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评价机制与自我提升
2009-03-03褚广龙
褚广龙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对教育对象恰当的评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班主任通过对事物行为或过程的评价,使学生明是非,识对错,辨美丑,知善恶,从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但评价是管理者的一种个人主观行为,这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知识层次、情感体验、性情爱好、气质兴趣、特定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怎样才能作到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正确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和建构完美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对评价者的现有能力、水平都是一个挑战。所以评价者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自我知识的充实。
无论是第一次的接触,还是多次交往形成的定势,对受教育者,即学生的评价,通过课堂、活动、交谈、作业、测评等多渠道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评价在一段时间内对被评价者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评价的主观原因是受评价者主体自身的素质、环境影响。客观原因,则是被评价者——学生表现出来的内心的不真实性、不确定性以及事物发生的偶然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不可靠性、不稳定性。所以不正确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写到:“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之前,你自己是否成了学生推崇的模范?”班主任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生命发展的“引路人”,是班级体的灵魂,他(她)教育学生树立诚信观念,以健康的人格、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过硬的能力来征服学生,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言行一致的行动来获得学生的衷心敬重。
一、对比评价,提升修养
在师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中,往往评价者和过去固有的形象发生冲突而引发重新评价。如学生一贯守纪,上课认真,而近来成绩下降,常常违纪;原来性情温和,平易近人,近来性情急噪,拒人千里,频繁打架,凡此种种。为了避免学生的变化所产生的不良结果,评价者应以宽容的心态容忍这种反常,尽快了解事件前后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从心理上给予安慰。引导教育学生自已认识错误,并能促使学生自我改正,自我提高。如果评价者的自控能力差,会直接导致低效的教育行为。教育者的情绪态度是影响教育过程及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能及时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是班主任维护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己教育素养和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所以要把握理智,控制情绪。这样会较好地调节自己,提升自己,避免一时冲动造成追悔莫及的后果。同时,冷静也是一种心态和修养。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克制能力,才能做到处乱不惊,稳重行事,保持平和宽容的心境。
二、激励评价,研修管理
评价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态度等进行评价。如果评价积极,则对学生的进步、提高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如果评价消极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成绩差,就否定其一切,即使是特长表现好也不给予重视,不引导发展。这样会严重挫败他的自尊和学习积极性,使其无心进取,知难而退。
对学生的评价,在注重激励的同时,我们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评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等生身上有缺点,后进生身上有亮光,平凡与不平凡相互而存在。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学生。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随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励,使其发扬光大,后进也能变先进,优生如不及时克服或纠正自己的缺点,先进也会变后进。
三、公正评价,把握分寸
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身上的一些非本质的内容,往往会导致评价者的错误评价。这样会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错位,失去教育机会,或产生不良的评价后果。学生可能对评价具有意识的对抗心理,反感情绪,势必会使评价者用欠妥的方法进行评价。鉴于此,评价者的评价必须公正公平,所以,评价者应多渠道了解信息,建立学生档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光大优点,在愉快中体验。处理班级事物公平公正。与学生交流谈心,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心、友善,你的平等态度。
评价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关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感情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知道,教师的评价采用过分的激励性语言,课堂之上赞美之声不绝于耳,如数学课上老师问:“三角形几个角?一生回答“三个、。老师表扬“棒极了,你真聪明,大家为他鼓掌”。诸如此类屡见不鲜,“啪啪啪”划一的掌声。“嗨,嗨,嗨你真棒”表扬声此起彼伏。这样盲目的进行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廉价低俗的表扬充斥着班级,就会使评价走向极端,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表扬依赖心理。
因此,评价是在客观公正的原则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才是有力,有价值的评价。采用真情恰到好处的评价,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才能使评价成为他成长的不竭动力,让评价真正起到保护自尊心,树立自信心,激活进取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