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魂60小时

2009-03-02

现代兵器 2009年2期
关键词:孟买步枪恐怖分子

许 泉

2008年11月26日,星期三,白昼已经结束,孟买——印度最大的海港和金融中心,迎来了一个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傍晚。

20时30分,孟买半岛南端戈拉巴地区一个偏僻的小渔港附近,渔民阿贾•麦斯看到两条舢板先后靠岸。船上坐着好几名年轻男子,穿着像学生或自助旅行者,但都带着沉重的背包。他们迅速上岸,然后散开并消失在黑暗中。

同一时刻,数公里之外的孟买市区正是华灯初上,街道上车辆川流不息,酒店和咖啡馆中外国旅游者和本地顾客熙熙攘攘,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祥和。谁也不会想到,一伙穷凶极恶的杀手即将展开一连串针对平民百姓的血腥屠杀,使孟买这座印度人口最多的大都会陷入长达60个小时的极端恐怖之中。

袭击和反袭击

21时15分,靠近半岛南端的利奥波德咖啡馆首先传出枪声。包括外国游客在内的很多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收看板球赛转播,两名手持KMS-72突击步枪(前东德版AK-47)的武装分子突然出现在人行道上,向咖啡馆内猛烈扫射,10余人随即倒在血泊之中。

与此同时,另外两名袭击者来到犹太人小区的贾巴德大楼附近,这座五层楼房经常接待来孟买旅游的以色列游客。袭击者向路角的加油站投掷手榴弹后冲进大楼,劫持了包括多名以色列人在内的人质,并向被爆炸和枪声吸引过来的人们开枪射击。

21时25分,2公里外的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两名身穿T恤、身背大包的枪手走进13号站台。这座火车站建于英国殖民时期,是孟买最具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之一。两名枪手向毫无防备的人群连续投掷多枚手榴弹,并开枪扫射,短短几分钟内就有超过50人遇难。站内虽有数十名警察,但大多赤手空拳,仅有的几条警棍也无济于事,除了3名警察当场被打死外,其余的都四散奔逃,凶手如入无人之境。随后两人分头穿过满是血迹的大厅,走向两个主进站口,一边继续向看得到的所有活动目标射击。这些情形都被车站的监控设备拍摄了下来,成为这场印度15年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留给世界的第一印象。

拥有105年历史的泰姬玛哈饭店,以及奥贝洛伊和三叉戟3座高档酒店高耸在海滨大道附近,它们是孟买这座城市繁华的象征。21时45分,三叉戟酒店入口处的环形车道旁跳出两名枪手,向保安开枪射击,然后迅速穿过大堂,追上一群试图逃离酒店的顾客,将他们统统射杀。而后枪手上楼冲进提芬酒吧,打死了4名本地顾客。在附近一家名为坎大哈的餐馆,枪手绑架了16名就餐者,将他们带到第20层,在示意其中两名穆斯林出列后,对其他人扣动了扳机,14人中只有4人侥幸得以生还。23时47分,袭击利奥波德咖啡馆的两名恐怖分子从侧门闯入了已是一片混乱的泰姬玛哈酒店,与先前到达的一组袭击者会合,在大楼内横冲直撞,枪声持续不断。

此时,袭击火车站的两名持枪者又冲进附近的卡玛妇女儿童医院,打死门口两名没有武器的警卫,并跑上楼梯。发生袭击的消息已经传播开来,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官员通过媒体要求市民们不要出门。上城区警察局的警察包围了医院,并和恐怖分子在顶楼进行了交火。但只有手动步枪和手枪的警方在交火中处于明显劣势,恐怖分子依仗KMS-72突击步枪的火力,打死了一名警员,并逃到楼下,钻入一条窄巷后失去了踪迹。

