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的知识点与信息量问题
2009-03-11欧阳跃峰
欧阳跃峰
[关键词]高考,知识点,信息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21-0037-04
高考早已结束,各高校录取的新生已陆续入学,而关于高考试卷的讨论却仍然相当热烈。就高考试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批评、合理的建议,对于高考命题、中学教学乃至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都是十分有益的。然而有些专家提出的意见却令人难以苟同。
冯一下先生撰文批评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对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和清朝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的解答……存在疑问”,并认为这是“令人遗憾”的“硬伤”。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该试题全文转录于下:
36.(3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日:“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指海外商人)肯来,动得百十万缗(货币单住),皆宽民力也。”
国朝(清朝)设关之初,番舶入市者仅二十余柁(艘)……舶长曰大班,次日二班,得居停十三行,余悉守舶,仍明代怀远驿旁建屋居番人制也。
——摘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摘自金勇进主编《数字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宋外贸的具体作用和清前期外贸政策的直接后果。(10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10分)
(3)分析材料三(图11)所示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时期外贸的发展与古代、近代各有何不同。(14分)
参考答案
36.(34分)(1)市舶司;十三行。南宋外贸税丰厚,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之一,可减轻百姓负担。清朝前期对外贸易因受到严格限制而渐趋萎缩;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由于西方列强侵略,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开埠通商;中国在经济上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的农业与家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时期政府积极推动,外贸持续快速增长;古代外贸受官府控制,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新时期外贸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具有主动性;近代外贸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中扭曲发展,具有被动性。
任何考试,其试卷都不可能涵盖考试对象所有的相关学科知识,而只能从中选取一些具有高效度的知识点,高考更是这样。高考命题工作首先是选取这些知识点,然后将其编制成试题。笔者以为,高考试题知识点的选取至少应该考虑到以下基本原则。
1.不脱离教材不超出考纲。高考的直接目的是检测考生对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而为各高等院校选取人才提供依据。假如考试内容超出了考生平时学习的范围,高考就会因不能达到预定的目的而失去意义。
2.兼顾到学科各部分内容。每一个学科的基本内容都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如历史学科至少可以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主要部分),高考试题应该比较均衡地分布于每一个部分,才能有效地检测出考生是否全面地掌握了该学科的知识。
3.适度地体现新课改精神。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理应更加注重能力考察。这就要求高考试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尽可能地选择考生平时接触不到的材料命制试题,要求考生不是依靠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来回答问题。
4.应该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客观上优劣不等,不同的高校选取人才也有层次上的区别。高考试题在难度上必须有多层梯级,才能把不同程度的考生明显地区分开来,以便于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高校、高校按照自己的要求挑选考生。
5.对于不同考生的公平性。高考试题要能够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不但要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考生,而且要力求杜绝考生因地域差别、城乡差别、性别不同、家族背景不同而对试题产生不同理解的可能。
6.能够有效地反猜题押题。为了应对高考,任课教师会带领考生一轮轮地复习、进行模拟考试;各地编印的复习迎考资料更是充斥于各个书店。这些大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带有猜题、押题的成分。若要保证高考的有效度,高考试题应避免与所有的模拟试题雷同。
要想命制一份完全符合上述原则的试卷,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至少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第一,这是一道以外贸为线索贯串古今的题目。高考试题有可能纵贯古今,这是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能想到的,他们在带领学生复习迎考时也会拉几条纵向的线索;然而,以外贸为主线就很少有人会想到了,市面上流行的各种模拟试题也未见有这样的题型。这道题的设计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在反猜题、押题方面是相当成功的。
第二,多方面地考察了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对所学知识加以综合概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全题总共不过500余字,能以这么小的篇幅达到这么高的要求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设问层层递进,在难度上明显地呈现出一种梯度。第一问考生依据教材和材料一即可回答,第二、三问则给考生留下了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基本上可以真实地反映考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将不同程度的考生拉开距离。
第四,该题重在融会贯通,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同时,通过纵向的比较,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和积极意义。
