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的天鹅之死
2009-03-07孟芳
孟 芳
关键词:伊蕾诗歌女性意识迷失回归
摘要:伊蕾曾以大胆叛逆的诗风震荡中国诗坛,然而其创造的现代叛逆之女性形象身上仍潜伏着很多传统女性意识,伊蕾诗实际上是现代女性艰难成长的记录。
提起女诗人伊蕾,人们经常会想起她著名的组诗《独身女人的卧室》,会想起她以惊世骇俗的大胆真率的诗风给上个世纪80年代诗坛的激荡。总之,伊蕾和她的诗,在人们心中应该是充满现代的叛逆精神的。女诗人及其创造的女性主人公,应是大胆突破传统文化“围困”的现代女性。然而,时过20年之后的今天,当我再次捧起女诗人的诗集,认真阅读其系列诗作却渐次感觉到,叛逆的姿态似乎只属于诗人早期的诗作。她更为大量的诗作却是一个爱情失败后的女性哀怨之作,从其女主人公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传统文化中旧式痴情女子和弃妇的面影,她身上竟那么多的对男性的依赖。一代勇敢叛逆之女的解放之路竟然刚出发就又回归到老路上去,这不禁让人愕然,进而,痛之思之。我以为从其诗作中女主人公现代女性意识由张扬到迷失,进而追寻的过程中总结出女性成长的经验和教训,了解她们步伐的艰难与坎坷,这对女性存在,对女性诗歌,都应是有意义的。
一、女性经验:对爱情的追求、满足、失败
与男性写作者不同,对于每个女性写作者来说,个人的生存经验对其写作内容有着先验的指导意义。伊蕾的全部诗作可以说都是展示一个叛逆之女的爱情之路。具体展现为其强烈追求自由、爱情,取得短暂成功,既而又陷入失败的过程。其中触目的是她对女性欲望的大胆表达。新时期以来至90年代末期的中国女性写作之路,其基本脉络是延续着“五四”精神传统,经历和完成了女性走向独立的过程。女性的这个心理过程是从“爱情”到“情爱”,再到“性欲”的书写之中一步步完成的。从“爱”到“欲”是一个了不起的过程,原欲的躁动和生命本质意义的表达经由女性作家的笔端呈现,既是对传统的反叛,也荡漾着女性生命意识的自觉。这种“了不起”的过程,在新时期的诗坛中,正是由伊蕾的诗予以集中体现。
伊蕾笔下是一位热情、奔放、大胆、率直的女性。她异乎寻常地渴望着自由,追寻着爱情的自由,人性的自由。向往对压抑和束缚的冲决和突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心灵的成长,她“被围困”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突围”“冲破”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我被围困,就要疯狂地死去”,“我们都是被压抑了那么久/我们的悔恨与绝望重于泰山”,“我抑制得就要枯萎了/我必须离开既定的禁地,为了健康的生存”,“我今天要一泻而下/去寻找我所爱的一切!”伴随着“突破”意识,火山岛、岩浆、闪电、火焰、海涛等是她诗讯见的意象。这是呼应着时代思潮,女性又一次渴望解放的心声,这声音是个人的,又是属于时代全体女性的。伊蕾有的诗就像是一篇热烈而带有号召意味的女性宣言:“朋友,当你读着我的诗,是你在倾听我呢/还是我在倾听你,我们都是被压抑了那么久/我们的悔恨和绝望重于泰山,朋友,我要告诉你,你的一切渴望都是天经地义的……”她把女性当作期待的当然的读者:“朋友,我和你一样,有许多渴望深藏于心,有许多秘密不为人知,还有许多叛逆的思想。可是我把它们都写在这里了。朋友,以诗的方式我知道,从此我们将相互信任。”这种对女性潜在欲望和大胆表白表明了这一代女性书写者对生命意识的张扬,它修改了传统女性在欲望表现上的被动,遮藏与羞怯,变得主动而开放。伊蕾以女性的眼光反观世界和人生,呼唤女性的权利及自由。这种反思是疾风暴雨式的,似乎要把所有男性权力话语统治下强加于女人身上的伦理枷锁统统击得粉碎,要把多少个世纪以来女性所承受的束缚、苦难、感情的饥渴和性的压抑统统暴发出来。这是伊蕾作为诗人给人留下的最重要印象。这个姿态足够叛逆了。如她自己所说“一个东方叛逆女性就这样被我供认出来”了。这个女性是全新的女性形象。她为情痴为爱狂,不复传统训诫中温柔娴静,完全是个敢爱敢恨,拼尽全力挣脱束缚、突破围困的现代女性。是个具备并张扬女性自我意识的新女性。此时伊蕾采用了非常直白而不晦涩的,区别于其他女诗人的诗歌话语。表达了女性绝不甘于命运左右的无畏精神和叛逆姿态。曾有人批评伊蕾诗直白而不节制。但是没有足以让人惊心动魄的讲述,独自和哀嗥,何以让陈旧而习惯的世界听到她们的声音?伊蕾正是这女性诗人群体中的一员猛将,她以自己的勇气、激情和想象,树立起自己和别人不可重复的诗学品格,为中国诗坛注进一股特别的活力。