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席部长德希姆克当时正在卡拉拉邦,袭击开始不久他就得到了消息。但一个半小时后他才确认事态的严重性,并于23时电话请示内政部长帕蒂尔,要求派国家安全卫队(NSG)来孟买处置该事件。帕蒂尔随后致电NSG总监乔伊斯•克里汗·杜特,通知他派出200名突击队员前往孟买。27日0时30分,远在新德里的200名特种部队队员接到出发通知。而在此时的孟买,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已在市区各处进行部署,警方正在准备向泰姬玛哈饭店和奥贝洛伊饭店内的袭击者发动进攻。虽然官方迟迟未给这一事件定性,但各媒体已纷纷做出报道,不过消息相互矛盾,统一的只是确认这是一起恐怖袭击。

1时35分,孟买警方反恐部门负责人赫曼特•卡卡尔里和同事们正在GT医院附近的一辆警车里,指挥开展搜捕。从火车站逃出的两名恐怖分子突然现身,朝警车一通猛射,车里的人未及反应就全部身亡,其中赫曼特身中3枪。两名匪徒抢走警车,试图开车逃离市区,沿途还不断向外扫射。警方则紧追不舍,双方在南部城区上演了一幕惊险的警匪追逐战。直至3时许,匪徒劫得的车辆在一处大型路障处掉头时卡在了隔离带上,副驾驶位上的男子跳出车外进行扫射,守在此处的12名警察虽然只有3支枪,却成功将此人击伤并抓获,另一名开车的匪徒则被当场击毙,警察也付出了1死1伤的代价。事后得知,号称孟买警方遭遇战专家的维贾伊•萨拉什卡和警方高官阿肖克•坎普特,都在这场枪战中遇难。而被抓获的歹徒名叫阿扎姆•阿米尔•卡萨布,他是整个恐怖袭击中唯一活下来的袭击者。

从0时40分开始,恐怖分子在泰姬玛哈和奥贝洛伊酒店内逐屋搜索,将数十名没有逃离的客人抓做人质。1时15分前后,紧随而来的警察与匪徒发生多次交火,但都被从楼梯上掷下的手榴弹炸退,整个建筑物都在接连不断的巨大爆炸声中颤抖,至少4名警察身亡。恐怖分子还在多处纵火,1时35分,泰姬玛哈饭店标志性的圆顶之一也窜出了火苗,酒店内数个楼层浓烟弥漫。很多躲藏在房间内的游客借此机会,在绳索和消防员的帮助下逃生。但搜捕袭击者的工作进展却不顺利,前来协助警方的海军陆战队突击队由于对酒店构造不了解,花了很大力气才将各出入口一一封锁。而对手们却似乎对酒店内部状况非常熟悉,即使在一片黑暗中也行动自如。到3时30分,军警双方被迫停止行动,等待援军。

直至早晨6时30分,NSG突击队员们终于姗姗来迟,包围了泰姬玛哈酒店和奥贝洛伊酒店。7点整,漫长的攻坚战开始了。白天的进攻并不顺利,两座酒店内的恐怖分子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在两座楼间频繁跑动,制造人数众多的假象,成功地迷惑了突击队员。而躲在贾巴德大楼内的两名同伙则炸毁了各层的电梯门,只要军警发起攻击,就藏身于电梯井中,然后伺机反击。进攻者们隶属于不同单位,协调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对敌人盘据的酒店和大楼的结构知之甚少,虽然动用了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等武器,仍收效甚微。匪徒们可能出于节约弹药的原因,大多数时间是在与进攻者对峙和捉迷藏。拉锯式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当天晚间,两家酒店不时有新的火光冒出,天空烟雾弥漫。

28日上午,NSG突击队和海军陆战队开始取得实际进展。上午他们清除了泰姬玛哈酒店的附楼,解救了部分人质,同时还向奥贝洛伊酒店发起了猛攻,击毙两名恐怖分子,救出4名伤员,并在大楼里找到32具尸体,其中有些明显是刚刚被处决的。突击队员必须逐个房间地仔细搜索,由于对匪徒一无所知,使得分辨人质与匪徒十分困难,进展非常缓慢。贾巴德大楼率先得以“解放”,当天上午,一架搭载17名NSG队员的米-17直升机飞临大楼上空。鉴于对手持有自动武器,直升机不得已以较大悬停高度索降队员,7名队员先期降落,其余10人第二批到达。经过几个小时的战斗,最终突击队员们炸毁一面墙壁,攻进大楼,击毙了2名恐怖分子,但人质已全部被杀害。

