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学生与教师交流过程中产生的阻抗
2009-03-09张冬平
张冬平
初中阶段,知识的增长,情感的发展,都使学生不得不面对更多的人际关系问题。同伴关系的建立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阶段。在同伴关系中,学生的行为随意性强,戒心小,相处不需太多的心机和策略。而在与老师的交往中,由于权威,年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造成学生的防御心理。阻抗就是防御心理的一个突出体现,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中产生阻抗心理是常有的事,教师应该注意到阻抗既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契机,也会成为矛盾冲突的开端。教师应认识到阻抗的产生的原因,掌握应对阻抗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做为教师应该明白,教师教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一、什么是阻抗?
阻抗是学生在师生交流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可表现为学生对某种焦虑
情绪的回避,或对某种不愉快经历的否认。因此积极地认识阻抗的表现形式,并加以有效地克服,可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也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方式的领悟。
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它可以表现为学生对老师指出的问题或要求的回避与制止,也可体现为学生对教师的敌对或依赖,还可以表现为学生对特定认知,情感方式等的阻抗。
二、现就学生常见的阻抗方式做一分析:
(一)、阻抗在讲话程度上学生主要以沉默的形式出现。
沉默往往表现为学生对于师生关系的某种强烈的抵触情绪。要缓解这种情绪不可强求。教师要注意将阻抗性的沉默和反省性的沉默区分开来,前者是敌对的表现,而后者是领悟的需要。
(二)、学生与老师交流过程中的几种沉默形式:
1、怀疑型由于学生不完全相信老师而不把某些信息说出来或尚在犹豫中。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安的神情,用疑虑,探索的眼光打量老师。
2、茫然型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知说什么好,什么是老师想知道的,什么是重要的内容,有时连学生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所以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或者是想说的太多,而一时陷入沉默状态。这时学生的目光常常是游移不定的,会有询问的色彩。
3、情绪型学生可能是由于情绪所致。如气氛,羞愧,害怕等。
4、思考型当学生正在反思老师的话时,或正在体验某种情绪,感情,学生的沉默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探索。
5、内向型由个性原因所致的沉默。内向不善言谈,沉默是他与人交往的经常方式。
6、反抗型学生不愿提及老师所谈之事,老师非要让他讲出来,所以用沉默的方式反抗。伴随沉默的是怀疑,无所谓,随心所欲,很不耐烦,甚至气愤,敌意等。
沉默行为的出现,将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无法进行,导致紧张,压抑,尴尬。只有第四种情况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师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主动,最重要的是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同时注意提高面谈的技巧。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包括: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不在这里赘述。面谈的技巧需要在这里说明。
教师在沉默出现时要保持镇静,因为自己的急躁不安会加强沉默时的紧张,有时甚至是对立的气氛,同时也会减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反过来给学生一种不慌不乱,沉着冷静的印象,则会给学生一种可信,充满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如果学生的沉默是由思考引起的,教师最好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点头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不可打断学生的思路。若沉默时间过长,教师可关切询问,协助其思考。
如果发现学生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犹豫不决时,应给予鼓励和必要的保证。如:“你不必担心”“你放心,我会对你所说的事保密的,请你相信我”“你不必怕,有什么尽量讲出来,我们一起分析商量”。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与学生交流的开始或是所谈问题在学生看来很严重,内心很矛盾时。
当学生以沉默表示气氛对抗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寻找原因采取主动、和好、鼓励宣泄的方法。若是由教师自己的不当引起,应主动说明,采取建设性的交流方法。
因个性原因导致的沉默,教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做主动地反应,善于领会他们已说的和想说的内容,切不可急躁,不耐烦,否则学生可能会更退缩更沉默。
沉默现象有可能是师生之间的危机,也可能是一种契机。有时是激战前的寂静,黎明前的黑暗,有时是问题的爆发或无声的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沉默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把握时机仔细分析,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尤其不能使学生因愤怒而产生的沉默的阻抗因教师的权威而没有得到释放,缓解,梳理,转介于处理其它人际关系问题中,产生过激行为和不可预测的后果。
(三)、学生的阻抗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顺从。
顺从是指学生对教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的赞同和服从,态度极为诚恳。但事后,在行为和态度上没有多大的改变。顺从具有隐蔽性的特点,教师不易觉察。
针对这样的学生建议教师为他做个人行为,态度记录。利用跟踪记录和定期反馈的方法,把他的行为,态度,认知系统化,具有可对比性。记录内容为教师每次与其谈话的内容,双方的看法,尤其注重学生个人的看法,必须要求学生把对自己的评价,自己下一步将要改进的方面,落实到纸上,签字。落实到纸上是为了监督其行为,对其具有约束力。这种方法似乎每一位老师都用过,我们曾经称其为“思想汇报”。其实,“思想汇报”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而且对于那些能说会道,善于揣测老师心理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件小事,写多少次都是没有意义的。而行为与态度记录则将“思想汇报”具体化,在学生写反思之前先总结自己近一段时间的行为,态度,情绪,内心体验。这几项需要在教师细致,全面的指导下完成。指导是教师在学生无意识中规定了他所写内容的范围,并引导其向自身存在的认知问题的错误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后,把其详细记录反馈给学生看,在系统的综合量表中,学生才能承认其处理问题的不正确性和认知中的错误观念,有理有据才能使这样的学生用合理的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健康的心理。让他们知道回避和敷衍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闪烁其词的眼神后必有言不由衷的话语,用学生现在的谎话推理,判断,分析他先前说过的话,使其内心有被揭露感,在自相矛盾中,去寻找到正确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一解决阻抗的策略需要教师有耐心,有信心,更要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否则好的方法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三、教师应如何应对学生的阻抗。
(一)、解除戒备心理
对于学生的阻抗教师首先要解除戒备心理,不要认为这是学生有意给老师出难题,不合作的表现。教师一方面要了解阻抗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便在阻抗真正出现时,能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另一方面不必过分关注学生的阻抗行为,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感到被羞辱,出现不冷静的言语和行为。
(二)、正确的进行判断和分析。
正确的判断和分析有助于减少阻抗的产生。学生最开始谈的话题可能是浅表性的,教师要学会把握其隐藏的深层问题进行指导和教育。
(三)、教师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阻抗
一旦确认阻抗的存在,可以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但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并以诚恳与对方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教师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争取得到学生对问题一致性的看法。帮助学生减少紧张,焦虑,担心的情绪,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
阻抗的产生有其成长过程中深层的原因,他不是简简单单的反抗,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一定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教给学生正确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用正确的认知指导自己的行为,积极地探索自己的潜能和优势并善加利用,实现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