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院校学生的隐性素质教育
2009-03-06吴忆平
吴忆平
提要本文阐述了教师隐性素质的内涵以及高师生的隐性素质对教育的作用,对如何提高高师生的隐性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师生;隐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9.2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是教师整体素质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教师教育就是要提高这两种素质。在高师院校中存在着一种认识:对高师院校的在校生重点在于提高他们的显性素质,隐性素质的提高则是职后教育的事情。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的认知活动,它是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的推动和控制下,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三个系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即期望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在这三个系统中,操作系统是直接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工作系统,它就是我们所说的智力活动系统;而期望系统和执行控制系统则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内在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它们对学习中的操作(即智力活动)起到激励和制约的作用。学生的隐性素质作为这两个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的隐性素质的提高应从教师的摇篮——高师院校做起。
一、隐性素质的涵义
隐性素质与显性素质是相对应的。教师的显性素质指一个人显露于外的,可被直接测量的素质,它是人的政治思想、文化知识、工作和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的总和。它表现在对学科观点、理论、学说的掌握程度,教学、教研的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偏重于能力方面的素质,是可以量化的指标。
教师的隐性素质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法制观、职业道德、竞争意识、认识方法的深刻领悟等,是偏重于道德、意识方面的素质。隐性素质是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总和。隐性素质如情感因素、礼仪、交往能力等很难用标准去评价,而只能通过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体察。
二、师范生的隐性素质对教育的作用
高师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的是教育工作,他们的素质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和贯彻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必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更加明确的要求。为此,高师院校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素质,但人们往往只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基本功、业务能力和水平等因素,而容易忽视师范生的某些隐性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隐性素质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一)情感态度因素。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影响到整个课堂气氛和教育效果。教师能否善于控制、支配自己的情感,应当是教师最基本的修养之一。首先,由于教师的工作时间长、任务复杂而又繁重,加上个人家庭生活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会在工作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状况,这其中有积极的成分,但也有消极的成分。教师切不可将消极的情感带入课堂,更不能借题发挥,迁怒于学生,或者尖酸刻薄,讽刺挖苦学生,这样最容易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多种不良表现,如搞小动作、吵闹、顶撞老师等等,这些都会引起教师情绪上的波动。这时,教师要控制好自己,一定要冷静,保持理智,万万不可感情用事。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而不能就事论事,纠缠不休,与学生较劲,论个输赢,更不能有伤害学生的过激语言。宽容、热诚、理解、关心和爱护,才是教育者应有的姿态。第三,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天性:喜欢守纪律、学习好,聪明有礼貌的学生,而对那些不太起眼的中等生、学困生以及不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很容易在感情上疏远他们。这种情感上的差异,常常会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师生交往中表现出来。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情感最为敏感,一旦感受到教师的心中这杆爱的天平失去平衡,就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师生的关系。教师应自觉控制这种情感的流露,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中等生、贫困生多一分真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应时刻牢记教师的教书育人的天职。养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情感的习惯,应该从高师院校做起,这样我们的师范生一步入工作岗位就会在这方面的修养有一个高的起点。
(二)交往和礼仪风度。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师生间存在着年龄上的差异,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差异,使得师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天然的 “代沟”。
教育和教学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师生交往的基础上。师生交往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融洽程度。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总是居高临下,动辄训斥、挖苦学生、讽刺学生,必然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既不敢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自然也就不会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作为一种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心理学意义上的教学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碰撞。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来组织教育教学,要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仪表是指教师的服装、发式、姿态、举止等外部表现的集合,它能够直接反映出—个人的精神面貌。人与人最初接触时,在情感上都会形成一定的好恶感,这种情感的产生,大部分来源于人们的外在形象。学生对教师的最初印象也是从这里开始。一个温文尔雅、形象端庄、衣着得体、整洁中充满书卷气的有朝气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和信任感,甚至会对其产生崇拜。学生一旦产生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地接受该教师的教诲,对其传授的文化知识产生兴趣。实际上,在现实教育生活中由于喜欢某教师而对该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实例比比皆是,这样就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效果。
