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令人担忧的幼儿贿赂

2009-02-26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2期
关键词:夫妇俩贺卡夫妇

我认识一对中年夫妇,直到近40岁时才有了女儿。女儿对于这个家庭的意义自不待言。小姑娘也确实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去年刚满3岁时就被送进了一家不错的幼儿园。

对于进什么样的幼儿园,夫妇二人还颇费了一番心思。从愿望上说,当然要进硬件设施最好的,软件的师资力量也很重要。然而,这将意味着一笔一般人无法承受的支出,比如高额的赞助费和不菲的托儿费。夫妇的收入在北京属中等,两人的月工资加起来6000元,至今租住着一室一厅。在遍访了附近数个幼儿园之后,他们将女儿送进了一家月费1200元左右的幼儿园。

交了这笔钱并不算完,还有花费,比如周末要上钢琴班,要学外语。女儿求知欲很强,说学习好老师才会喜欢。夫妇俩也觉得孩子多学点东西没坏处,再说别的孩子都学得起,自己的女儿不学会很委屈。

应当说,在要孩子之前夫妇俩已经对未来有了相当的准备,但以实际情况看,他们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夫妇俩对自己的消费越来越苛刻。自女儿出生后,他们几乎不再为自己添置新衣服。

但这还是不够。这对夫妇近日找我诉苦,说年关将近,又有了难题,女儿要给幼儿园老师送贺卡。

朋友说:女儿说,不光得送贺卡,贺卡里还要夹带购物卡,那才是老师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有点不信:她一个不到4岁的小姑娘,就知道这些吗?

朋友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小孩子可和过去不一样,懂得那叫多。那天女儿一回家就说给老师送贺卡的事,说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准备了礼物。还说班里哪个小朋友送给老师的购物卡是300元,哪个小朋友送给老师的购物卡是500元。说她一定不能“落后”。

为办好这件事这对夫妇商量了一个晚上,事情要办得既“体面”,又不要花太多的钱,自然是这个家庭要面对的一笔并未在预算之内的支出。而他们更大的苦恼在于,孩子这么小,就以这样的方式理解人际关系,以这样的方式理解老师,认为只有送“钱”才能让老师“喜欢自己”,将来长大了,他们不知道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问题在幼儿园及幼儿园老师。

但简单地指责幼儿园的某一个老师似乎也不公平。究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某种意义上说,人就是环境的产物。别的幼儿园老师都这样,难道要求她不这样?更何况,幼儿教育这样,那么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也可能这样。而实际情况,现在确实如此。当教育纯粹成为商品时,很多社会问题都会凸现出来。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乃至到成人教育、EMBA,整个教育界现在都有一个“唯钱论”在泛滥。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商品或许是对的,但完全成为商品,缺乏社会的宏观调控,那么一定会与医疗一样出现民怨普遍的社会弊病。而即使在商品的概念内,倘若缺乏足够的“市场监督”,各种伪劣产品也会大加泛滥。

因此,有两件事是必须同时抓的,一个如同对医疗体制改革的重新审视一样,我们同样要审视教育过分“市场化”的问题,做相应的政策调整;另一个,即使在市场化的那一部分,也要加强监督,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医生的收入应该靠医德医术而不是靠病人的“红包”,幼儿园老师的收益也该从公开合理的收费中得到保障,而不是靠“幼儿贿赂”。

猜你喜欢

夫妇俩贺卡夫妇
新年写贺卡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新年贺卡
两地分居夫妇春节备孕、避孕有讲究
中秋贺卡
贺卡里的爱
等候秋天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
那些看不见的痛苦
下一站: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