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也应培养重证据意识
2009-03-11房莉
房 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重证据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13—03
最近听了一节初中一年级历史公开课,教材使用北师版,课题为“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师以传说中孕育的中华美德为主线,整合教材“炎帝与黄帝”“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的内容,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但是一节课听下来,我总有一种感觉:历史味道不足,倒像是思想品德课。偶然在一本杂志上又看到同样一篇课堂教学实例——“让‘传说再现课堂”,教师从祭拜黄帝陵、唱《黄帝颂》导入新课,以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走进传说,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节课还得到专家的认可,其理由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两个教学实例都是以传说进行情感教育,这节课的教育价值仅此而已吗?
历史课程应当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是。任何一节历史课都不应忽略历史思维的培养。如果以单一的情感目标为主,就失去了历史课程的特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同时还提出“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那么,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就不能仅仅以“美德”为主线。“美德”可以讲,但不能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搁置一边。
“传说”是近代才有的科学名词,中国传统叫“传闻”。我们讲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美德,大都剔除了神话的部分。这些传说虽然优美,但都需要通过印证推测它反映了什么,而史实是有根有据的,是真实存在的。历史课程所学的内容,从理论上讲大都是史实,都应该是经过实证的。因此,学习这节课要渗透的历史意识应该是:传说不是史实。史实是重证据的。
对13岁的学生讲重证据意识是否增加了学习难度?我认为,这不是难度的问题,而是基础问题。我们谈到基础知识,往往仅指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意识也属于学科的基础。历史意识基本的思维之一就是重证据的意识,这是学习历史必须建立的常识。“从入门学习就要树立学生重证据的意识,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的基本素质”。如何将证据意识引入初中历史教学?笔者以本课为例,探讨教学的方向,请读者指正。
一、对传说的理解
有研究者说:“上古传说时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可以从先民的物质生存和精神状况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从本单元3课关系来看,前两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体现先民物质生存状态,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反映了先民的精神状态,人类物质生存方式可以通过历史遗留物及遗迹认定,精神状况怎么认识?为什么从传说中可以看到文明的曙光?我们应怎样看待传说?传说与历史是什么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北师版教材有些提示,但不多,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首先教师要清楚传说与史实的关系。
1要知道传说的由来。在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刻画符号、仪式、习俗、乐舞等成为历史记忆的主要形式。传说经过口耳相传,往往表现为神意与人事的结合。它通过神化英雄人物来表达和传承族群共同的记忆、认同和敬意,将智慧和美德集中于某位英雄一身,并以神意的佑护给英雄罩上神圣光环,这样历史记忆便有了神的印记,真实与虚构共同造就了传说,给我们今天认识那段历史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知道传说的由来,也就明确了传说与史实在属性上的根本差异:传说中有虚构成分,而史实是有根据的。
2要知道传说不是史实。尽管“传说是祖先对自己历史的追忆”“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是后世历史记载的源头”,但由于先民认识有限、年代久远、口述易讹,历史记忆往往失真顾颉刚提出“古史记载只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映,却不能从中直接认识历史事件的真实状况”的观点不无道理。传说中的炎帝、黄帝无所不能,涿鹿之战中“应龙蓄水,蚩尤与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令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都有失真之处。甚至有学者认为尧舜并非真实存在,是后人借以托古改制而塑造的人物!这样的认识虽属偏激,但却反映了传说不是史实这一立论的合理性。
3还要认识传说中有历史的真实。教材中呈现的考古发掘的文物、汉画像石、古文献记载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说时代的诸多发明及部落之间不断融合的现象,而_些民俗对合理推断传说、得出合理假说也提供了依据。因此,完全否定传说的真实成分也是不妥的。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若严格排斥传说,则古史即无从说起。”
明确以上三层关系,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应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仅仅将传说当故事讲,定位于美德教育?还是进一步剖析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笔者建议,故事可以讲,但要进一步从4个方面把握,即:承认传说存在的可能性、考证传说内容的真实性、推断传说的合理性,剔除传说的神话性。也就是说,要将传说置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背景下考察,帮助学生理解传说;引导学生推断传说的真实性时,要坚持“有据可依”的原则,渗透证据意识;对传说中神话成分,要提示学生认识为什么不是史实。