在恐怖分子最后一个据点——泰姬玛哈酒店,双方的激战从28日晚间断断续续一直进行到29日早晨。期间,一名武装分子甚至从窗户向聚集在大楼外报导事件进展情况的数百名记者开枪射击,所幸无人中弹。到29日早晨6时,突击队员已控制了饭店主楼的大部分区域,3名恐怖分子退守到一个餐厅内。在最后的强攻中,两名恐怖分子中弹身亡,另有一名身中数弹后,跌出窗户摔到外面广场上。随后,印度反恐特种部队负责人向外界宣布,在泰姬玛哈及周边地区开展的围剿行动已经取得胜利,持续60多个小时的噩梦终于结束了。

硬伤

在孟买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印度几乎所有的反恐力量都轮番上阵,包括军队、内务部、国家安全部门和警察等多个系统,但却未能迅速解决危机,同时导致平民出现巨大伤亡。因此事件结束后,印度国内舆论难得步调一致地对国家强力部门的迟钝和无能进行了口诛笔伐,其中“硬件”方面的批评最为猛烈,因为印度反恐“硬件”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对现场印度军警的第一印象就是装备非常杂乱,不仅制服、装具的颜色和形式各式各样,手中的武器更是一盘新旧不一的“大杂烩”,甚至有些是其他国家早已淘汰的古董级武器。

最早接触恐怖分子的是普通的治安警察,他们身着卡其色或栗色制服和相应颜色的贝雷帽。虽然他们身处反恐一线,但其武器却最为陈旧,装备也最差。由于近年来印度政府对国内的枪械进行严格控制,很多警察在执行公务时都没有枪支,只有竹质警棍和藤编盾牌,头盔和防弹衣数量也很少。治安警察的枪支多是“威伯利”MK Ⅳ .32口径转轮手枪和“李•恩菲尔德”7.7毫米NO.4拴动步枪,而它们都是英国在上世纪30年代定型、二战期间装备的老式军用武器,甚至还有1909年印度就开始生产的“恩菲尔德”MK Ⅲ。这些武器中有些是英军淘汰的,大部分则是自行生产的,其中NO.4一直在印度生产到1980年。目前这些老枪大多数已超过使用寿命,其性能更是远远落后于时代,根本对付不了恐怖分子手中的突击步枪。在此次恐怖袭击中,曾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这些“老爷枪”卡壳的情况。印度《每日新闻与分析》女记者普拉蒂•阿切雅26日晚间在泰姬玛哈酒店袭击现场采访时,就有一名警察告诉她,他的步枪“只能开一枪”。当恐怖分子再次开火时,这名警察吓得哭喊起来,后来丢下普拉蒂自己跑掉了。反恐警察的装备则要稍好一些,他们配备有蓝色或绿色、带有防护面罩的防暴头盔,有些人还有轻型防弹衣,武器中也有更先进一些的伊莎波尔(Ishapore)7.62毫米自动步枪。该枪因在伊莎波尔兵工厂生产而得名,是印军的主力轻武器之一。它实际上是印度仿制的FN FAL步枪,说得更准确一点,是仿自1957年定型的英国版FAL——L1A1,而不是向FN公司购买的特许生产权。该枪的特点是枪管长、精度好、威力大,缺点则是全枪过长过重,携行不便,而且在小口径步枪大行其道的今天,这种全尺寸自动武器已经明显落后。此外,反恐警察还装备有“斯太令”冲锋枪和少量“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不过这些上世纪50年代水平的武器也并不是全面装备的。泰姬玛哈酒店中餐厅主厨史希林27日曾亲眼看到战斗中一名反恐警察的左轮手枪卡了壳,而后者的同伴们也有很多仍在使用打完一枪就要重新装填子弹的老“恩菲尔德”步枪。

