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胜癌症的百岁寿星

2009-03-09王雅军

世纪 2009年1期
关键词:丈夫

王雅军

惠毓明名泉,字毓明,出生江苏无锡,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党员,中国人文书画院名誉院长;2006年被授予“中国书画金奖艺术家”荣誉称号等。她初次给我的印象是个子偏瘦,满头银丝,腰板硬朗,慈祥的微笑始终洋溢着,让人感到和蔼可亲。谁能想到,这位百岁老人曾在年过花甲的时候身患癌症,并战胜了死神。

那是1970年冬季的某一天,惠毓明沐浴时发现胸部有一肿块,手术切片下来确诊为乳腺癌。在那个时候,可谓谈癌色变。但是,惠老首先要求家人对她不瞒不骗,把实情告之。当知道了自己所患的病,她没有惊慌失措或意志消沉,而是既患之,则“安”之,这个“安”即毫不惧怕地做好与癌魔抗争的准备。在手术中,医生对她作了超根除术,肋骨切断达四根,清除胸廓内淋巴结和腋下淋巴结。她因手术失血过多不得不输血。当晚,她居然自己起身上卫生间,邻床病友万分惊讶地投去钦佩的目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惠老终于恢复了体力,立刻排除一切杂念,又拿起了笔,一如既往地绘画和作诗。

古往今来,一个人的长寿与文化修养不无关联。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凡有较高阅历者,勤用脑,会使大脑产生一种叫神经肽的高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力。我想,惠老的长寿,是否也可作为一个印证。于是,我向她请教。

坚毅达观,远见处世

惠老有点耳背,采访中时常要借助纸和笔与她进行交流。

她说自己幼年不幸丧父,由其母蒋太夫人靠平时的积蓄,节衣缩食,抚养成人;六岁进私塾读书,母亲见她资质聪颖,令其先后入无锡振秀女学、刺绣专科师范就读,毕业后进无锡美术专科学校深造。她从刺绣入门转向国画,如鱼得水,成绩骄人,在学校名列前茅,时常拿到品学兼优的奖状,并为名噪一时的国画大师胡汀鹭的入室弟子。在胡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临摹“小万柳堂”所藏宋、元、明、清真迹古画百余件,潜心揣摩优秀画作的艺术真谛,画技日臻。老师见其勤奋睿智,悟性高,痴迷绘花鸟虫鱼,废寝忘食,便索性借春节入住学生家,莅临教诲。她回忆道,绘画完全是出于爱好,为陶冶性情、增添情趣所驱使。加之胡老师指点迷津,使自己茅塞顿开,画技趋于娴熟。她于1940年加入中国女子书画会和上海文化书画会,在中国女子书画会主办的第七届书画展上,其参展的16幅作品被订购一空,由此蜚声艺坛,当时,《社会日报》、《平报》等作了报道,其中有文评说:“……朱康年草率取巧,尚未入门,远不如惠毓明所作……”,云云,可见其画之韵味。

人们看她的画,或一树一花,或一鸟一禽,或一果一木,均浑然天成,美不胜收。海上艺术大师刘海粟曾给予评价:“毓明女史花卉,赋色秀妍,笔情潇洒。得宋人风趣,而无画院习气。盖其纯,而后肆,非若近世粗犷怪诞、即自诩为能事者也。”吴门画派大师王个移亦为其《秋菊》题款:“篱边霜气秋光好,不尽鲜鲜气象浓。画境诗情通古道,此情此景耐清风。又:毓明女史写画,似古人亦能不似古人之妙处,返复展观,钦佩无已。”尽管名气日隆,但她仍不喜张扬,埋头在艺术天地里辛勤耕耘。

