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范式及其转换”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9-03-10于茀汪树东
于 茀 汪树东
20世纪以降,文学理论在复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范式呈现出多元形态。回顾文学理论发展轨迹,探寻未来发展路径,是文学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2008年7月23日至27日,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理论范式及其转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一漠河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莅会。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就大会主题展开讨论。
一文学理论范式及其演进
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范式如何演进?南京大学文学院周宪教授描述了20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轨迹,区分出文学理论、理论和后理论三种形态。指出文学理论是在现代人文学科构架中形成的,强调文学研究的语言学模式和审美特性,是现代性学科分化和专业化的产物。理论则是在人类科学语境中诞生的,它越出了文学研究的边界,形成了某种“大理论”。后理论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境,一方面更具反思性,另一方面更具多元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阎嘉教授也赞同此种鸟瞰式概述,认为“大理论”之后,出现了理论形态多元化并存的“马赛克”景观。
针对当前中国文艺学界的研究现状,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李衍柱教授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文艺学研究中出现了“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等新问题,推进理论创新,迎接文艺学范式革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历史使命。山东大学文学院谭好哲教授则谈到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范式转换问题,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最大困境乃在于从西方近现代美学的移植和改造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研究范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审美现实,新世纪的美学转型不能重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学转型的套路,必须由局部性的转型进入到整体性的转型,其关键是实现美学研究对象、美学基本问题和美学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和科学定位。
许多学者从局部对文学理论范式的整体转换做了描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赵毅衡教授关注叙述学问题,指出近年来声势浩大的“叙述转向”,应当是历史悠久的叙述学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契机。兰州大学文学院程金城教授则探讨了文艺人类学的理论范式问题,认为我们需要从人类学的“大道理”所包含的“小道理”亦即具体的观点、方法和理论范式中,确立文艺人类学自身的研究范式。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黄卓越教授则以网络博客写作为例对文学理论范式转变做了微观考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年来文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它也与文学理论范式转换问题密切相关。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杜道明教授倡言,文学理论的边界与其被动地被打破,远不如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姿态打通文学与审美文化之间的壁障。中山大学文学院高小康教授指出,传统的文学理论是以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缺点是忽略了文学发展的活动过程即文化生态特征,文学研究的文化生态视野并非简单地在研究中增加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要素,而是展开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文本中心研究理念。
大众传播在现代人生活中影响日益深远,流风所及,文学理论也难以幸免。暨南大学文学院蒋述卓教授谈了媒体批评对文学理论范式的影响问题,指出媒体批评具有追踪热点、着眼于消费、重视商业利益等特点。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邢建昌教授更侧重于从负面效应来看待大众传播对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影响,认为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和学术评价都已媒介化,因此对传媒的警戒是必要的。
来自台澳和国外的学者更注重从微观角度谈论文学理论范式转换问题。台湾大学外文系廖咸浩教授谈的是红学的文化研究转向,他运用拉康的话语和主观性理论,分析了在满族征服中国的历史关头被齐泽克(Zlzek)界定为“现代主题”的形成。澳门利氏学社万德化教授则做了题为“基于宗教信仰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的主题发言,分析了弗莱的《圣经》源头说等理论,认为文学应该是人类灵魂圣礼营养。美国凡萨学院刘皓明教授阐发了荷尔德林诗学理论的构成,并认为他的诗学理论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范式转换。美国德州大学顾明栋教授主要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文学文本开放性问题。
文学理论范式的转换无疑涉及对文学理论的知识学追问。武汉大学文学院张荣翼教授认为,文学研究需要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当文学研究去关注它的研究对象时,影响到研究的最终结果的知识基础问题并不在自身的思考范围,这样就有必要对于文学知识本身进行一种知识论意义上的追询。扬州大学文学院姚文放教授则指出,以往人们过于重视文学理论的知识依据是不够的,还需考察文学理论的价值背景。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于茀教授则谈论了文学理论是认知判断还是价值判断问题,指出文学理论作为人文科学,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判断,文学理论通过理解和解释,其目的仍然是对文学做出真理性说明,并进而建立关于文学的知识体系。河南大学文学院金惠敏教授则重提文学理论是什么,认为文学理论是话语,它的价值恰恰在于与作品之间的接缝中。南京大学文学院赵宪章教授则关注文学的形式研究,认为我国的文学形式砑究必须吸取西方形式理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要注重文本细读,要避免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倾向,必须确立通过形式阐发意义的原则。
当然,对目前我国文学理论是否存在范式转换问题,有些学者也提出质疑。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认为,“文革”前我国文学理论没有创意,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理论引入,成果可喜,但却没有形成大理论,更不存在明显的范式问题,不需要提所谓的“转换”。浙江工商大学吴炫教授认为,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范式尚处在建设中,谈不上什么转换,目前的关键是理论的生产和创造。《文艺争鸣》杂志社主编张未民先生也认为,要从生活的角度来谈文艺学和美学,主张生活美学,所谓的范式转换并没有很大意义。
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理论
