张虚拟照片的证明力,“尼克尔斯基当时在上海”与“他当时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是两个不同的判断。试题把一个事件的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将“可能……”的推论变成了“必然……”的推论。把题干文字连起来读,命题者可能是望文生义了,把“佐证”当做“佐”(辅佐或辅助)与“证”(证据或证实)简单相加的词组,理解为“辅助证据”或“辅助证实”了。

第四,从思维逻辑的一致性来看,即使对本题作“负负”式的理解,也无法使其唯一“得正”。如果硬是将“佐证”一词解释为“辅助证据”或“辅助证明”,并认为“他当时在上海”的证据可以“辅助证明”“他出席了中共一大”。那么,按照

这样的思维逻辑——把至多说明“有可能”的证据看成充分条件的证据,选项D也可能是正确答案。学生没有学过尼克尔斯基的具体经历,并不了解他在中国工作的时间有多长,来过多少次;没读过“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也不知道这个文献是谁写的,为什么写,何以判断这一历史文献中就一定不可能提到当年尼克尔斯基曾经参加过中共一大的信息呢?

综上所述,如欲保留原来的考查目标,比较方便的修改方案是:

●假设发现了下列材料,其中可以佐证尼克尔斯基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他使用过的1923年10月开往上海的旧

船票

B,1921年3月苏联政府签发的尼克尔斯基

护照

C,中共一大会议材料中有关他参加该会的

文字

D,当时尼克尔斯基在上海某大旅馆的住宿

登记

答案:c

选项A,只要通过其中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其完全没有可能是尼克尔斯基参加中共一大的证据;选项B中,由于1921年3月“苏联”还没有成立,故此可能是虚假的材料。另外,即使没有这个问题,有了护照,不等于一定出了国和一定到了中国,到了上海,更不等于他参加了中共一大;选项D,他当时在上海不等于他在上海参加了中共一大。只有选项C才是他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具备充分条件特征的证据。

由于“佐证”一词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可能比较专业了一些,这个修改方案会增加试题的难度。如欲保持试题原来的设计难度,可避开“佐证”一词,把题干修改为“假设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其中最能证明尼克尔斯基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还有一个修改方案是让学生“参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寻找尼克尔斯基生平材料和照片的寻找工作:

020世纪80年代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就设法寻找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尼克尔斯基生平材料和照片。最佳寻找途径应是

A,调阅当时上海各大旅馆的住宿登记

B,采访曾参加中共一大的中共领导人

C,搜索当时国内外诸报刊杂志的报道

D,查询他工作过的机构与地方的档案

答案:D

所谓历史资料的“最佳寻找途径”,应当是既最有可能有该资料,而且是现在最有可能保存和便于找到的地方。按照这两个特点,我们来判断试题提供的四个选项:关于A,找到那个年代的商业性住宿登记可能很小,即使有,一般都非常简略,不可能有“生平材料”。另外,按照当时的设备条件,住宿登记不可能留下其“照片”;关于B,时间已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参加中共一大的中共领导人”早已不在人世,不可能采访。关于c,作为秘密工作者,其“生平材料与照片”见诸当时“报刊杂志”的可能性是极小的。只有D,“他工作过的机构与地方的档案”最符合这些特点,所以是最佳寻找途径。

猜你喜欢

选择题高考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破解选择题的十大策略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必修2测试题(A)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