惠毓明除了用笔墨宣泄对大自然之赞美外。在做人方面也非常达观。她记得清清楚楚,1937年农历九月初三,日本侵略者在家乡无锡扔下一枚枚炸弹,无奈中全家逃难到上海。她用历年节衣缩食之积蓄和变卖金银首饰等,在南市区老西门和老北门买下两所房子,安下身来。作为爱国的知识分子,不忍看着国破家亡,于是她和丈夫廉建中(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创办了弘道中学,丈夫任校长,她挑起国画教师的担子。抗战时期,物价涨得飞快,惠毓明把原先发给教师的工资折算成米价,并与米店老板商定不管米价怎样波动,每月按工资额为教师折换平价大米,确保他们口粮,稳定了学校的师资队伍。

南湖夫人吴芝瑛为鉴湖女侠秋瑾之好友,曾营葬秋瑾烈士。惠毓明于吴去世后,为之著书《吴芝瑛传》,又名《万柳一角》,特邀蔡元培题签“吴芝瑛传”,并斥私资刊印,于1936年出版发行。

1966年“文革”那场政治运动中,由于惠毓明和丈夫廉建中曾在基督教教会所办的沪江大学工作过,未能幸免冲击。戴着红袖章的造反派,开来卡车,到一户户有所谓“历史问题”的人家中,打着扫“四旧”牌子,把大小金条、首饰全没收。她想得很穿,毫不在意家里值钱的财物被掠去,理由是它们是身外之物。造反派在她家中扫“四旧”时遗下一块小金条掉地上而未察觉。造反派一走,她就从地上捡起金条,毫不犹豫地让丈夫趁天黑,将其扔到垃圾筒里。丈夫扔完返家,她诙谐地说,“我们真的成了无产阶级,变得一无所有了”。话毕夫妇相视而笑。

夫唱妇随,两情融融

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惠老的长寿还在于她与丈夫拥有共同的旨趣爱好。

1929年,惠毓明与同邑教育家廉建中结婚。两人的结合,称得上是“琴瑟静好,鸾凤和鸣”。惠毓明能驰骋画坛,与这位深切理解、支持她的丈夫分不开。廉建中爱好中文,写得一手好诗,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而诗与画有着天然的因缘,对他俩来说可谓珠联璧合。她每作一幅画,丈夫常常是第一个欣赏者,为她新画题诗。1944年,廉建中与惠毓明在婚后十五年举行一场“水晶婚典礼”时汇辑一册《水晶婚唱和集》,惠毓明亲手为集子绘制一幅《双栖图》,丈夫题曰:“双禽巢已覆,相惜未离分,借此一枝息,林低不碍云。”题罢,他们又广征海内诗家唱和,竟得诗百余首。之后由书画大师王个移书眉,陈夔龙、陶起凤、蒋维乔、陈叔通、张元济等数十位著名人士题辞,一时传为美谈。无巧不成书,1955年,黄炎培为他们回迁潘家弄老宅,题匾额曰“双栖阁”,可见其夫妇之和睦。有一次,丈夫对惠毓明的《枫叶黄雀》画十分欣赏,于是题道:“日暮秋高枫树林,好音何处觅知音。绵蛮自有唧环意,博得同心利断金。”不仅点出画作意境,还取得与画相得益彰的效果,默契程度可见一斑。

在家里,惠毓明是贤妻良母,虽物质条件并不丰裕,但得之于她的操持,生活无虞。对丈夫的事业,她倾注了一腔热血,表现了出色的才干。丈夫创办无锡启明中小学和养兔场、养鱼池,惠毓明鼎力佐助,任总务主任等职。1936年春,丈夫应江苏省教育厅之选派,前往日本考察教育,并研究该国畜牧业。在此期间,惠毓明主持启明中小学校务,事无巨细,全部揽下,把学校管理得井井有条。由于夫妇搭档得好,被同人赞为“内助校长”。1946年夏,廉建中受聘于上海沪江大学任中文系教授,惠毓明任特约国画讲座讲师和女生训导组顾问。

