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素材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2009-03-02李培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界面软件教师

李培军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认识Photoshop》的观摩课。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Photoshop,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

授课教师先以一个Flash制作的电子相册导入新课。相册内容是教师自己拍摄的有关学校风光的照片,但故意在这些照片上留下了曝光不足、画面倾斜等缺憾,要求学生观察后围绕该相册的照片素材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意识到,照片素材必须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使用,从而思考使用什么软件、如何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等问题,引出本课课题。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Photoshop软件的界面,并利用画图软件与其的对比,加深学生对Photoshop界面的认识,随后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诸如调整、旋转、裁剪图像等基本操作,最后,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这堂课上得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基本上都简单了解了Photoshop的界面,也确实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高涨,整堂课给人的感觉中规中矩、波澜不惊,没有高潮,课堂效率也并不高。

由此,笔者联想起了以前听过的高中同类课题的一节随机课。

上课之初,教师用数码相机在教室的多个角落帮学生拍了些合影。在略为喧闹的拍照过程中,课堂的气氛不断升温。随后,教师将合影复制到电脑中,并简略描述了数码相机与PC的连接和复制过程。之后,教师便开始使用电子教室演示刚刚拍摄的这些照片,并让学生观察、记录自己对这些照片的主观感受。由于照片是在教室中拍摄的,曝光、对比度等都有一定的缺陷。这些照片就成了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的素材。展示完照片后,教师布置了本节课的任务:把自己的照片从合影里剪出来,调整照片的效果,并将自己的照片与选定的背景合成。如果时间来得及,还要写上一段关于照片的说明性文字,用自己的姓名作为文件名保存,在下课之前提交到教师机上,作为后面课程的教学素材。布置任务后,教师打开Photoshop软件,对界面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紧接着学生进入了实践过程(实践过程中允许学生之间相互请教和探讨)。教师巡视和个别辅导。随着任务的开始,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整堂课上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对于一些操作技巧更是主动探索、积极询问与讨论。对Photoshop应用有些基础的学生主动帮助其他学生,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在规定时间内,绝大部分学生顺利完成了任务,更有部分学生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给自己的作品添加了多种特效。

对比这两节课,显然第二节课的设计更成功。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教师聪明地选择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场景,现场生成了用于本课学习和操作的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了极大的热情。而第一节课,虽然教师也选择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校园风景照片作为教学素材,但照片的缺陷是刻意为之的。对于这样的素材,从学生的心理上讲,并不会引起他们更大的共鸣与参与热情,况且修改别人的照片远没有修改自己的照片更有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意识的缺失。

严格说来,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类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之所以出现了上述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上的差异,关键在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合理选择那些既能围绕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又能将技术融入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情景之中的素材,是教师课前备课的重点。可以说,教学素材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究竟如何才能够达到“合理”的境界呢?我想这两堂课就给我们做出了非常明确和直观的解答。常听到信息技术教师抱怨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到机房上课只想着上网等问题。如果教师能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选好教学素材,布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实践任务,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有所改观。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界面软件教师
最美教师
禅宗软件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软件对对碰
基于FANUC PICTURE的虚拟轴坐标显示界面开发方法研究
人机交互界面发展趋势研究
手机界面中图形符号的发展趋向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