很快,诗人,也可以说是诗人创造的女主人公的追求有了结果。“她”获得了理想中的爱情。而关于女性此阶段那隐秘不为人知而又极端强烈体验的描写,应是伊蕾诗歌的又一“亮点”,或者说是伊蕾对女性历史书写的又一大贡献。源于传统文化的设计,女性在情爱、性爱中的感受,是不足为人道的,否则将有不道德之虞。然而,伊蕾忠实地传达了这些被男性中心话语遮蔽的包含个人隐秘的女性经验,忠实地实践“将自己写进文本”的女性文学的宗旨。其写作是典型的女性存在性的发言。
当伊蕾创造的那个有着“蓝颜色青春血液”黄皮肤旗帜的女性,终于挣脱束缚,获得爱的自由,得到异性的爱时,她是多么幸福与兴奋啊,那是一种近乎“着魔”“中了巫术”一样的令人眩晕的感觉。两个年轻鲜活生命的完美融合,真是一种人生的极致。蓬勃、怒放、灿烂、繁茂洒满金黄色的“迎春花”庶几能象征那种生命的热烈与酣畅。此刻对于女子来说,那真是“每一秒钟都是全新的呵!”女性健康的生命痛饮着这生命中的美醪:“当你疯狂地摇撼我时,我早已疯狂/我要尽情享用你的贞操和你的富有,让我长醉不醒。”甚至渴望在这火热的恋爱中“溶化为一掬灰烬”,“成为一株疯狂的玫瑰”:“你把大海捞尽都给我,我贪婪的心啊——如果你有所遗忘,我贪婪的心会变得疯狂”!伊蕾以让世人惊骇的笔触写出女性生命的强悍、热烈。曾被深重压抑的女性生命,一旦喷发释放,表现出的力量怎不让世人瞠目?!诗人对此岩浆喷发式的诗歌语言是对女性经验的忠实表达。
然而,在女性幸福的爱河中已有不幸的潜流。且不说来自外界的压力、男性的畏怯,女性本身的弱点已为这场爱的悲剧结局埋下隐患。似乎是女性的通病,女人一旦获得爱情,就会在这种爱中沉醉,自我就开始迷失。在《情舞》中,来自“你”的“力量不可抗拒”而我愿意“百依百顺”并祈求“让我的理智从此漆黑一片/我愿意被你主宰”。
可是,女性的迷失并不一定能换回期望中的爱的自由,而一旦爱的自由受阻,伊蕾笔下女性那曾经强悍奔放的心灵即刻变得十分可怜:“黑头发张大惊恐的眼睛,乞望的眼睛,等待着你男性的手中,结为岩石”,男性已冷漠离去,而女性仍一厢情愿地等待,并且等待成了女人的常态和全部生活内容:“你是注定要消失,而我注定要等待”“等待着钟乳石长高一寸/等待着天空重新更换太阳,等待着所有玫瑰成为化石标本/我等待着——不要说:去生活。”
古老的望夫石传说在此又一遍地响起,女人甚至主动把古代传说中的女人称为“知己”。“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两性关系的模式也再次重现。我们看到,对男性的迷恋和依赖成了女人长久走不出的迷宫。女性曾在爱中迷失,在无爱中仍是迷失:“没有你的热情,我唱不出哪怕最弱的歌,没有你的热情,即使最粗劣的线条我也无法描画,离开你的热情,我就即刻凋谢/离开你的热情,我就支离破碎,离开你的热情,我就化为乌有。”丧失了精神支柱的女子,“只剩下一种本能,要接触你带电的肉体”。只要“爱人能围住自己,无论他是叹息或是沉默”,此刻连女性基本的自尊都不顾了,只要爱人不离开自己。诗人在极度痛苦之中,开始转向直裸地歌赞物质生命的本能和冲动——“让生命上天堂!让灵魂下地狱!”一个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反抗压抑的解放之路就这样结束,不禁让人痛惜。
二、启示:女性须从男性神话中走出
伊蕾笔下女主人公经由叛逆之女到传统女性的复归,究其原因,仍是现代女性心中仍残存着的男性文化的影响。传统的男性中心文化不仅在外部世界为女性设置重重的压抑和束缚,更把一整套价值观念内化在女性心中,这构成了女性更难以走出的“围困”。其中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两性关系中,女性不自觉地会将男性神圣化,高大化,将婚姻爱情尊崇为生命的终极目标和全部价值。而与此相联系的是女性自我意识的丧失。即使像伊蕾这样清醒大胆追求女性独立、个性自由的现代女性的意识深处,这种古老的观念依然是阴云不散。伊蕾诗中,在爱恋的男性面前,女主人公常不由自主地自惭形秽:“他是那样健康/使我无地自容。”