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局限性分析
2009-03-06曾祥飞
曾祥飞
提要会计环境的变化已使如何改进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财务报告进行信息分析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种种缺陷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推行我国财务报告改革提出理论上的改进和具体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告模式;缺陷;改进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财务报告概述
财务报告,是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总括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或时点的经营活动情况及财务状况的书面报告文件。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三部分组成。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通过这三大报表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帮助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做的解释。主要包括财务报表项目注释;基本会计假设;企业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部信息;其他重要信息和重大事项。其他财务报告包括辅助资料和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是指企业对报告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它是财务报表的说明性文件,在我国主要指财务情况说明书。内容包括:本年度实现的利润、资金使用情况、税金缴纳情况、重大事件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有利于加强其内部管理和改善外部经济决策环境,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是有关政府部门、潜在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赖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投资和融资决策的直接依据,也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分配财富、签订与执行诸多经济合同的重要依据。它能解除企业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帮助国家有关部门实现其经济与社会目标,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缺陷
1、重成本、轻价值。历史成本原则更多考虑的是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而忽略了相关性的需要,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是需要权衡的。
2、侧重企业的历史经济活动,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会计要素应包括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点的交易和事项,但它与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却相互背离。在企业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中很难出现对信息使用者未来决策有用的信息。
3、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矛盾。财务会计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对坏账的计提、无形资产经济寿命的认定,以及或有负债等项目,这些都需要会计人员的估计和判断。但在财务报告中仅列示单一的数字,对信息使用者来讲就不能很好地从中得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
4、财务报告编报定位偏向企业导向。
5、财务报告内容通用、时滞。
三、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报送方式统一,缺乏灵活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通用的标准报告模式。这种通用的财务报告的好处在于降低了提供信息的成本,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共性需求。但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决策及其模式千差万别,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也必然各不相同,通用财务报告显然难以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导致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大大降低。同时,现行财务报告的格式、项目编排以及报送方式都是统一的,缺乏灵活性。
(二)内容上信息不完整,披露不充分
1、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设备等实物性资产上,极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大量的人力资源、智力资产未能进入现行财务报告系统,致使其市场价值与财务报告中的资产价值严重背离,这就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应有的实力与规模。
2、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注重财务信息,忽视非财务信息。这是因为现行制度要求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当今世界,企业所处的环境已发生较大的变化,非财务信息的决策价值越来越重要。信息使用者更关心企业经营业绩信息、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前瞻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性信息、背景信息等非财务信息。
3、现行财务报告缺乏预测信息,忽略了企业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都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而目前,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信息。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应当成为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向。
4、现行财务报告提供的分部信息不足。由于集团各公司的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其利润率、物价水平、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都有差异,而合并报表就显得过于笼统,无法揭示各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和机会。
5、现行财务报告只注重自身经济利益,而不注意反映与企业息息相关的社会、环境等相关信息。在新形势下,信息使用者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更关注企业的社会贡献率、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等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因为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三)计量上注重历史成本信息,强调实现原则
1、现行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信息,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技术更新的变化,已使其失去本来的面目。而且,现行财务报告还允许采用和选择摊销、折旧、递延、预提等不同会计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报表上反映的资产数额不能真实地表达其经济价值,不是高估就是低估。
2、现行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编制基础。权责发生制强调的是收入与费用的归属时期,而不管是否在本期实际收付现金。而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如果继续采用这种形式的收益表将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发展。
(四)时效性差,会计信息滞后。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根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一般按年、月编制。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可以大致预测企业下一年甚至以后几年的财务状况。但面临的现实是,市场竞争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这就使得现行财务报告的时效性差,会计信息滞后,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五)财务报告内容上的缺陷。由资产负债表、收益表(或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构成的现行财务报告三表体系,虽能基本满足使用者对企业真实、公允披露会计信息的需要,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财务报表的附注内容简单,缺乏重要信息。如缺乏表外事项的披露、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基本就无附注等情况。
2、财务报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损益表上:未列出销售退回、折让金额和折扣,信息使用者不能从报表中了解到客户对企业商品的评价;未将因经营决策造成的非正常损益和企业无法控制而产生的正常损益分开;缺乏极为重要的每股盈余项目;投资收益单一列示,无法了解投资收益的具体来源。
四、几点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的财务报告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可以形式多样:
1、数据库报告模式。企业将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原始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数据库方式的会计信息是呈现原始状态的“随选信息”,其具有潜在性、可塑性及共享性等特征。信息使用者可根据个人偏好进行分析与取舍,再生成符合决策目标和要求的相关信息。这种方式能更好地展示使用者需求个性化的一面,这必将极大地改变现行财务报告单调的色彩,拓展报告形式并使之呈现多样性。据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1992年就建立了全国性的公司会计数据库,即电子数据收集、分析和提取系统(EDGAR),信息使用者通过Internet就能及时查找和提取该数据库中的会计信息,从而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决策的时效性。
2、彩色报告模式。美国学者韦尔曼提出的“彩色模式理论”,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以报告完全符合传统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的事项作为第一层次(财务报告的核心层次),逐级下推,到最后一个层次只披露符合相关性原则的事项。按照这个模式,财务报告既提供财务信息,又揭示非财务信息,如顾客的满意程度、环境保护等;既反映历史信息,又提供预测性信息,如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和风险;既包括有形资产信息,又包括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如自创商誉、知识资产等。这一模式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二)扩大财务报告内容,充分披露
1、加紧对软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软资产包括无形资产、人力资源等,它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
2、编制多种形式的财务报告,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①编制预测财务报告。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用户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②编制全面收益报告。全面收益这一概念是FASB于1980年中提出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净收益,即已确认及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另一部分是其他全面收益,即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全面收益表可以较好的报告能够快速成交的金融资产的未实现价值的变动,对于那些由于市场价格变动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也能较好地确认,从而如实报告企业期间总括收益。
在现阶段推行全面收益表,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推行全面收益表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在出现的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难题。我国目前已有不少利得项目绕过利润表进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如外币折算差异、债务重组利得、资产评估增值等。
3、建立财务预测体系。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都急需了解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情况的前瞻性信息,而提供这种信息的最佳方式则是建立财务预测体系,提供预测财务信息。预测财务信息是根据现有的财务状况、已取得的业绩,并考虑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确定或不确定的因素,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而得到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未来信息。如何建立财务预测体系,目前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
4、非财务信息的披露。这些信息一般包括:①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②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③前瞻性信息,即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及管理部门的计划等;④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⑤背景信息,包括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非财务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可用文字或数据形式在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等处加以说明。
5、编制分部报告。分部报告通过将一个企业所有附属机构的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按地区、行业和产品类别等分解归类,以向各种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集团不同分部的财务信息。
6、补充社会责任信息。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因此更应关注企业在环境保护、解决就业、职工教育与培训、劳资关系、公益事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社区建设等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三)实时报告。为克服现行财务报告时效性差的问题,可在保留现行定期报告模式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实时报告。由于Internet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外部人员可以适时地得到企业财务和非财务的动态信息。为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大大降低了信息披露成本。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