当前,世界文化中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颉颃互竞,文学理论置身其中,到底呈现出何种姿态?与会学者就此也展开了各个角度的描摹。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毓云教授着重分析了美国美学家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建构之路径,指出舒斯特曼审美复兴的文化间性立场,立足于文化是交互主观地构造与交互主观维持的文化交互性,强调文化间性的视域融合、文化间性的调和整一、文化间性的动态性、过程性。在美学上文化间性立场预示着:在坚持文化的异质性、差异性前提下,确立生活的多重需要、艺术的多重价值、人的多重选择的合理性。在维护精英文化、高雅艺术的同时,给予大众文化、通俗文化、边缘文化以合法身份。在打通种种学科、学术的森严壁垒的同时,实现审美复兴、审美解放,构建民主艺术。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张政文教授则指出,谢林的美学重建理性与感性统一,关切思想走向实践、观念返回生活,引发了西方美学的现代性转向。
厦门大学文学院俞兆平教授探讨了现代性语境中文学思潮的描述与界定问题。他指出,现在高校中文系所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其中关于文学思潮部分的描述与界
定,均不够完善。中山大学文学院王坤教授则注意到后现代思潮对新世纪文艺学发展的影响,认为后现代思潮要终结的是追问事物本质的旧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其反本质主义思路对文艺学的挑战极其严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汪树东副教授则指出,超越现代性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选择,而纯然批判性、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必须渐渐让位于建设性的、创造性的后现代主义,生态世界观、生态文明无疑是超越现代性的最佳选择。生态文艺学的兴起具有相当重要的后现代建设意义,它促使文学重新履行对大自然的守护功能,深入地阐释文艺审美本质,也具有促使文艺学范式转换的意义。此外,美国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文学系张英进教授通过再读早期电影理论,发现早期电影存在追寻都市现代性的感官体验的主旨。
三文学理论的历史透视
在文学理论范式转换中,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现当代文论和马克思主义文论该当何为?在对中西文学理论的历史透视中,学者们做出了回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党圣元研究员关注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性意义之生成问题,认为古代文论的“当代性”问题的提出,首先是针对这种对于古代文论的近代误读,并导致其当代意义被遮蔽而言的。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分,古代文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还遭遇到一些特殊的瓶颈:如果说不断追逐西潮的—般文艺学遭遇文化无根性危机的话,那么,古代文论研究所遭遇的则主要是知识合法性危机——对此双重危机的同时超越,应是中国当代文艺学整体突破的重要途径,在此境遇中,古代文论的“当代性”将会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其非常独特的时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袁济喜教授则分析了中古美学嬗变的生命脉动,认为中古美学经历了从魏正始之音到西晋年间士人心境的变迁,正始年间的王弼玄学体现为一种人文玄境的追求,注重实体性而轻视当下性,迄至西晋太康时代,郭象的独化论与崇有论兴起,人们关注审美体验的当下J陛,从而开启了中国古代美学向后期形态演变的路径。南京大学文学院孙蓉蓉教授具体分析了“通变”论与“新变”说的异同,指出刘勰的“通变”论是根据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文学发展的规律而提出的,而齐梁时期的“新变”说则是对当时文学创作中出现的讲究声律、提倡吟咏情性的一个理论概括。
至于中国现代文论,厦门大学文学院贺昌盛副教授谈到现代中国学术的方法论转换问题,指出中国学术之现代品质的确立应当追溯到晚清民初学术研究方法的深刻变革。杭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金雅教授则针对当前的文学现状与文论实践,提出中国现代文论三个方面的理论特征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人生论品格与人生情怀,诗性品格与理想精神,文化批判精神与理论建构意识。吴子林副研究员坦率地分析批评了目前的文学理论研究界,认为三十年来中国的文艺学研究问题比较突出,从所讨论的问题到所得出的结论,中国学者基本上都在照搬西方的东西,原创性太差;他提出,研究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立足点,要充分开掘传统的理论资源并将其充分内化,理论研究要与实践结合,应该回到文学创作实践,返回审美体验批评,不要只顾埋头构建所谓的理论体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志伟博士认为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成了一种文字的游戏,深层原因是批评家们拒绝了解社会,封闭于80年代所建构起来的一套批评范式中,文学批评只有重建其与当代生活、本土经验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南开大学文学院刘俐俐教授则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谈论汉语写作的优秀民族文学文本的独特价值。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王咏梅副教授谈了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发展方向的审美心理学分析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尤西林则就语文教育与文学的现代制度保障问题发言,指出这是被文学研究遗忘的一个重要论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乔焕江副教授就新时期初期文学理论的“非政治化”和“去政治化”回应了陶东风先生的研究,认为对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的“非政治化”和“去政治化”深入探讨,是重建理论的政治维度必不可少的环节。
与会学者也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建构问题。南京大学文学院汪正龙副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解与重建的方法论问题,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复原与创造的统一。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黄光伟副教授认为新批评派虽已式微,但它的方法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仍有意义。《文艺报》专题部王山先生认为文学语言是双重符号,形式既包括能指也包括所指,这正是它的独特性。
本次会议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学者提供了展示学识、交流意见的舞台。大会论题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抓住了目前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正如党圣元研究员在闭幕式上代表嘉宾致词时所说的那样,这次会议对于促进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创新必将产生积极意义。
本次会议不但回顾梳理了文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而且及时地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傅道彬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在闭幕辞中热情洋溢地说:文学理论总是在不断地建构范式和解构范式中发展的。不过我们尚需注意,第一,理论的转换总是从传统出发的,所有转身如何华丽多彩,都是以历史为依据的。第二,理论的转换总是互相联系的,文学理论不可能独立地转换,必须依赖于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整体转换。第三,理论的转换总是以建构为目标的。
(于茀汪树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