虽然自己足够优雅,学识渊博,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洁的人生追求,但在爱恋的对象面前,她不由自主会呈小儿女态,“我多想变得很小很小,被你握在手中”。在女主人公心目中,男主人公似乎既是情爱的对象,又是精神父亲,是女儿精神上的依靠和避难的港湾。他们的形象是接近完美的。请看伊蕾诗中这样层出不穷的诗句:“你的名字是一片红帆,在我心中的海洋是永不沉没”;“我的诗只为向全世界、全世界,炫耀你的名字,如果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可供我拥有,我抛弃一切只要你”;“在我心中你永远是一个完美的梦幻/因为你每一秒钟都是全新的呵。”伴随着对父/男权的崇拜和迷恋,必然是女性自我的贬低和缩小:与前文提到女性甘愿在情人面前变成小女孩儿类似,有时女主人公又心甘情愿把男性当成“帝王”,自己甘愿成为属下接受“治理”:
你手捧崇拜者的鲜花
敲开我的小房
我却把鲜花编成帝王的桂冠
戴在你的头上
然后把我所有的领地交给你
我相信你,在你的治理下
我生命的大树将更加茂盛
我看到的花朵将更加辉煌
欢乐的小溪将更加活泼
我自由的天空将更加芬芳
——《十行诗》
有时她又把自己比作士兵:“我是唯命是从的士兵,我品尝了你献上的罂粟花/从此四季充满了毒素。”女性的生命果然是从此中毒。这种“毒”是爱情,确切说是文化设计下女性悠久的性爱心理,即对男性无尽的依赖和迷恋。
表现对父,男的迷恋、失望,再到冷静的审视,一直是我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重要主胚。如果说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已开始了对“父/男”的冷峻审视的话,进入新时期,张洁、陈染等作家的写作活动都经历了一个对男性由迷恋到失望的过程。不少学者将作家笔下女性对男性的迷恋阐释为作家潜意识中的缺失父爱的呼唤,因而援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用在伊蕾身上,我以为也是合适的。从伊蕾诗集《叛逆的手》所附的照片看,我推测伊蕾幼年也有类似的经历。这种经历凝结于创作精神中,使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对象不知不觉中有了理想父亲、理想男性的特点,虽然诗不及小说能型造出丰满的性格,但从上文所举例子可以知道,男性在女主人公心中的印象和感觉都是完美、高大、有力,值得尊敬和崇拜的,完全是理想父亲理想男性才有的。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这样分析了弗洛伊德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的所谓恋父情结,并非像他猜想的那样,是一种性的欲望,而是对主体的彻底放弃,在顺从和崇拜中,心甘情愿地变成客体,如果父亲对儿女表示喜爱,她会觉得她的生存得到了极雄辩的证明;她会具有其他女孩子难以具有的种种优点;她会实现自我并受到崇拜。她可能一生都在努力寻求那失去的充实和宁静状态。”
这一分析对我们认识这一类女作家无意识深层的性心理不无裨益。我以为伊蕾在寻求爱情,寻求自由的过程中,夹杂的既有女性生命的欲望,也有对庇护的寻求,有对缺失的父爱的呼唤,更有对主体的放弃。她笔下接近完美、深受女性崇拜的男性形象,有这样的文化意义,既表达了新时期以来相当优秀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理想男性的渴望,但同时,也流露出她们自身的不够自信,和对以“父/男”为象征形式的男性权威者的出于历史惯性的依赖和依附心理。
然而,理想终归是理想,神话终归要破灭。勘破罩在男性头上的光环,现实世界中的男性和女性一样有着喜怒哀乐,有着软弱、自私甚至猥琐的一面。面对这一切的发现,是与女性精神的成长和自身的逐步坚强同步的。在这过程中,势必会伴随着女性在精神断乳时和断乳后的失落、无助和彷徨。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
当最初发现男友背弃爱情时,这个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女性遭受的打击是致命的,诗人用非常精彩的诗句表达了这种极度的悲愤:
我是无伴奏的天鹅之死!
