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2009-03-03于清茹
于清茹
语文教师布置给学生作文题目后,常常习惯于要上一节“作文指导课”,就立意、布局、选材、表达等写作要领具体而周详地告诉学生。这很像建筑师,图纸画好了,材料、工具也备齐了,现在只待你工人去做了。然而写作(习作)绝不是那样的简单模仿照搬,它十分明显地受感情运动趋势的制约。古今中外大作家谈创作体会时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室雅人和,窗明几净,清茶一杯,稿纸洁白,可就是写不出;相反的是,在一种看似无法写作的环境中,作家却情不自禁,激动异常,不写不快,而写就的东西往往是佳作。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认为无非是受心态运动因素影响的结果。如上述的不厌其烦的作文指导则恰恰忽视了人的心态运动因素,许多“要求”、“规则”,有的教师还读一两篇范文,好让学生模仿,实际上这正是让学生“带着镣铐跳舞”,学生本来具有一种自由奔放的心态,可经教师这“规则”、那“要求”一番折腾,心态陡然转入抑郁、担忧的心境,提笔写来,就像林黛玉进贾府,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能写出好文章来才怪!
那么,是不是就不要指导课了?是不是将题目一亮,让学生随意去写就了事?也不是。只要我们把“指导”二字改为“点拨”,即写作章法及要领一概不谈,只从点拨学生自我形成一个健康积极的写作心理状态着眼、着手,紧扣“心态”二字,效果会更佳。下面谈谈两点具体做法:
一、情感驱动
中学生阶段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是:情感高亢强烈,充满热情和激情;而就某一具体的时间段来看,他们的情感变化并非永远持久地保持高亢强烈的状态,而是呈波浪型起伏运动状态的。这种心态运动现象对写作影响极大。中学生的写作情绪往往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他能主动去写,是因为作者的心理处于某一亢奋状态的缘故。教师给学生一个作文题来得突然,学生见到文体心情平静,心理并未进入亢奋状态,教师布置作文不顾学生的心态如何,一味照讲“要求”不误,岂不缘木求鱼?如果教师紧扣学生“心态”特征,在学生心态平静时,来一个“情感驱动”,犹如在学生平静的心湖上投下一块石头,激起浪花,使学生心理由平静区而跃入亢奋区,受亢奋所驱使,学生自然会触发灵感,情不自禁,激动不已,进入最佳写作状态,写成佳篇。
现在举一个教学实例。
一次要求写一篇题目为《受益一生的启示》的以叙为主的文章,并辅以画龙点睛的简明精当的议论。写作前,教师并未直接亮出题目,而是按以下步骤行事:
1.教师点拨学生打开回忆之窗:a.今天我们来回忆一下,在你经历的生活中,有哪件事使你猛然明白了一个事理,得到一种启示,催你自省、深思、猛悟,得到了进步的力量?(让学生静静思索,过电影似的再现生活情境)b.这件事发生在什么特定的时间、地点?事情的缘起是怎样的?是否很偶然?(围绕着几个问题确定必要的背景、记叙的起码要素)c.这件事应该是你亲历的,人物中必然有“我”,其他的人物还有谁?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谁?你与他早有交往,还是初识?他有什么特点?性格怎样?(确定主人公)d.这人在这件事中有哪些行为动作,说了什么话很使我触动?或做了什么事,使“我”对他引起注意或敬意?(塑造人物、表现人物品质)e.“我”当时一定随之深有感触了,具体的情绪状态到底是怎样的?希望你能用准确的词语按当时情感发展过程表达出来,最好能把自己的情感和感悟到的道理体现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隽永深刻,极富哲理……
2.当使人终生受益的事已经完成粗线条勾勒之后,为了使学生心理进入亢奋激昂的状态,教师播放配乐散文录音《钓鱼的启示》,使学生心理产生共鸣,感情波澜起伏,思路如马跑平川,驰骋无羁。就在学生心理处于这种亢奋状态时,教师写出题目,让学生动手写作,学生感情喷涌,必然会笔下生花。
二、外物刺激
中学生的“心态”如同一块富有弹性的海绵,刺激力越大,反弹作用越明显。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月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中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之所以“遂有画意”(即创作进入亢奋状态),是由于清秋竹影(外物)刺激的结果。作画如此,写作亦然。而中学生写作自觉性较差,为了克服被动和怠惰的心态,运用外物刺激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指导《致地震灾区中学生朋友的一封信》(散文体)时,我先组织学生观看地震录像资料和抗震英模报告录像,学生热泪潸然,从心底唤起了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在写《家乡变了》习作之前,布置学生走入生活,走访社会,参观工地和当地农民蔬菜大棚、农贸市场等,学生有意识地接触了生活,参与了社会实践,打破了平静懈怠的心态,生活酵母孕育出了情感的嫩芽,便能很快进入到亢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