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企业主的辩解

2009-02-27谭翊飞

南方人物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富士康合同法订单

谭翊飞

如果都发展高科技,都不用人,就业怎么办?

“我也欠工人钱,跟工人讲一讲,10月份工资发了,12月份确实发不了。如果员工也去告我,我也倒了。”一位老板说。

这位老板叫阿曾,他曾经的最大理想是做一个万人企业的CEO,他做到了。后来像珠三角千百个工厂老板一样,他有了自己的靠外贸订单生存的厂子,雇了70多名农民工,生产纸盒子、礼品盒,产品全部出口。他没有直接接国外的订单,而是通过香港的贸易公司中转订单。

行内人说他很牛,那么多厂倒闭了,他这么一个小厂竟然还撑着。他给自己定了关门的最后时限:2009年6月。按他的行业生产周期,每年圣诞节以后,国外开始制订采购计划,3月份一般会做出来,如五六月份还没接到订单,他就关门大吉。为此,他可能要付出四五百万元的成本。

在阿曾眼中,危机其实在2008年初就已经到来。按以往惯例,他把自己能承受的最低价发送给香港的贸易公司,可国外反馈回来的信息是:“why?”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新《劳动合同法》实行,同样一个产品,保持同样利润,2007年他的报价是1美金,而2008年则要1.3美金。

他感觉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汇率和原材料价格问题不谈。他认为新《劳动合同法》“削弱了我们国家竞争力”。因为成本上升之后,国外的订单更多飞向了越南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反攻,几乎是珠三角地区企业主一致的声音。内地首富张茵、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都多次在公开场合反对新《劳动合同法》。阿曾认为,改善民生是必须的,但转得太快了,“这剂药下得太猛了”。

阿曾说,新《劳动合同法》是去年“萦绕在企业家脑海里最大的东西”。他举了一个例子,一家5000人的企业,1000人工作10年以上,每个人工资1500元/月。“这样的企业在珠三角是很多的,而且10年以上的员工一般都是优秀员工,工资不低。”那么,这家企业的隐性负债马上达:1500×10×1000。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在深圳龙岗的一家咖啡厅里,阿曾不时移动桌上的杯子来表示企业的各项成本,并不时掏出兜里带计算器的手机计算。

许多人说,农民工没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他不同意。他做了一项计算,以2000年和2006年的工人的底薪和加班费为基础计算,同样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他发现工人工资在这6年中以每年15%的速度环比增长。“即使扣除物价因素,也应该达到10%,与GDP的增速差不多。”

与阿曾的纸盒厂类似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年一直被外界诟病,因为它剥削工人,而且没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的附加利润,大头都被国外挣去。广东省也一直在尝试经济转型,并有政府官员放言:富士康也不在乎。富士康是深圳一家巨无霸式代工厂,员工有数十万。

阿曾对政府的这一说法很愤怒,他扯高嗓门,直视本刊记者说:“政府怎能这么粗暴对待我们?”“如果都发展高科技,都不用人,就业怎么办?为什么要忌讳叫我们世界工厂呢?改革开放靠的不就是世界工厂吗,我们国力难道没有增强吗?”

他接着又连续用了一串反问句:“没有劳动密集型企业,哪有康佳?哪有美的?”他掏出烟盒,双喜牌香烟,“这个烫金的‘喜字,我们以前根本没有这个技术,而对国外来说很简单,一张纸,一压就到这上面了。”他又掏出自己的港澳通行证,指着证件封面上的国徽和几个字说,“看,这也是。”“这些技术是怎么来的?都是‘偷来的,与外国合作来的。”

他认为政府倡导的产业转型同样要一步一步来,不是说转就马上能转,有产业布局的问题,也有历史积淀问题。“我们靠劳动密集企业已经解决了1.2亿农民工就业,等我们解决了2.4亿农民工就业,我们再说发展高科技产业也不迟。”

金融危机发生后,传言富士康裁员10万。他问本刊记者:“你说这意味着什么?”没等记者回答,他就自己回答:“这是挑衅。政府不是不欢迎劳动密集型企业吗,好,那我裁给你看,看你政府怎么办?!”

去年初的危机,到了9、10月份,对这些外贸企业来说已经是乌云压顶、山雨欲来。年初是因为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而年末是因为外需锐减,总需求在减少。屋漏更遭连夜雨,企业在过冬。

阿曾也在拖欠工人工资,而且不能保证年后补发。他告诉本刊记者,他亲耳听到他一个朋友这样跟劳动局官员说话:“我(厂)的工资就只发到了9月,我一定整改。但你也不要再烦我了,再烦我,企业我就不管了,你来管。”一年前,这不可想象,劳动局查到了拖欠工资,就会开一个罚单。

对于破产的企业,处置过程同样有许多猫腻。阿曾的一个朋友的企业倒闭后,拖欠五六百万工人工资,政府立马垫钱支付,然后将他的朋友的企业资产拍卖,拍得七八百万,而中标者马上转手,价格超过千万。“这叫围标,就如过去皇帝打猎,要围起来打,外边都不知道里面有多少设备,设备值多少钱,就那么几个人知道。”

阿曾说,他现在的订单,亏本也接,为什么呢?“一个单赚3毛,一个单不赚钱,一个单亏1毛,平均起来还是赚1毛。”他在等待,希望拼过这个寒冬,等待2009年订单春天的到来。

春天会来吗?谁也不知道。正如阿曾所说,6月份是最后期限。

(应被访者要求,阿曾为化名。)

猜你喜欢

富士康合同法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论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关于合同无效制度的法律适用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富士康高科技转型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劳动合同法》过于偏重保护劳动者?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