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困境及发展探索

2009-03-11田宝山

体育学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体育资源群众体育

田宝山

摘要: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陷入人力资源不足、经费无着落以及项目资源衰竭等困境。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广西富禄、河南内黄等地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增强乡村节庆体育发展的动力应该理顺其发展机制、完善激励措施,发挥大学生和外出务工人员的积极贡献,同时注重丰富项目资源并正确处理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为节庆体育的发展增添活力。

关键词:群众体育;乡村节庆体育;体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1-0032-03

Difficult situation of rural festive sports activities and

exploration of their development

TIAN Bao-sh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e sports activities has gone into such a difficult situation as insufficient human resources, lack of funds and exhaustiveness of project resources. For how to find a way out of such a difficult situati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Fulu Guangxi and Neihuang Henan are worthy of our referral. For increasing the pow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estive sports, we should follow their development mechanisms, perfect stimulation measures, exert positive contribu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ternal workers, whereas pay attention to finding more project resources, correctly handling interest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parties, and adding vit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festive sports.

Key words: mass sports;rural festive sports;sports resources

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倡导科学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实地调研情况看,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以及项目资源衰竭等问题。如何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是寻求解决问题对策的关键。

1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困境

1.1活动主体动力的衰减

1)涌动的打工潮。

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使我国城乡在生产水平、劳动收入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农业经济效益低下而婚姻、教育、养老等经济支出压力却日益增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青壮年农民不断向城市流动。涌动的打工潮使乡村成了“386 199部队”(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九•九老人节(重阳节))部队,缺乏活力。“在全球化的经济、市场,乃至文化冲击下的农业社会,无数青年人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农业生产的中坚,然而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地方农民文化的根基。我们不知道未来农民的认同在何处,因为地方文化传统就包含在其中”[1]。留守的妇女、儿童、老人由于知识、精力等的限制难以组织节庆体育活动,而回来过节的外出务工人员,因需要在短时间内走亲访友再加上缺乏利益诱导,难以热衷体育节庆活动的组织参与。在这种缺乏青壮年认同的社会背景下,节庆体育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2)教育模式和时尚的转变。

年轻人是节庆体育活动组织和参与的中坚力量。当前农村社会,教育已成为青年改变命运的首要选择。由于交通、安全等因素,乡村青年通常住校读书并接受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即使节庆时间回家,也要抽出相当多的时间闭门读书,参与传统节庆体育活动机会减少;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游、网聊等成了年轻人的时尚生活追求,他们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度过了大部分的休闲时间,并且乐此不彼。客观上节庆体育活动的减少和主观上年轻人时尚追求的改变,使年轻人在传统节庆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越来越少,他们也不再热衷于节庆的体育活动,使节庆体育陷入后续动力不足的困境。

3)青年择友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相对封闭的乡村,节庆活动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挑选心上人的好机会。体育竞技给了青年男子显示智慧和力量、充分表现自我、获取姑娘青睐的机会。现在,人们生活观念逐渐开放,男女交往方式增多。青年男女在城市打工过程中,与心仪的对象相识相恋的情况日渐增多,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不再是青年择偶的主要时机之一,对青年人的吸引力下降。

1.2活动经费无着落

1)传统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新中国成立前,传统的乡村节庆活动往往有自己的组织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基础。有些地方是在特定的时期由组织在圩场收税,例如解放前广西梅林花炮会在农历12月由会里的2~3位老人在赶圩日到圩场上为放花炮乐捐收钱[3]。有的地方则用募得的钱买地出租,收地租作为活动经费;有的地方,由于传统的乡村节庆活动有宗教成分,由庙产提供支持。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之后,乡村民间组织已经没有了固定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之前,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往往由生产队集体出资组织;改革开放之后,有集体经济、集体山林、土地等的乡村仍然由集体出资组织活动,而那些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乡村,就只能依靠大家捐款和外出集资,使得节庆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存在很多困难。

2)乡村经济落后阻碍活动的开展。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举办节庆体育活动的成本日益高涨。在低消费和贫困艰苦的计划经济环境中,人们靠相互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不计报酬,所需物资也是统筹提供。转入市场经济以后,村民的经济意识增强,参加活动时经常要求报酬。如广西富禄花炮节,以前的筹备工作人们都是尽义务的,现在组织表演队伍要付钱,出来做工要给误工费;另外,以前节庆活动是不负责接待嘉宾的,现在要接待嘉宾,这都需要一大笔开支。除了这些外,村民对接待亲朋好友的负担也觉得非常重[3]。乡村经济困难使农村对节庆体育的热衷程度有所下降。

3)基层政府经济支持有限。

政府对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关注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在国家税费制度改革和农民减负政策实施之后,基层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集体经济收入,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往往入不敷出。对多数的基层政府而言,由于经济拮据,无力对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给予更多的实质帮助。另一方面,如果节庆活动组织不力,还可能出现各种安全隐患,也给基层政府领导增添了诸多顾虑,使当地政府部门对某些节庆体育活动热情不高。一位主管文化体育工作的副乡长的话代表了一部分从政者的矛盾心态;“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丰富乡村精神文化固然有重要作用,但谁来掏钱和组织这些节庆体育活动,万一出了事,又由谁来为安全责任买单。这些问题很头疼。”

