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缺失的信心
2009-03-09许艳清
许艳清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近期举办的一次论坛上讲了一个笑话。
“两个人去医院看病,一个人患癌症,一个人健康,结果大夫马虎给写错了,癌症的给写成健康,健康的给写成癌症,结果过了半年,健康的人去世了,患癌症的人还活得挺好。”
他解释说,虽然这个笑话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但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信心”这个“比金子还宝贵”的东西对经济的影响作用。
08年以来,随着CPI持续攀高、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扬、油价上涨、自然灾害频发等多种因素尤其是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中国车市销量出现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
一时间,汽车行业开始弥漫悲观的气息。有分析认为,市场压力增大,要完成原定目标,企业最终要靠降价来实现。更有人认为,即便年末出现短暂的购车高峰,也不会扭转车市的颓势,从而影响了业内许多人士对中国车市的信心。
比金字还贵?
“一个人丢一百美元给他带来的创伤要大干捡到一百美元给他带来的喜悦。”姚景源说,“当前世界经济处于衰退期,各行各业都会受到冲击,这是正常的,但一定要从这种困境走出来,因为信心不足的话会有更大的反作用。”
“信心”在经济学上就是一种“心理预期”,凯恩斯的预期理论就特别注重信心的作用。这种理论认为,对未来预期乐观,经济繁荣;对未来预期悲观,经济萧条。
在凯恩斯看来,预期是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凯恩斯对于就业水平、货币供求、投资水平以及经济周期的分析与探讨,都是建立于预期概念之上的。
正是由于对未来的预期不足,银行不敢轻易放贷,企业不敢继续投资,人们不敢消费,大家都捂紧“钱袋”,而市场只会更加低迷。近期,全国上下陆续出台刺激房产市场的“新政”,许多人提出疑问,08年的车市也很低迷,是否也需要政府来拯救一下呢?
事实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才是“救市”的最好手段。国家发改委行业协调司负责人指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还很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关键是消费信心,汽车消费信心和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密不可分。
问题是,车企、消费者的信心从何而来?
信心助力车市破冰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陷入低迷,国务院出台十大措施扩大内需,有助于鼓舞老百姓汽车消费的信心、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无疑是重大利好。”国家发改委行业协调司负责人表示。
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预测,2009年,日本、美国、欧洲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接近零增长。中国经济却风景独好,08、09两年增幅仍有望分别达到9.7%和9.3%,在主要经济体中独树一帜。
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也表现出相当的乐观。他说:“08年车市增速虽然有些放缓,但我觉得,不出一两年又将是一个高速的增长。中国车市上涨的空间还远远没有到极限;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汽车需求的增长仍将非常强劲。”
这种乐观并不是盲目的。姚景源就一直强调:“现在不是我们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而是美国经济出现问题,是世界经济出现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好的。”
正如易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媒体委员会主席吴迎秋所说的,中国汽车的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百姓的“量入而出、量力而行”的消费观念不会因美国的金融危机受到大的影响。
事实上,正值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政府还未出台这些扩大内需的政策,也就是悲观的论调在中国车市占据主流的时候,兰博基尼却信心满满地踏进中国,宣布在北京成立分公司,以一种高昂的姿态强势登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这一举动,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重新审视?难道不应该引起那些对中国车市没有信心的人的反思?
当然,一味唱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而一味唱空,则是一种消极态度,也会因此失去更多的机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倡导的。中国汽车业已走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现在重要的是恢复信心、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反之就可能永远坐在自家门口,替他人缝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