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本边争吵边商谈
2009-03-02
●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 乔生● 本报记者 常黎明 ● 汪析
在中日之间连续几天围绕钓鱼岛问题的激烈争吵声中,日本外相中曾根弘文2月28日至3月1日完成了自己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有西方媒体认为,中曾根此行是“外交风暴下的访问”,因为上周双方关于钓鱼岛的争执超越了归属的激辩,日方把“开战”的前景都提了出来。风雨飘摇的麻生政府突然这么干让人怀疑他要拿对华关系搞政治赌博。然而3月1日,钓鱼岛问题在日本骤然降温,日本媒体的注意力一下子从对抗中国转到拉中国合作上,各报头版都在为“日中就朝核问题达成共识”欢欣鼓舞,调子变化之快令人吃惊。有中国专家提出,中日之间目前正进入“一边争吵,一边合作”的态势。尽管日本国内涉及中国的声音很多、很乱、很复杂,但在许多问题上日本不得不有求于中国。中曾根弘文的北京之行有可能给钓鱼岛争端灭火,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问题依然横在中日面前,如果日本一些政客非要靠强硬言论提升支持率讨政治上的便宜,中国显然不会退缩。
日媒对华态度骤然转热
3月1日,日本各大媒体对中曾根弘文的北京之行进行了密集报道,但基调骤然发生变化。此前几天,日本媒体密集援引麻生2月26日关于“尖阁群岛(中国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若遭“侵犯”将启动日美安保条约应对的言论,热炒日中钓鱼岛争端。但日本各大媒体1日却似乎有意回避这一敏感话题,大多只在对于中曾根访问的报道中简单提及,《朝日新闻》的报道更是只字未提。
被日本媒体津津乐道的是中曾根在北京与中方达成的“诸多共识”。共同社称,中曾根2月28日在与中国外长杨洁篪的会谈中就朝鲜将发射导弹问题达成一致意见,认为朝鲜不应采取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行动,要求朝方自我约束。“双方同时确认,不会让尖阁群岛的主权问题影响日中关系全局”。报道称,中日还就教师交流等项目达成协议,并商定为实现麻生早日访华进行日程调整。《每日新闻》称,日中还将在朝鲜绑架日本人质、日中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上紧密合作。可以说,“共识”与“合作”是日本媒体1日对华报道的基调。
但右翼媒体《产经新闻》是个例外。该报3月1日发表社论称,在钓鱼岛所有权问题上,日本必须采取毅然决然的态度。文章宣称日本近来加强对钓鱼岛的警备,是因为去年12月中国两艘海洋勘测船在“日本领海”钓鱼岛附近进行了9个小时的“侵犯”。文章鼓动日本政府增加预算和人员加强对钓鱼岛的警备,并宣称“虽然日中外长达成协议,不让钓鱼岛问题影响两国关系,但这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要向中国表明其一系列行动决定了日本人对中国的不信任感”。
日本媒体刊登这些对中国的硬话并不新鲜,但日本首相亲自上阵挑动钓鱼岛问题非常罕见。更罕见的是,上周五,外相中曾根弘文又高调应和了麻生的强硬表态。他对日本媒体表示,“美方也认为尖阁群岛在日本施政权下,因此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并称,“依据安保条约,奥巴马总统对日本有包括核威慑力在内的防卫承诺”。在2月26日对麻生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并重申了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月28日强硬表态,要求美方就相关报道做出澄清。日本外务省发言人儿玉和夫3月1日向《环球时报》记者透露,在两国外长会谈中,中方首先谈到了钓鱼岛问题。中曾根弘文也“清楚地说明了日本政府的立场”。双方对钓鱼岛保留着各自的“不同看法”。但法新社2月28日报道说,中日当天淡化了两国棘手的领土争端。
就在两天前,日本媒体还在广泛报道麻生和中曾根的涉华言论,称“尖阁群岛海域再起争端”,《东京新闻》则期望“中日能平息东海的波涛”。3月1日,几乎所有日本媒体都在头版头条刊登“日中外长共促朝核问题解决”的消息。《每日新闻》称,只有中国能够说服朝鲜,所以解决朝核问题与中国紧密联合才是最佳办法。共同社3月1日在其分析文章中批评日本朝野对决“让尖阁群岛问题破坏日中友好气氛”。文章称,此次问题的导火线是日本在野党民主党副代表前原诚司在国会质询麻生“美国是否有协防尖阁群岛的义务”。而在野党提了不该提的问题,令外务省陷入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