1.3矛盾的休闲需求与传统项目的衰竭

项目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参与性是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吸引村民参与的动力之一。在“时尚文化”盛行的氛围中,扭秧歌、敲盘鼓等人们借以祈愿人寿年丰的节庆体育项目已少见年轻人的参与。休闲需求变化是导致乡村节庆体育部分项目在青年人中不受欢迎的社会动因。当代年轻人不再能够轻松理解并品味节庆体育活动所表现的形式和蕴含的意义。对传统节庆体育项目重新兴起的呼唤和对活动形式、内涵无法解读的矛盾,给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2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一些成功经验

1)规定女孩回村参加节庆活动。

面对节庆期间村中无人的情况,西双版纳泼水节提供了这样的经验:“泼水节期间,在西双版纳村寨见到的那些艳妆女孩有许多是因为本村立下了规矩,不管平时外出多远,泼水节期间都要回家与父母团聚,并且参加村上的庆祝和对外联谊活动,为本地文化出一份力。所以,如今平时在傣族村寨里很少见到未婚年轻女性,一到泼水节,便开始蜂飞蝶涌,争妍斗艳,小伙子们的青春活力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2]。由于家乡旅游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傣族地区外出打工者在回流。制定一项切实可行的制度,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外出人员回家参与节庆体育活动,宣传乡村文化,是解决参与者数据量减少,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办法。

2)发挥回乡大学生的作用。

活动的运作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层次、规模和影响力。接受多年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掌握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积累了组织策划、包装宣传等丰富的活动经验,同时体育运动的意识也较强,这些都能够给农村节庆体育活动带来新的运作理念,促进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大学生与外界联系较为广泛,回乡参加节庆体育活动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理念,有利于吸收外地好的理念和方法发展节庆体育活动[4]。如节假日回乡大学生和村委会,一起筹办大理村春节村民运动会。通过对运动会进行包装招商等方式筹集活动资金,借助媒体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借助外出返乡人员的积极贡献。

外出人员经过城市文化、生活的耳濡目染,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言行举止等许多方面受到了洗礼,返乡后他们这种变化给农村的生产、生活带来新的气息,注入了新活力。由于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些外出发展的人仍然与原来所在的乡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家乡公益活动需要帮助时,他们会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帮助乡亲。在调查中,这些人主要由于成就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而帮助自己的乡亲,看重的是以此获得的社会声誉。不管怎样,外出返乡人员对于乡村是一笔可以利用的财富。此外,这些人自身经济条件较好,能够直接推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且有能力组织和带领更多的群众去参加节庆体育活动。

4)广开经费渠道。

经济资源直接决定着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如何发挥多方优势筹集活动资金是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的关键问题。在经费的筹集方面,河南内黄县大理村每年一度的“春节村民运动会”给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以发展体育运动、推进全民建设事业,抵制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为理由向行政部门申请经费;以举办“春节村民运动会”可以吸引媒体关注,提高村集体企业及其产品知名度,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为由要求村办企业给以赞助;并向运动会期间的商业摊点收取摊位费;抓住人们年关祈福求平安、庆团圆乐喜庆的心态,组建老年秧歌队通过挨家挨户的义演向村民乐捐筹集经费;通过组织村民集体购买商家年货换取商家的赞助支持。总之,经费筹集涉及到了政府、企业、村民及其他众多单位和个人,在人员的安排上根据个人社会关系的特点进行重点分工,并且给予一定的经济报酬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保证了活动资金的顺利筹集[5]。

5)立足乡土,因地制宜。

节庆体育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关系到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的成败。满足乡村居民的心理需要、符合村落社区的实际条件、充分活跃节庆氛围是项目设置考虑的前提。河南内黄县大理村“春节村民运动会”在项目设置上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突出了传统民俗性、娱乐参与性、节庆性、经济性等特点,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从传统民俗性角度设置了花样秧歌赛、板鞋赛、花样腰鼓赛等;从娱乐参与性角度设置了百米背媳妇、袋鼠跳等项目;从节庆性角度设置了团体花样秧歌赛、腰鼓赛等;从经济性角度设置了板鞋、拔河、环村跑等。从总体上看,这些项目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5]。同时,一些邻村的村民也被吸引来观看。由此可见,“春节村民运动会”的项目设置直接关系到参赛人员的和观众数量的多少,以及热烈、隆重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庄孔韶. 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 [EB/OL]. (2008-01-08)http://www.anthropos-sinica.com.

[2] 李志清. 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在乡土社会的存在与意义——桂北侗乡抢花炮的表达[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6:5,160.

[3] 李志清. 仪式性少数民族体育在乡土社会的存在与意义(四)[J]. 体育科研,2007,28(1):4-5.

[4] 秦文光.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大学生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互动研究——以广西桂林、河南辉县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12-13.

[5] 何志文. 春节村民运动会对村落社区的影响——以河南省内黄县石盘屯乡大理村春节村民运动会为个案研究[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21-22.

[编辑:谭广鑫]

猜你喜欢

体育资源群众体育
济南市小学阳光体育节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体育资源产权属性的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研究
肇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区体育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社会共享的研究
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路径探究
高校体育资源互动服务平台的建构与应用研究
辽宁省群众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
身体视域下群众体育发展的困境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共享研究
学校体育对城市群众体育的积极影响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