恐怖袭击发生后,根据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的命令,征调了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部分军队前往协助处置,到达现场的隶属军队的反恐特种部队就有4支,包括海军陆战队突击队“鲤”,模仿英国SAS建立的陆军伞兵突击队“红魔”和空军特种突击队“鹰”,以及此前一直被视为印度“国之利刃”、从不轻易示人的国家安全卫队。前两支部队服装较为统一,身穿极具印度特色的绿灰相间或棕绿底色带有针叶图案的迷彩服,头戴带有伪装网的钢盔。极少数人还使用了一种类似美国M88的合成材料头盔,绝大部分人都有带有前后防护盾板的硬式防弹衣。他们的武器主要是自行研制生产的“英萨斯”(INSAS,“印度轻武器系统”的缩写)5.56毫米突击步枪,这也是整个事件中亮相最多的印度国产武器。

“英萨斯”枪族由印度武器研究与开发部于1980年代中期研制,其结构是俄国AK-47、以色列“加利尔”、德国G3和比利时FNC四种步枪的杂合体,发射5.56毫米SS109北约标准步枪弹,只有半自动和3发点射两种射击模式。该枪的特殊之处在于,弹匣由轻质透明塑料制成,而枪托、护木和握把全是传统的木质材料,同时带有FAL式的小提把,整体风格看起来稍有些怪异。

克什米尔冲突期间,印度陆军认为“英萨斯”步枪存在火力弱、易损坏等重大缺点,难以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更致命的缺陷是该枪研制和生产速度缓慢,无法按预定时间表交付,1993到1994年期间,陆军订购的4.8万支步枪只有7000支交付部队,1995至2000年需要的52.8万支只提供了零头部分中的1.8万支,至于3.76万挺轻机枪的订单,陆军仅接收到5778支。同时,弹药供应导致的后勤问题也使得“英萨斯”步枪难以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印度严重缺乏5.56毫米枪弹。虽然从1997年就开始自行生产,但只供应了陆军4.35亿发订单中的2.66亿发,而且质量低劣。自行研制的曳光弹在12年后仍未能实用化,不得不向以色列等国进行采购。因此,“英萨斯”步枪只是在特种部队和伞兵等精锐部队全面装备,而普通陆军则只是部分采用,有的部队甚至还在使用更老式的“伊莎波尔”步枪。

为了弥补“英萨斯”造成的缺口,印度军方不得不抛弃延续英式武器体系的传统,花费8.5亿卢布从罗马尼亚购入10万支AKM系列的仿制品和相应的弹药,此外还进口过一部分保加利亚仿制的AKM。因此,在孟买事件现场很多军警包括精锐部队都在使用各种AK就不足为怪了。其中,罗马尼亚产品包括AIM、AIMS和AIR等多种型号,前两者的识别标志是木质的前握把,后者则以仿自前东德产品的特殊形状折叠枪托为特征。而保加利亚的是由阿森纳兵工厂生产的专供出口的AR-M1F,有固定托和向下折叠的金属折叠托两种,该枪护木采用黑色塑料制造,可以外挂多种附件,黑色塑料弹匣表面带有横向加强筋,枪口处带有倾斜的舌形防跳器。

在进攻泰姬玛哈酒店的战斗中还出现了一种带三脚架和弹鼓的自动榴弹发射器,从口径看可以排除是罗马尼亚的AGA-40,而从身管的光滑表面看,又可以排除是保加利亚的ARCUS17,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前苏联原产的AGS-17型30毫米榴弹发射器。这种号称“榴弹机枪”的武器有着小口径火炮的威力和机枪的射速,可以准确穿过窗口,杀伤房间内的敌人。但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现场的印军只用它来进行间断的单发射击,似乎是在避免连发射击时散布太大造成误杀伤。印度还从南非购买过“米尔科姆”MK.1型40毫米转轮榴弹发射器,用以装备伞兵特种部队,但在此次行动中没有现身。