俗话说“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良好的个人形象对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只愿意与高素质的人交流与合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的衣着与打扮应与学校的环境和教师的角色相吻合。教师的服装应整洁中透出美观,大方中蕴含着典雅,表现出教师的职业特征和精神风貌,以自身的美好形象去影响学生。如果一位教师不修边幅、蓬头垢面、邋邋遢遢地出现在讲台上,学生们是听课还是在欣赏滑稽表演呢?显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也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风度是一种修养,是一个人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外在表现,它主要是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威严和教师的亲和力。如,在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自己的体态是否得体,不经意地帮学生理理领子,轻轻地拍拍学生的肩膀并给以鼓励的目光等等,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当然,过分的亲近,特别是有些教师与学生说话随随便便,称兄道弟,超越了师生关系的界线,反而会失去教师的威信。正确的做法是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亲和、耐心但不迁就,严厉中又有宽容。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仪表风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崇拜心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们从模仿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师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渲染和影响。因此,在教师的摇篮里,我们的准教师们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仪表风度,使其形成一种习惯。
(三)意志品质因素。很多人认为,要成功一定要有很好的条件,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条件往往是一些良好的机遇和丰厚的物质基础,而精神上的则是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成功的执著,多数人忽略了后者。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人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爱迪生就曾经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任何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由于我国的国情,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独生子女将是校园中最大的群体,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条件优越,聪明活泼,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意志品质薄弱就是其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它与目前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从学生的成长来看,—个意志品质薄弱的人是绝对不会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的人才的。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锤炼意志,而作为准教师也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要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才能更好地用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总而言之,教师隐性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智力的开发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师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同时要树立起高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注意外在的形象,丰富内在的情感世界,加强自我修养,这样才能承担起实施素质教育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
三、高师院校隐性素质教育策略
目前,社会上对隐性素质的认识存有误区,市场经济的冲击,把人们的精神意向从重视道德品质导向重视能力。高师院校在隐性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也未立足于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这种教育现状亟待改变。
(一)从认识上走出误区。市场经济下的人际关系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已经使得高师生产生了对隐性素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能力就是力量”,显性素质比隐性素质更为重要,没有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的甚至认为隐性素质可有可无。
高师院校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隐性素质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隐性素质中的道德修养不仅是生活的方式,也是获得社会认同和成功的必由之路。隐性素质中的道德既是一种人伦原理,又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一种人文资源。个人仅仅有技术、能力,而道德水平不高是不能建立个人品牌的。所以,高师生在注重提高自我显性素质的同时,要充分认识隐性素质的重要性,强化隐性素质的养成意识。
(二)在隐性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上要立足实际。高师院校隐性素质教育的目标确立要立足于个体差异和社会背景。隐性素质教育不能因材施教,不能针对不同个体的现有水平,设计不同个体的阶段目标,逐步提高其隐性素质,必将造成学生隐形素质养成意识的淡漠。因此,在确立隐性素质教育的目标时,应该认识到:我国正处于而且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隐性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其具体方法、途径等都要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追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出一条传统隐性素质教育目标与当今社会现实要求相整合的道路。针对学生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及对现代通讯信息技术的掌握,对其进行不同文化的熏陶,不仅可以使他们吸收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可以激发这种思想感情并逐渐使其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取向。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个性化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并且促进教育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同样,在隐性素质教育中,也要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共同发展与个别发展相协调。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现有素质实际出发,设计各个时期的阶段目标,提出相应的最基本要求,在建立隐性素质指标体系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需施教,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在评价上要注意共性评价与个性评价相结合。要以人为本,抓住隐性素质的主要内容,注重学生个体的复杂性和差异性,确立个性发展方向。
在实际操作中,始终贯彻以德治德的方针,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师德标兵的优秀事迹、展示他们的风采,在教职员工中形成一种风气从根本上培养并提高高师生的隐性素质,可以成立隐性素质教育教师团队,实行导师制,高师生入校后就指定教师负责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建立高师生成长档案,同时高师院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提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使用规范化语言,要开设有关讲座,播放有关优秀影片,与其学科相渗透,制定不准在教室、图书馆等公用场所穿拖鞋、背心、吊带、吃东西,将隐性素质教育的内容实际化,具体化,规范化,生动化,普及化,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礼仪、礼节、礼貌等活动,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不要搞成精英教育,通过各种隐性素质教育,由外到内,使学生认同并自觉遵守学校的教育要求,在其实践中成为一种自身的需要。
总之,对高师生进行隐性素质的培养,是高师院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隐性素质教育应渗透于显性素质教育之中,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应让学生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智慧、人伦原理来看待,由此实现人才培养中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的统一。通过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等隐性素质,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力,调动高师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高师教育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梁建宁.当代认知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