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
2009-02-27小茶官
小茶官
百年百变波你的头
500多年前,不识字的“奥尔良少女”贞德在罗列着12项罪行指控的文书上按下一个手指印,其中一项是她剪了个男人的短发、穿着男装上了战场。她留下的神迹之一,是1909年启发了巴黎理发师Antoine de Paris,安师傅以她流传下来的形象为母版,发明了Bob Haircut。
波波头发展到今天,刚好100年。
现如今,在大街上每走50米,不碰到一个波波头算你运气。马桶盖一样遮在上眼皮的厚重前刘海,两弯贴在脸颊上微微翘起的鬓脚,发色乌黑——这款正宗之余,还有无数款变形,其功能大体上可以概括为:扮嫩。
但百年前,它承载着女性独立和男女平等的意义,而非现今的时髦。1918年,一战结束后的欧洲到处洋溢着革命味,女人们开始追求独立和解放。
在伦敦,波波头最初成为当时一些“浪女”的标准发型,她们大多化浓妆,经常买醉。到20年代,更多前卫的年轻女性接受了这款发型,她们穿短裙、佩戴夸张饰品,热爱另类音乐,对正派行径一概鄙视。人们称她们flapper。
波波头真正被职业发廊所用,归功于波兰籍理发师Antek Cierplikowski。上世纪20年代,他最早将这款发型引进美国,却惹来保守人士的猛烈抨击,说它“有伤风化”。当时,一位新泽西的女教师剪了波波头,被校方勒令蓄养长发;不少大型百货公司开除了大批剪波波头的女员工;一些美国男人下班回家发现妻子剪了波波头,亮出“离婚”的黄牌警告。
一家权威美发杂志曾收到一封家长来信:“从背后,我无法分辨出前面那个是男孩还是女孩,因为女孩都剪了像男人的波波头。我养大女儿,希望她成为一个淑女,养大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男子汉。但现在,我痛心得没法分辨。”
愈反对,愈汹涌,人性从来如此。当时的纽约,每天有近2000个女士想要剪波波头,在理发店排出了从店内蜿蜒到店外的长队。
可爱,无邪,有点神秘,又带些危险,波波头没理由不成为美发行业的一剂毒药。英国国家美发协会副会长Mark Coray说:“波波头见证了朋克、摩登、新浪漫主义等各种风格,又因为流行明星而发扬光大。我在美发行业做了25年,每周都有来剪波波头的客人。”
现在,顶级美发品牌Toni&Guy全球创意总监Tarbuck先生每周要处理上千个波波头。在他看来,波波头每种细小变化,都会带来新感觉。“波波头最奇特的地方是,无论哪种脸型,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摩登风格,它都有办法贴合你。”
1920年代后期,从美国默片时代红星Colleen Moore开始,一串名人加入了波波头行列。1994年,Uma Thurman在电影《低俗小说》中展示了她著名的波波头;2006年,麦当娜、Sienna Miller也有尝试;近年来,Victoria Beckham那款剪成不规则形的波波头在英国和爱尔兰传播开来;Keira Knightley在新片《COCO小姐》里,以经典波波头来演绎青年时期的Coco Chanel。至于阿汤哥的妻子Katie Holmes、女儿Suri Cruise,以及美国Vogue主编Anna Wintour,都长期为波波头做着活广告。
中国式波波,长至脖根,在边缘微卷。自范冰冰后,许多女孩走进店里招呼发型师:“我要……张韶涵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