印度国家安全卫队是1980年代中期建立的,是一支专事保卫政要安全及反恐的特种部队,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因其成员身着黑色制服、戴黑色头巾,连防弹衣也是黑色的,因此俗称“黑猫”。该部队是印度军队精锐中的精锐,因此在武器装备上格外给予优先照顾,基本上是以进口武器武装起来的。

“黑猫”部队最常见的武器是德国制造的MP5型9毫米冲锋枪,具体型号包括采用伸缩枪托的MP5 A3和消音型的MP5 SD3,该枪的最大特点是射击准确性极好,因此也是世界各国反恐精英的标准装备。另外,“黑猫”装备有同样是各国特种部队所推崇的德国PSG-1警用狙击步枪,该枪是HK公司在G3步枪的基础上开发的,号称世界上最精确的半自动步枪。为提高精度,该枪采用了加厚的重型枪管,以及比赛步枪式的握把和可调节枪托,制造公差控制得极其严格,缺点是只能使用瞄准镜进行瞄准,而且发射特征比较明显。由于PSG-1价格格外昂贵,因此“黑猫”又采购了部分瑞士制造的SG 551型 5.56毫米卡宾枪,配上瞄准镜,作为近距离的狙击武器使用。该枪是西班牙GEO等欧洲反恐部队较为青睐的一种武器,是SG 550突击步枪的短枪管型,特点是大量使用了合成材料。

“黑猫”队员的随身武器也都是舶来品,包括奥地利“格洛克”公司生产的Glock 17型9毫米自动手枪和军用匕首。这支队伍中还有印军特种部队中常见的一种重型装备,即瑞典生产的“卡尔•古斯塔夫”M3 84毫米无后座力炮,曾在进攻贾巴德大楼的战斗中发挥过作用。该炮是瑞典FFV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M2/M2-550无后座力炮为基础进行全面改进而来,广泛采用轻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同时开发有新弹种,单人即可操作,特点是重量轻、结构紧凑、破甲威力大,能有效对付现代主战坦克,一般的钢筋混凝土墙壁更是不在话下,以略呈锥形的后喷管和筒身下方的两脚架为主要识别特征。不过,“黑猫”也同样摆脱不了英式武器的影响,这支部队不仅装备了L7(比利时 FN MAG通用机枪的英国版本),队伍序列中还有更老式的“布仑”轻机枪的身影,从弧度较小的弹匣、枪口消焰器的形状和枪管长度判断,这应该是该枪最后一个系列之一——采用7.62毫米 NATO口径的L4A2。

当然,自诩“南亚第一陆军强国”的印度自然不会放弃更新更好武器的努力。2003年,该国与以色列IMI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000万美元的合同,由后者为印度特种部队生产3500支先进的TAR-21型5.56毫米突击步枪,它是Tavor步枪的标准型。长度、重量只与大多数冲锋枪相当,由于采用无托结构,该枪具备优良的平衡性能,连发时易于控制,后坐有限,而且在枪管长短不减的同时,全长比“加利尔”步枪大为缩短,重量更轻。缺点是抵肩射击时由于抛壳口方向的问题,左右肩不能随意互换,影响入室战斗时灵活发挥。实际上首批TAR-21步枪已于今年装备印军,只不过由于装备时间太短而没有形成适当的战斗力,以及弹药供应等问题,在此次孟买事件中没有露面。

