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选购古董家具

2009-02-26宋燕玲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9年2期
关键词:米粒古董家具

宋燕玲

面对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古董家具,应如何辨别和选购呢?这是消费者购买古董家具前,亟需恶补的功课。

老外喜欢古董家具,喜欢的是一个新奇,而中国人喜欢古董家具,喜欢的更是家具后面沉甸甸的历史与一脉相承的文化。

古董家具一般指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间制作的家具,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顶峰时代。在这期间诞生的家具,已具有了文物价值,而且由于原材料奇缺,从民间收购到的旧家具越来越少,卖一件少一件,因而旧式家具是只涨不跌。

因家具不比陶瓷或工艺品,人们从落款日期、材质、窑址或产地资料中,便可做分析定断。辨别一件古董家具,往往要从家具的材质、造型、工艺、完整性、稀有性等诸多方面考察判断,单以一个因素来独立判断家具是否是明清朝代的家具是不科学的。

一看材质。历史上不同时期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及客观地理位置,得到良材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常会采用不同的木材制作家具。明清家具在用材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清家具所用木材中,曾普遍应用了鸡翅木、乌木、铁力木、黄花梨、紫檀等优质木材。其中,黄花梨的使用在明式家具中应最为普遍。在今天看到的传世黄花梨家具中,明式家具占了绝大多数。紫檀被列为最为名贵的木材,从明代一直使用到清代中前期,清中期以后,各地的紫檀木都被砍伐殆尽,紫檀幼苗又一时难以成材,不可能再用紫檀木料制作家具了。因此,紫檀家具主要流行于明及清中期。清代中期以后,由于优质木材的来源日益匮乏,一种从南洋地区进口的新品种——红木开始出现。红木在中国古家具的用材中出现的最晚,从传世的家具以及档案记录来看,乾隆以前绝对不可能有红木家具,红木是在紫檀、花梨木基本售罄后,作为替代品出现的。红木家具的大量生产,大约是在清道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的繁荣、西方文化的进入,使红木家具作为一种时尚,受到了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大户人家的青睐。红木家具的制作从清末一直延续到今日,成为清代家具的典范。但有一点,从大量传世的榉木、榆木、楠木、黄杨木家具来看,它是明清两朝均广泛采用的材质。

二看造型。一般来说,明式家具以精致但不淫巧、质朴而不粗俗、厚实却不沉滞见长,它特有的美学个性和艺术形式也鲜明地体现在纹饰图案上。明式家具的纹饰题材,如松、竹、梅、兰、石榴、灵芝、莲花等植物题材;山石、流水、村居、楼阁等风景题材较多见,并且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与清代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纹饰题材寓意大都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加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清式家具以雕绘满眼绚烂华丽见长,其纹饰图案也相应地体现着这种美学风格。

三看工艺。清式家具可谓“锦上添花”。与明式家具重视“材美”相比,清代工匠更侧重于人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视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家具上很少见到那种大片作素、不事雕饰的情况。

四看完整性。纯粹的古董家具,至少应有80%以上的完整性,才能称为古董;若是修复程度超过20%,就要被视为仿古了。俗称“原来头”的明清家具价值很高,有一些虽然有损坏,如桌椅的腿足、箱柜的铜活等,但只要结构不被破坏,部件不丢失,通过修复可以复原的家具也不失其价值。但如果一件家具的1/2以上部件都是后配的,那这件家具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此外,通过鼻子嗅是一个辨别老家具的办法。新仿的家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家具没有,只有一种闷在老屋里的陈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优质的木材,还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五看稀有性。罕见品种一般更珍贵,如大尺寸的画案和交椅传世量极少,自然很珍贵。还有一种是同一品种的家具有显著不同的制品,例如同是明代官帽椅,出现了一把形制不同于其他官帽椅但做工又精美的,也属同类中的异品,则珍贵。

古董家具的鉴别,如果割裂以上几个方面,单从哪一个方面来鉴定都可能会有失公允的。

辨真识假

真假火车票得看仔细

真票特征:

1.现在通用的火车票是微机打印新式软纸车票,采用特制纸张,质地柔韧、表面光滑;

2.票面水波纹线细密,字迹清晰,逆光看有水印;

3.仔细辨认或稍换角度即可见“中国铁路”和“CR”等防伪隐形文字及字符。

假票识法:

1.挖补过的假车票,可通过逆光照看和手摸来鉴别,补挖过的字体与票面字样不一致,用手指轻摸票面, 便会有凸出感;

2.涂改后的假票字迹模糊,用手指触摸会有墨迹;

3.自行印制的假票纸质较差,车票正面底纹斜线模糊,字迹不规整、不清楚。

(王伟)

“吊白块”食品巧鉴别

“吊白块”化学名为“次硫酸氢钠甲醛”。人食用含“吊白块”食品后可引起过敏、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产生中毒,肾脏、肝脏受损等疾病。

近年来食品中非法使用吊白块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担心,国家质检总局也曾公布过使用“吊白块”的诸多案例。

据了解,现在已发现存在吊白块的食品主要有面粉、腐竹、米粉、豆腐、粉条、银耳、白糖、罐头、水产品等,这类产品往往在加入吊白块后会呈现出很好看的外观效果。

一般说来,食品中吊白块成分不容易鉴别,只能通过专业检验测试才可以确认,但是普通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还是能够尽量避免的。如豆腐、银耳、腐竹等本身含有自然颜色的食品,若呈现出特别的雪白颜色则有可能是因为掺入了吊白块所致。

而对于水产品来说,在购买时可以通过看、闻、捏等方式综合加以鉴别。新鲜正常的水产品应带有一些海腥味,而加了吊白块的水产品凑近一闻则会有轻微的福尔马林的刺激味,像虾仁、海参这样的水产品若加入吊白块,虽然看起来肥硕壮大、特别鲜亮丰满,却没有新鲜水产品那样的韧性,一般较硬且脆,一下锅就支离破碎了。(周民敏)

六招识别大米优劣

一般来说,质量上呈的大米颜色呈现特殊的米黄色,半透明。而毒大米颜色雪白,晶莹剔透。好米一般都会散发出米香味,而毒大米则有很浓的霉味。另外,毒大米因加入矿物油而具有油腻感。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可参照以下六点原则来判别大米质量的优劣。

第一:看硬度。大米粒硬度是由蛋白质的含量所决定的,米的硬度越高,则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好。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籼(粳)米比早籼(粳)米硬。

第二: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为“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一般含水分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第三: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第四: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

第五:看新陈。大米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粘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粒,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的也说明是陈米。

第六:看标签。消费者在购买大米时还应注意查看包装上标注的内容。如包装上是否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

(于倩倩)

猜你喜欢

米粒古董家具
我捡到了明朝古董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感恩“小米粒”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在马德里淘古董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