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地区狂犬病的流行病调查及预防处理

2009-03-02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流行病狂犬病动物

孙 博

[摘要]通过了解狂犬病的相关内容,对伤口进行正确处理,可阻断狂犬病对机体的感染。对于犬类咬伤的病人,如果出现未出血现象,可规范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只要出血,就立即进行伤口局部处理,并联合应用抗狂犬病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及疫苗,在伤口周围进行等倍量浸润注射。从而得出被犬类动物咬伤人群的流行规律,探讨狂犬病预防的对策,有效控制乱养犬,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身体健康。

[关键词]动物 流行病 狂犬病 预防与处理

中图分类号:Q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20007-01

2008年5月止,据牡丹江犬类管理所资料统计08年宠物犬有45000条左右,同比2006年的15000条宠物犬有大幅度增长。因此犬类传染病的预防不容忽视。据粗略统计(数据来自牡丹江市犬类管理所和防疫站预防接种门诊)及安宠物医院,艳欣宠物诊所,秭熤宠物诊所,每年有500多人被动物不同程度的咬伤共计3000余人次。

一、分布特征

年龄与性别分布:每年被动物咬伤的人群中,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多,约占总数的52%。职业分布:在12例发病中,农民7例,学生2人,散居儿童2例,其它人员1例。居住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乡镇、城镇无1例。

二、受伤情况

伤人动物:2490例犬伤,216例猫伤。其中成年犬2472例占84%,幼犬伤468例占16%,成年幼猫216例占6.8%。受伤程度:直接咬伤840例占26.6%;抓伤2316例占73.4%轻伤抓破皮肤1656例占52.47%;伤四肢组织1176例占37.26%;重度伤头面部330例14.46%。

三、伤后处理

未进行任何处理者125例占4.18%,伤后到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伤口处理者占1836例58.2%,其中超过6小时甚至大于24小时不及时处理者占588例占32%,自行处理1188例37.62%。暴露后接种情况: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1836例占58.2%,其中不及时的20例,按时进行疫苗注射的588例占75.95%,未及时注射疫苗的456占24.48%,中重度伤接受抗狂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924例占80.1%。结果咬伤者3000例,有12人发病占0.4%全部死亡。

四、讨论

其中12例死亡病例,有4例未经任何处理,6例发病在潜伏期内,5例伤口处理欠规范,其中有2例小伤口。狂犬病达第三次高峰的原因:1.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城市养宠物的家庭增多(以狗、猫为主),以显示时尚及消遣趣味。但60%以上未登记造册接种疫苗,基本上处于失控无管理混乱状态。2.人员流动性大,狗猫随人流动传播性也大。3.老百姓对狂犬病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尤其是皮肤抓伤,持无所谓态度。

五、局部伤口处理欠规范,正确处理

1.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

2.先用20%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两者不可以同时使用彻底清洗,最少15分钟,再用清水冲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3.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擦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口大而且深,伤及大血管或者伤及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所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消毒为前提,应先在伤口深部用抗血清进行浸润注射后在缝合,必要时采取扩创手术。

4.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药物以控制狂犬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但注射部位应与抗狂犬病疫苗的注射部位错开。注射疫苗时间0、3、7、14、30天。

5.被动物撕破的衣服应及时更换干净的衣服并消毒处理。

六、掌握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原则

1.无论任何部位的单一的或多发的破皮咬伤,都要立即与狂犬病疫苗合用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血清使用遵循越早越好的原则,在不能及时得到抗狂犬病血清的情况下,暴露后7日内仍然有效。尽可能在多的在伤口周围用原倍血清进行充分的浸润注射。血清的用量应严格按照40IU/kg使用,不得随意增减用量。

2.抗狂犬病血清的局部浸润注射的具体操作要求:在伤口周围45度角进针,注射时应先进针至伤口基底部,边注射药液边退针,并转换注射方向。面部伤口时,抗血清浸润注射药做到深度紧贴颅骨表面。例如:2005年6月,被狂犬咬伤中年农妇头面部,整个头面部撕脱,注射疫苗及免疫血清,在伤后三周发病死亡,分析原因,可能与浸润注射未达到颅骨表面有关。

3.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的最短潜伏期在10天左右,而从注射狂犬病疫苗到保护性抗体产生最少需要20天左右,因此在疫苗后尚未出现中和抗体的“窗口期”,只有应用抗狂犬病血清才能起到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注射部位及方法要正确,肌肉接种上臂三角肌。儿童大腿前外侧肌注射,注意两手的操作位置和进针角度。同时要注意小伤口:许多医院只是在非常严重的咬伤(即:被疯动物严重咬伤,如:头、脸、颈部或多部位咬伤)才采取局部处理+抗血清+疫苗的综合防治措施。往往忽略了较小的、单一的伤口咬伤或抓伤,特别是被小型宠物(如犬、猫)的咬伤或抓伤时的危险性。这种错误的认识及不规范的狂犬病防治措施造成了许多悲剧造成了许多悲剧的发生。例如:2007年10月,一男子入院检查,经反复询问病史病其在野外干农活休息时,被小幼犬抓伤上肢皮肤手臂处,根本未在意未做任何处理,半年后发病死亡。

七、预防

狂犬病的要加强宣传,要使得每个家长,特别要告诉儿童,狂犬病的危害性。要增加预防狂犬病的知识。特别要教育孩子,尤其幼儿要看管好,不要和狗玩或挑逗狗,不要和狗接触。没有发疯、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小儿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扑倒,咬伤头部和上肢,其发病率最高,最危险。提倡时尚的健康乐趣,养狗养猫者必须按时接种疫苗,登记造册一旦发现狂犬,呼吁政府部门必须进行大规模捕杀强制性保护。

加强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的培训:目前基层有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未能正确应用疫苗、免疫血清、球蛋白等浸润注射,伤口处理欠规范,对狂犬病认识不足,大多数病人以感冒症状来院就诊住院,入院几天后典型症状明显,甚至询问病人家属根本记不起或不知道咬伤史。要求医护人员系统全面掌握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观察病情要细致,一旦发现立即进行隔离,转专业医院治疗,同时做好消毒隔离和自我保护措施。对接触病人者要戴手套,未戴手套有皮肤有损伤的医护人员,全程注射疫苗,必要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医疗废物按正规要求处理。狂犬病毒易为紫外线、季胺化合物、碘酒、高锰酸钾、酒精、甲醛等灭活,加热100℃,2分钟即可杀灭,耐低温,病室内用紫外线消毒,床、床头桌用酒精擦拭,被褥高温或直接焚烧,可达到消毒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永振,中国疾病预防的重要意义,新闻晨报,2006.10.24第一版.

[2]宋志平、李秀芝等,职业与健康,2007.9.4.723~724.

作者简介:

孙博,女,汉族,吉林人,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药学专业。

猜你喜欢

流行病狂犬病动物
Why I Give
Pros and Cons of the Internet(1)
Dinosaur Extinction
印度首现“无狂犬病死亡邦”
狂犬病疫苗该如何打
最萌动物榜
科学看待狂犬病
动物可笑堂
1例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过敏的处理
小数点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