印度购买的无托枪不止TAR一种,此外还有2001年方才面世的FN F2000型5.56毫米。后者整体呈颇具现代感的流线形外廓,结构紧凑,大量应用聚合物部件,同时比较好地解决了抛壳口方向转换的矛盾,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挤壳式退壳原理和随枪带有的简易电子火控系统。印度购入的F2000是带光学瞄具的基本型,同时购入的还有FN的经典产品之一——5.7毫米P90单兵自卫武器。只是这些新式武器数量很少,而且都是用来装备总理府卫队这样的“大内侍卫”的,即使NSG这样的精锐部队也无法得到,当然更不会出现在孟买事件的现场了。

孟买恐怖袭击让印度强力部门特别是当地警方的“硬伤”暴露无遗,但这绝不仅仅是资金的问题。印度媒体披露,政府在过去8年中仅为提升警方装备现代化水平就累计拨款94亿卢比(约合1.9亿美元),但大约6成资金被用于建造办公楼和购买豪华轿车,只有少量资金用于改善装备。马哈拉施特拉邦20多名高层警官,每人都配有一部高档汽车,有的高官甚至可以支配至少20部汽车,而基层警员期待的新式武器和防弹衣从没有得到重视。一项为警察配备AK-47步枪的开支预算方案2年前曾经被提出过,但随后便石沉大海。《印度时报》11月30日援引一名警界高官的话说:“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但从未用于提升打击恐怖袭击的火力。这就是孟买遭到恐怖分子袭击时,我们手足无措的原因。……我们没有用以培训警察部队的弹药,他们之中许多人完全没有使用步枪的经验。”这种腐败行为在军队中也屡见不鲜,甚至曝出过高层克扣士兵口粮,代之以牲畜饲料的丑闻。军需品采购过程中收取回扣的做法也是司空见惯,2007年6月,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被指任职期间从与南非的军购合同中收受巨额贿赂,尽管为此成立了调查小组,但直到现在也未拿出最终结论。

此外,印度在南亚称霸的野心以及长期形成的低效官僚行政体制也制约了常规兵器研究方面的进展,“阿琼”坦克和“英萨斯”步枪等国产项目在耗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后却未能如愿实现目标,不得不继续依赖于从他国进口。就轻武器来说,光步、机、冲锋枪三大基本武器就有6种以上互不通用的口径,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对于军队规模位居世界第四的印度来说,恐怕也是很难长期承受的,至少战时的后勤供应将是一场无尽的噩梦。

软伤

“9·11”事件已经过去7年,可供汲取的反恐经验已经很多。何况长期以来印度一直饱受恐怖主义的困扰,反恐投入一直在不断加大,为何却在孟买再次发生一起影响堪比“9·11”的恐怖袭击?这仅用“硬件”落后是难以解释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有关方面在“软件”上的缺失与短视,才是导致此次事件发生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是预警缺失,防范存在漏洞。今年印度反恐形势严峻,自5月以来,国内接连发生炸弹袭击,至少2200人伤亡。孟买作为印度经济中心,曾在2006年发生过200人丧生的铁路连环爆炸案,近3个月来保安措施一直处于高强度戒备状态。但恐怖分子恰恰是抓住了连续紧张后警方出现疲劳松懈的时机下手。据被俘的恐怖分子卡萨布交代,他们行动前经过了数月谋划,曾派人专门到孟买实地踩点,搜集各个目标的照片、建筑结构图等。事发4天前,卡萨布又和一名同伙伪装成学生,持毛里求斯假护照登记入住泰姬玛哈酒店603号房间,并在房间中囤积武器和炸药,这一系列明目张胆的活动印度情报机构却丝毫没有发觉。虽然情报部门事先通过电话窃听得到线索,称一场由恐怖分子经阿拉伯海发动的袭击迫在眉睫,但只是由研究分析处发出了一个模糊的警讯,其他部门漠然处之,未能及时加强戒备,错过了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机会。