第二,建议增加考证传说的方法,这是培养证据意识的重要环节。教材中的文物图片没有附注说明其在考证上的价值,这就容易混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明确3点,即:文物遗迹可以印证传说的合理性,古文献记载是了解传说的重要途径,民俗民风是考证传说合理性的依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初步了解传说与史实区别。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使本课教学发生质的变化。既可以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也使学生在初学历史阶段就能够接触到学科思维的基本特点。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并非易事,笔者不揣冒昧,构思以下方案,仅供参考。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及实施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传说队卒析上可能是他们已发明了金属兵器和护身之甲。这种合理假说也认知目标:了解炎帝、黄帝等的发明故事,知道这些故事的历史意义,体验传说与史实的主要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传说与史料(包括考古成果)的关系,初步接触认识史实的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体会“炎黄子孙”的由来。
以上目标的实施必须以学习内容为载体。教材对传说的内容叙述清楚、全面,但略为分散,看不出知识内在联系,为实现上述目标,可重新建构知识结构,见下表:
这个设计重点在发明的故事,阪泉之战一带而过,禅让与治水只占三分之一的分量和时间。教科书简述了发明的种类,又有文字说“远古时代存留下的先民活动遗址与文物,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资料,认识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以及渗透重证据意识,都需要将发明故事作为本课的重点。而且发明的故事最有故事性。比如黄帝命仓颉造字,传说
仓颉有四只眼睛,这肯定是神话,他造字时神鬼都不敢出声,雷电都一概停止,说明先民对文字的敬畏,而半坡发现的刻画符号,说明当时已经出现文字的萌芽,传说的合理性得到文物的印证。原始农耕生活与传说的吻合,也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科书中说:“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后人在追述祖先历史的时候,将这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他们中间的杰出代表炎帝和黄帝的名下。”要利用这段话,总结传说,同时也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渗透其中。要明确指出,有很多发明都是在生存和劳动实践中逐渐积累产生的,不可能由一个人在一夜之间完成。这些传说也折射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即“民族的共同心理,早已使黄、炎超出了他们原来的含义,而成了勤劳、智慧、创造、进取的民族融合体的代称。他们的功绩,是包括着融合其中的各族的历史贡献在内的”。
炎、黄联手战蚩尤中,天神助阵的描述无疑是神话。这场战争的经过已无法考证,而且说这场战争的目的是炎、黄的联合,不在于战争本身。部族联合有民俗为佐证。近代西南少数民族仍处于部族阶段的事例很多,但是,这个问题不宜多讲,学生毕竟才13岁,刚学历史,一节课学的内容太复杂了他们接受不了。
如果教师知道一些带有荒诞意味的传说,也要根据文献记载、民风民俗等进行合理解释。如《山海经·海外南经》记“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人身上长羽毛当然绝不可能,但结合南方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民俗民风,这有可能是南方少数民族身披羽毛以为服饰的讹传。《礼记·礼运》中“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便是明证。通过民俗与后人记述的互证,得出合理假说,这也是证据意识的体现。依此解释教材中怪诞传说,如“风伯雨师”“天女”“背生双翅面如牛首的蚩尤”“铜头铁额”的81兄弟等,从而得出天气多变、图腾崇拜、兵器和护身之甲,等合理推测。高中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中三星堆文化遗址发掘之谜,很多考古学家也正是从民俗、古文献记载这一角度进行解释。
“禅让”和“治水”也应渗透重证据意识。禅让是传说,不可当史实讲述。《史记》记载,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裔,那么,禅让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唯才是举。治水也是传说,教科书说治水传说反映了远古民众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搏斗,但是,禹不同于尧、舜,夏商周断代工程肯定了禹建立了夏朝,禹确有其人。
三、本课的探究活动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我们有可能在13岁儿童学习历史中贯彻重证据意识。至于具体操作。需要实践并结合不同地区的条件展开。有可能的话,笔者建议:
1指导学生在各种儿童读物中收集有关古史传说的资料,结合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编写资料说明。这一学习过程的设计依据和目的是:现在有许多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其中不乏以古史传说为题材,以前或许学生看过,但作为历史读物去分析,应是进入历史课程之后才有的思维。结合课堂学习中获得的新知,再看这些故事,可以提高历史意识,形成“史由证来”的潜意识。
2开展“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寻找证据说明主题。有关这个话题的资料非常多,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在网上就能够搜集到各种信息。这对激发学习兴趣可能产生实际效果。搜集的资料越多,需要论证的话题也就越多。那么,传说与史实,传说与现实都会发生联系,就他们的经验进行考证、推演,使历史意识、重证据意识不断得到深化。
以上学生活动的设计只是笔者的一个浅显思路,是否可行需要检验。
总之,重证据意识,不仅可以作为本课的教学和学习目标,也可以成为整个先秦史的阶段教学目标:讲北京人要明确化石是主要证据,讲半坡人要明确考古发掘的文物是主要证据,讲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与甲骨文、金文都是证据,讲春秋战国证据就更多、更复杂了。学习历史不能没有重证据意识,怎样在初高中课程中,在各个学段,逐渐强化证据意识及其对证据复杂性的认识,应当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
[责任编辑:任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