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并购的实质及其动因探析

2009-03-08林尚嘉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9期
关键词:经营理念并购股权

林尚嘉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商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企业本身的所有权也逐渐商品化了。企业的商品化最重要的方式是对企业的产权进行改革。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的产权作为一种商品可以进行交易。在生产上,最经常的现象是企业并购。作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演绎,企业并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权利的角逐和利益的再分配。其实质是一个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对另一个企业法人产权的控制。并购在中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

关键词:企业产权;并购;股权;经营理念;运作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3602お

1并购的实质——企业商品化的重要方式

1.1企业是一种商品

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一方面是企业现有资产价值化、货币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企业所有权—产权证券化的过程。经过股份制改造,企业的现有资产及其未来的收益权全部化为可以自由流通的股份,这也就意味着企业产权分割成相等的股份,可以拿到证券市场公开出售和转让;同时也意味着,其他企业可以凭借股权的买卖,控制这一企业的产权。可见,股份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商品化的过程,确切地说,是企业所有权商品化的过程。

1.2企业商品化的标的——股权

一般来说,企业商品化的标的就是企业在产权资本市场上可以用来进行交易的对象。在资本市场上,企业的所有权一般以股权的方式进行交易。股权包括共益权和自益权两个侧面。自益权是指股东为自身利益所享有的权利,如利润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索偿权以及股份出售转让的权利等等;共益权是股东为了公司法人的利益所享有的权利,主要是出席股东大会参与议决的权利。由于股东大会普遍实行的是股权多数议决制,这就使得拥有多数股份的大股东得以掌握企业的支配权,控制企业的决策。由此,自益权的本质就是分红权,共益权的本质则在于支配权。依据股分公司运作原则,大股东拥有支配权,而小股东则只能体现收益权,除了等待分红之外,就只有拿到股票二级市场去炒作。对于小股东来说,他从公司得到的好处是企业给的,从企业买到的是“鸡蛋”;对于大股东来说,最感兴趣的是整个企业的控制权和支配权,他要把整只“鸡”都买下来。在前者,既定企业的分红成为商品,而在后者,整个企业成了商品。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股票既是收益证券,又是支配证券。正是因为股票代表企业的产权,具有支配企业的特性,故而才有通过收购股权而控制企业的可能。

1.3企业的资产和产权

所谓资产,即是组成企业的个别资源,如机器、厂房、土地、专利、特许权和商誉等;所谓企业产权,就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全部或部分的权利。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运转着的活的组织,是一个独立的法律行为主体,拥有法人应当拥有的一切权利。当我们购买一个企业的部分资产时,我们是在购买这个企业中的个别资源,与企业的权利无关。更确切地说,我们是从这个企业购买东西,而不是购买企业,这与购买企业的产品没有多大区别。当我们购买一个企业的产权时,情况就大不一样,这时我们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购买,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我们不仅购买了拥有企业、控制企业、支配企业的权利,而且购买到了企业拥有的权利,也就是获得了该企业本身所具有的各种法人权利。

2原因

2.1企业并购有利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以及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影响,国有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战线太长,布局过散,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素质较差,产品结构趋同,大企业不大,小企业过多,这些矛盾已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关键时刻。

对待结构调整,我国历来都是采用增量调节的方式来缓和结构失衡的矛盾。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已悄然告别短缺经济时代,原来的产品总量不平衡的矛盾已基本缓解,市场约束成为国有企业面临的最硬约束。在此背景下,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就决不能再走增量投入、外延扩张的老路,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兼并、收购,通过企业并购,重新配置存量资产,淘汰落后企业,尽快形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舍此别无他途。

2.2企业并购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市场有效调节的各种资源,不仅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土地等各种单一的生产要素,而且也包括“企业”这一多种要素的复合体。企业在买卖中流动,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使生产要素流向最需要、最能产生效益的地区和行业。通过兼并收购,使生产要素在不断流动中实现优化组合,使企业重新选择新的经营方式,从根本打破企业原所有者手中已经形成并难以改变的僵局,对原有企业进行认真的改组、改革和改造,使企业获得新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2.3企业并购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是从资产增量部分的适当放开开始的。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单纯的增量搞活越来越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一方面,在资产存量缺乏流动性的情况下,存量资产的经营效益势必低下;另一方面,增量改革先行,势必引起存量向增量的串换,导致国有资产存量的大面积流失。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产权界限模糊,国有企业成了一种“人人所有、人人无责”的模糊的公有制形式;二是产权无法流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权从来就不被认为是商品而可以纳入市场,产权产际上成了部门所有、地方所有,形成条块分割,不能流动。结果,资源在缺乏竞争力的产单位和人员手中凝固,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人才却有劲使不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闲置。

通过兼并收购,可将闲置的资产存量转移到可以使其发挥作用的高效企业和优势企业,改善资产的组合方式,提高资产运作效率,把无效资产盘活成有效资产,并在加速资本周转的过程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4企业并购有利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经济企业规模小,摊子多,企业结构散乱。劣质企业退不出市场,优势企业长不大。面对有限的资源供给和有限的市场需求,拥有优势产品的企业,不仅自身达不到规模经济,还被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拖累。

如今,国内市场正日益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在这样一种开放、动态的经济大循环系统之中,众多国有企业已开始感受到生存的威胁和发展的紧迫。因此,如何改变当前的企业结构,尽快扶植、塑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已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否成功以及中国经济能否适应全球竞争的关键。

现代市场经济的经验表明,规模的形成,资本的积聚,只能主要依靠开放性的资本集中,而不能靠单个资本的封闭性积累。很显然,如果企业不主动顺应形势,做大蛋糕,降低成本,尽快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是继续停留在原来的思维水平上,宁愿吃补药,而不愿意动外科手术,就必定会被淘汰出局。而企业并购,正是企业迅速壮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最迅速、最有效的途径。

无论是调整经济结构,还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都必须调大优势企业规模,提高优势企业产品的市场集中度。企业并购,无疑是达到以上目的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阳,王国刚.中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张永承.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J].上海金融, 2003,(11).

[3]@王益.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分析[J].管理现代化, 2001,(3).

[4]@吉利斯猜弈,诺德格拉斯.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张平.公司价值评估与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经营理念并购股权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中国工商银行在转型创新中谱写发展新篇章
浅析银行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化经济思维下的艺术理念
“蛇吞象”并购后弱势企业的营销策略探析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