印度海军和海岸警卫队也表现出了不应有的疏忽,它们未能发觉被劫持的渔船上的恐怖分子,使其得以顺利登岸。孟买的安保漏洞也是比比皆是。像泰姬玛哈酒店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防范目标,自身的安保系统居然与城市反恐中心没有联网。当恐怖分子进入大厅时,监视系统无法即时将信息传到反恐中心,而设置的隔离墙对于徒步的恐怖分子来说只是摆设。三叉戟酒店只在门口配备了手持的金属探测仪,由于在印度很难获得政府发放的持枪许可证,也没有一名保安携带武器,对明火执仗的恐怖分子起不到一点震慑作用。至于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火车站,倒是在进站口安装了金属检测装置,但可惜的是事发时无人值守。

其次是缺少反恐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当第一处打响时,孟买整个城市的反恐联动就暴露出致命的断裂点。面对袭击者“多点开花”的新战术,由于没有有效的联动预案,各强力部门因为缺乏统一指挥,只得自行其是,哪里响枪就奔向哪里,结果是处处被动,数千号人被10名恐怖分子牵得团团转。在已知恐怖分子火力强大的情况下,轻装警察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不是与袭击者硬拼,而是应迅速将事发区域道路全部封闭,等待拥有自动武器和重型装备的专业反恐队伍前来处置。但孟买的情况却完全相反,当地军警与袭击者进行了零散混战,却未能建立有效的封锁线,让恐怖分子到处游动,还制造了新的袭击,甚至在NSG到达后的第二天早晨,记者还可以随便进出泰姬玛哈酒店。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泰姬玛哈酒店这样的重要涉外交往场所,历来是恐怖分子垂青的目标,理应作为防恐重点列入预案,甚至应该经常举行实地反恐演练。而无论是孟买当地军警,还是远道而来的NSG突击队,居然都不了解该酒店的结构,犯了现代反恐作战的兵家第一大忌。“黑猫”队员们最后是在一名自告奋勇的酒店员工带领下,才得以顺利进入恐怖分子占据的楼层的。

在反恐战斗中,时间往往是取得胜利的第一要素,有研究认为,如果不在事发后半小时部署到位,恐怖分子就会占据最有利的战术要点,给随后战斗带来极大困难。而当NSG队员们在睡梦中被叫醒,穿上制服和防护装备,领取武器弹药后,却发现可以运送200名队员的伊尔-76运输机远在昌迪加尔空军基地,待叫醒飞行员,又发现飞机需要重新加油。这样27日凌晨2时飞机才抵达新德里,等突击队员登机完毕起飞时,时间已过去了3个半小时。由于伊尔-76航速较慢,用了近3个小时才飞抵达孟买机场,登上早已等待多时的巴士时,已是5点25分,又花了40分钟抵达孟买南部的集结点。在那里听取了本来在飞机上就应该进行的情况介绍,再分成数个小组前往事发地点,当正式展开作战行动时,时间已是早上7点了。宝贵的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在拖拉和等待中流逝,等“黑猫”部队完全就位,竟已是恐怖袭击发生9个半小时以后了,错失了最佳战机,而对手却以逸待劳。本应敏捷的“黑猫”如此笨拙迟缓,主要是整个快反过程牵扯的各单位不在同一种应急水平上,这至少证明包括精锐在内的印度军队军事行动准备严重不足。

再次是战术存在失误,缺乏严格训练。反恐作战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特种作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保护人质都是第一要务,这也是国际反恐的一个共识,所以强攻只是最后的手段。而孟买事件中政府一方似乎始终没有建立与恐怖分子的对话渠道,也没有与恐怖分子对话的表示,人们在现场没有看到一个谈判专家或中间人,只是一味地进攻。除了在交火间隙,恐怖分子用乌尔都语打电话给当地一家电视台,抨击穆斯林在印度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外,人们对恐怖分子的身份、目的和政治要求一无所知。虽然对待恐怖主义不能妥协,但不排除根据需要采用一些和缓手段,确保人质的安全。根据卡萨布的交待以及袭击者的某些表现,此次参与袭击的恐怖分子原本没有做必死的打算,事先安排了逃跑路线,并有以人质作掩护突围的企图。如果不是一味围攻,而是让恐怖分子离开坚固大楼的掩护,再在转移过程中寻机将其消灭,就有可能以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圆满的结局。但此次反恐突击行动采取了过于简单的攻坚战术,在未能充分了解袭击者和人质位置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多次贸然发动强攻,既造成已方大量伤亡,还致使恐怖分子在绝望中先处死人质,造成了不必要的生命损失,有违反恐的根本准则。同时,因不适当地使用重型武器,还导致一些人质被军警的火力误杀伤。