解放后,高校院系在1952年调整,沪江大学停办,她因丈夫调到华东化工学院任教,举家迁至江湾区五角场。她被选为上海市江湾区第一届人民代表,热心反映群众呼声,为政府建言献策。丈夫后来改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全家又迁回南市区老北门潘家弄,惠毓明任乐天诗社理事监事等职,多年谋猷杰异。她好客,常常有一些社友

来家中聚会,每每备好茶点,其乐融融,让社员宾至如归。1956年,惠毓明又揽下了居委会文教委员和扫盲协会会长的事务,工作勤奋,不分昼夜,使潘家弄地区于1958年成为整个上海第一个无文盲地区,她被评为上海市扫盲积极分子。其夫闻之,为自己能娶到才貌双全的妻子而自豪,吩咐孩子们向母亲学习,为社会多做贡献。

廉建中有感于妻子对养育子女的功劳,在他八十八岁时,为惠毓明赠送给马来西亚拿督陈立训先生的画上题了一副对联:“立地顶天人是钢心是佛,训谟宏范子若玉女若兰。”1980年,惠毓明由上海市市长聘任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而廉建中因为从事教育事业达数十余年之久,系著名的教育家、教授和诗人,在1984年春也被上海市市长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伉俪同馆,实为异数。即使晚年,他们也是志趣相投,诗画唱和,相濡以沫。1986年11月24日,老伴廉建中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1岁。在他病笃之时,妻和子孙于床榻不离半步,侍汤喂药,日夜守护。在他辞别驾鹤之后,妻以哀伤之情为之营丧,将他安卧于苏州花墩公墓基督教墓区。数百篇海内外亲友悼念的诗文,经她灯下一篇篇整理,悉心统编于《廉建中教授哀挽录》,已由台湾地区“国史馆”收藏。

注意饮食,预防为主

岁月如梭,随着时间的推移,惠老身染冠心病、脑腔梗、高血脂、老慢支、肺气肿等病,耳目也不像过去那样清灵了,但她注重的是预防。她根据天气的冷暖,衣服该加就加,该减就减,数年如一日,此虽平常,做到却要有恒心,不厌其烦。惠老饮食上坚持少食多餐,荤素均匀,注意补充一些动物蛋白,如鱼、虾。她好食细粮,同时混搭进食一些粗粮,如玉米、红薯、土豆等。服用的保健品实亦寻常,如适当选择、轮流服用灵芝、西洋参、蜂王浆冻干粉,还常用山楂、枸杞、菊花泡茶。每天水果不断,多吃时鲜的橘子、枇杷、苹果、西瓜、香蕉、荔枝等。此外,惠老的一绝即休息好,睡眠充足,她说充足的睡眠可调节人体各器官、脏腑,提高免疫功能。

她说身体不舒服,合理选用适当的药物也是需要的。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她不断筛选或者说选用适合自己病情、无明显副作用的药品,如丹参舒心胶囊,防止心绞痛的发作。如果出现心绞痛,则服麝香保心丸。以往她几乎每年冬春季节容易患感冒、气管炎,后发展为肺炎。2008年,已经百岁的她预防在先,虽然患感冒、气管炎,但没有发展到肺炎,况且几次不慎摔跤,亦没有发生骨折。俗语道,人过五十万事休,惠老对倾心的绘画事业却从未间断,虽年事已高,还是乐此不疲,写诗作画,怡情养性。

古人云:“心如朗月连天净”,用在她身上,十分贴切。她一生以真心示人,真情待人,奉行人生在世,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对社会有一木一石之心,尽自己绵薄之力,足矣。

现在还暂时没人能解破患了乳腺癌能仍长寿的秘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和谐的家庭,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

笔者由衷的为她高兴,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在新的世纪寿同金石,生命如慈竹风和,弘庆芳流!

责任编辑:张鑫

猜你喜欢

丈夫
聪明的狗
傍晚
隔壁
安慰
安慰
备用
发自内心的称赞
游戏碰碰车
英俊丈夫
吹毛求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