我是为献身所爱而跌落的太阳!
我是向着如梦的天宇奔跑的海面!
我是波涛横流、淹了堤岸的曲江!
我是突然崩断、满天横飞的一百根钢琴弦!
我是冬霜里挣扎着复活的一千根柳枝!
我是走向远方的坎坷交叉的一万条曲巷!
我是大风地里飞扬而起的理还乱的长发!
——《火焰》没有了爱情的光芒,女性的生命之火似乎就要消灭,生活的勇气就要消失:
黑头发
火烛一样
就要流干眼泪
从此用什么照耀我的生活
黑头发
疲惫的野火
在最后的时光里凄艳地嚎叫
——《黑头发》没有爱情的精神支柱,丧失了男性的关爱,女性感到的是无边的孤独和空虚;生命顿失意义和快乐:
不要问我:“快乐吗?”
不要触我的手
小心孤独从手指喷出
山洪一样
——《夏夜湖边》在极端的痛苦中,她甚至乞求“虐待我吧,粉碎我吧”,“即使山洪没顶/即使坠入深渊/只要再见你”。此时的她把女性的自尊和理性抛到了一边,完全沦为畸形的依赖男性的奴隶。其实,女性即使完全丧失自我意识,沦为男性和自身欲望的奴隶就能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伊蕾笔下的女主人公在沉沦中也意识到这些,在心灵搏斗,女性的自强意识逐渐复苏,“她”对男性的崇拜开始减退,她开始重新审视男性。她看到男性的怯懦与自私,她指出了男性的背信弃义,终于对其做出是“天经地义的败类”的评判。男性神话的大厦在她心中开始坍塌。
同时她更惊悚自己,“不知哪一天我把我丢失了/我惊慌失措,全副武装地去找”,她质疑自己按照男性眼光“国际标准改变的自我形象”:
为了接近国际标准
我开始大胆地修改鄙人
眉毛加长
眼睛加大
睫毛加黑
嘴唇加红
——《我是谁》今天,这位女性对以男性联系和依赖来看待女性生存价值发出了质疑:“我是谁?”“光荣与羞耻属于这张脸会怎样?属于另一张脸又会怎样?”“她”终于从男性神话,从对男性的幻想,从爱情幻想中走出来了。女人最后说:
我亲手捣毁了梦想的家园
我把这废弃的荒冢称为永生
枯萎的迎春花铺满了
这死而永生的土地
再做一次女儿多么好
青春不灭多么好
让我用成熟的乳汁喂养你
我的情人,我的父亲
——《三月的永生》
女人终于走向成熟,她将不仅是女人,而且是真正本体性的人,是与男性平等的人。她能以“人”的力量承受人的孤独。而对于异性,则只看作有时是相互搀扶的对手,“谁于谁都不是终极归宿,更不应是成为末日的最后判官”。
伊蕾笔下的女人在三月的死亡中得到了永生,其实是在经历了希望、失望、绝望中终于又依稀找回了自我,得到了朦胧新生。这是一次无伴奏天鹅之死,是女性纯真的爱情追求的幻灭,是女性自强精神的死而复生,是女性生命在炼狱中成长的过程。这过程是如此的艰辛,因而也使我们更加感动。
责任编辑吕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