另外,印度冠以“特种部队”名号的官兵数以万计,仅NSG就有7500人,但素质却差次不齐,同时分属陆、海、空三军和内政部等多个单位,缺乏协调,影响危机处理效率。此外,从整体来看,虽然一直刻意模仿,但印度相关人员的训练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同行仍存在明显差距,即便是最精锐的NSG,也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平平,西方记者甚至拍到了队员在现场用手机照相的场景。而在国外的反恐部队中是严禁携带手机的,防止万一被恐怖分子获得而泄露重要信息。在印度军方宣布贾巴德大楼的清剿任务结束后,该处又发生多起爆炸,原来是恐怖分子在被消灭前在人质尸体下设置了诡雷,而清理现场的安全部队士兵完全没有提防,结果造成了多名军警在战斗结束之后殉职的惨剧。

并不光明的未来

截至11月29日中午,印度官方公布的孟买恐怖袭击死亡人数为195人,另有295人受伤。与以往发生的此类袭击不同,恐怖分子除了疯狂大开杀戒之外,并未提出什么明确的政治要求或主张,而且事件发生后只有一个前所未闻的自称“德干圣战军”的组织声称对袭击负责,这与整个袭击策划的大胆与周密完全不相称。对于外界对背后黑手的疑问,印方声称卡萨布已经全部交待,10名袭击者都来自巴基斯坦,由名为“虔诚军”的极端组织招募,并进行训练。他们所用的突击步枪和枪弹也均出自卡拉奇的军工厂,因此公开指责此次恐怖袭击是受巴方指使的,这导致印、巴关系再度紧张。在美国施压之下,巴方为证明自身的清白,于12月7日袭击了“虔诚军”的一批据点,逮捕了卡萨布指认的孟买事件的策划人拉赫曼,并且同意与印度联合调查事件原因。

其实,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对于反恐战略一向随意而又软弱的印度来说,这次的作法未免有借题发挥之嫌。将矛头指向同样受恐怖主义困扰的巴基斯坦,最大的受益人只有“基地”及与之有联系的恐怖组织。孟买事件中袭击手法的老练程度,攻击平民以造成恐怖气氛的手法,和以美、英公民为主要目标的特征,都透出明显的“基地”味道。选择孟买发动这样一次袭击,很可能是“基地”慑于安保力度的加强而无法直接攻击西方国家,而印度正与美国关系日益紧密,使它成了一个更为理想的目标。此外,通过此次事件还可以挑起印、巴两国矛盾,使巴基斯坦无力继续在部族地区的清剿行动,从而缓解在巴境内的“基地”组织的压力,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11月30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向总理曼莫汉•辛格递交了辞呈。和每一次恐怖主义事件一样,孟买连环恐怖袭击在印度所引起的反应仍是一大堆互相推诿和指责,而不是去寻求一个能够在未来避免悲剧重演,或者说至少使这种可能性最小化的解决方案。枪声已经平息,但那血腥而惊心动魄的一幕却很难轻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在“软”、“硬”两方面的伤痕未能及时治愈的情况下,印度人民还需要在恐惧中继续自己的生活,等待下次可能发生的惨剧,为另外一些人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

猜你喜欢

孟买步枪恐怖分子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破纪录
如何探测到城市里的恐怖分子
IWI美国分公司ACE GAR1651步枪
一个孟买球童的一天
AR—7救生步枪现代版
步枪成长相册等
安检系统经常是在恐怖分子登上飞机后才发现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