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见习制度,为大学生就业减压

2009-03-09

环球时报 2009-03-09
关键词:研究型用人用人单位

郝 平

欧美国家在保障社会就业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中之一就是见习制度(Internship)。

大学生通过在用人机构为期6个月至1年的见习实践,了解和熟悉该行业和工种的职业规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技能,并有助于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见习制度在国外大型企业、律师事务所和金融机构广泛实行,使刚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接触行业第一线的社会实践,做到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的有机结合。

美国的见习制度分为两大类型。一为工作型见习:大学生可以在大学假期和毕业之后见习,将学习的书本知识付诸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二为研究型见习,又称论文见习,大学生选择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相关的工作领域见习,此举有助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对研究课题的理解,促使其结合工作实践完善学位论文,取得学术成果。

“德国制造”闻名于世,除了归功于严谨的国民教育体系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德国运作成熟的见习制度。德国见习制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优秀的技术工人,有力促进了德国国民就业。

鉴于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出台和实施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将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见习制度将为广大企事业单位储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生通过见习锻炼,将了解和熟悉行业工种运作规范,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和良好借鉴,能很快成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劳动者。

第二、见习制度将加强大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深造提供实践经验和研究样本。大学生可以借助就业见习平台,深入思考相关领域的学术理论问题。特别是研究型见习,大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和培养对某个领域的学术兴趣,并利用见习实践开展相关主题的科研活动,为此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见习制度开辟了用人单位选才用才的新途径。用人单位通过就业见习,了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和综合素质,在见习学生中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其人才队伍建设,大大降低用人风险和用人成本。用人单位支付见习人员的成本,只占正常用人费用的30℅左右。见习制度也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双向选择空间。

第四、见习制度是有效促进国民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是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减压阀”。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需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研究所、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各级学术文化机构,各大企业、律所、银行、饭店和旅行社等等,都要为建立就业见习制度提供有利条件。该项机制的有效运行,将每年吸纳一二百万大学生。

有鉴于此,建议我国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作为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准就业”机制,并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猜你喜欢

研究型用人用人单位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群书治要》论用人:战略定位与导向
到分公司任职工龄可连续计算
为什么叫“一把手”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