然而冯一下先生却“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仅就“材料一”和第一问中有关清朝前期的部分提出了“商榷”,其主要观点是:清朝前期的外贸政策“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1644—1654年,允许贸易;(2)1655—1684年,严厉海禁;(3)1685—1756年,开海贸易,设置四海关(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管理监督对外贸易;(4)1757—1839年,闭关自守,只允许外国商人
在广州一口进行贸易,且严加限制”。“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由外贸管理监督机构、经营机构、中介机构三大类组成”,“十三行属外贸中介机构”,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第1问只给出了‘十三行这一个答案,这就会使人产生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只有十三行的误解”;“材料一中不是还有‘设关二字吗?那么,‘关由谁来管理呢?不是也有机构吗?不是也应回答吗?”十三行与市舶司“就匹配关系看,也有问题”。
遗憾的是,这些看起来相当专业的批评意见有些似是而非。
首先,尽管史学界对于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阶段划分有多种意见,我们仍然不能说冯先生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是错误的(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何以清政府设立四个海关时可以称作“开海”,而设立一个海关时就变成“闭关”了呢?清政权于1644年“定鼎燕京”之际,首要的任务是以武力消灭各种反抗势力,在全国建立并巩固其统治,一时还无暇顾及外贸问题。冯先生将1644—1654年定为“允许贸易”阶段,恐怕却未必能拿出清朝统治者制订这种政策或明确表示这种态度的证据。事实上,对于清朝前期是否实行了闭关政策以及闭关政策始于何时,史学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指出:“在戴逸和胡思庸的论文中,都将‘海禁作为闭关政策的具体内容,这就意味着清朝在顺治时期就已采取了闭关政策。”既然史学界的主流意见仍然认为清朝前期实行了“闭关政策”,安徽“文综”卷的这一知识点就不是什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错误选择。
其次,有学者将十三行界定为“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机构”,即认为十三行就是外贸经营机构。冯先生文章中的引文在谈到十三行的职能时也说“一切外国进口货物,由其承销,内地出口货物,由其代购,并负责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事实上还有代纳关税等)。不知道冯先生何以将其界定为“外贸中介机构”,并表示“外贸经营机构则是由外贸商人组建的商业机构,因无固定名称和明确规范,情况复杂,难以说明”?试问,清政府将外贸限定于广州一口之后,除了十三行之外还有哪些“外贸商人”?除了十三行的上述职能之外还有哪些外贸事务?如果是莫须有的,恐怕冯先生永远无法“说明”了。
再次,粤海关的主要职责确实是管理监督外贸事务,至于“‘关由谁来管理”,按照情理,人事安排应该隶属于吏部,关税收入则应该上交于户部。不过,可以肯定,无论是吏部还是户部都不能称作外贸机构,也不能要求考生回答。那么要不要把粤海关列入参考答案呢?由于教科书没有提及,一般中学历史教师也未必会在课堂上作详细介绍,大多数考生在答题时根本就不会想到粤海关。而十三行是经营外贸的主体机构,且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外贸机构具有明显不同,能够体现闭关政策的精神,因而所有的教科书在谈到闭关政策时都会涉及十三行,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材料一中虽然提到了“设关”,语意并不明确,清朝前期不但设立过四个海关,而且内地还设有众多的常关,考生也难以从材料中得出“粤海关”的答案。
复次,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6题第1问的前半部分只要求考生回答南宋和清朝前期外贸机构的名称,并不涉及清朝前期除了十三行还有哪些外贸机构的问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传授知识;也不至于有人会痴到丢掉专业书籍,专门通过考试从试题和参考答案中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程度。假如真的有人因为这道试题而“产生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只有十三行的误解”,其责任也不应由命题者来负。同时,由于试题没有要求考生对南宋和清朝前期的外贸机构加以分析比较,所以也不存在什么“匹配”问题。评判试题时根本没有必要先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最后,有必要指出:该题相关部分的命制基本上是依据中学历史教科书进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第15页的相关表述是:“清朝前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笔者看不出二者有何不相吻合之处。我们不妨请教冯先生:其文章涉及的高深知识究竟是得之于中学时代、大学时代,还是后来的教学研究?如果真的具备了这样的知识,还有必要参加高考吗?
冯先生还指责“这样的试题和答案难以帮助人们(首先是考生和评卷者)把握清朝前期外贸的实际情况”,并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以后在命制材料解析题时,材料一定要提供足够的可靠的有用的信息。”
但实际情况是,文科综合考试要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考察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内容。一则,试卷必须印制在规定的版面之内;二则,应该保证中等水平以上的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因而对试卷的长度一定会有严格的限制,从而也就限制了试卷所包含的总信息量。另外,历史学科的能力考查,理应包括考生阅读、理解史料的能力。为了让试卷具有相应的区分度,试卷中除了正确的信息外,也有可能会穿插少量的干扰信息。材料解析题应侧重于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给考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时间。因而,命题者应该充分注意材料中所含信息的有效性,在能够帮助考生准确理解试题要求、尽快确定答题思路的前提下,精心准备材料,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试卷的总信息量。冯先生的“足够”云云不过是一句空话,决不可以理解为多多益善。
我由衷地敬佩冯先生对专业不懈追求的执著精神与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人生态度!他的大作尽管未必严谨,仍然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史学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深入,然而其对高考命题工作的建议却值得商榷。
[实习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