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科技奖得主的“立言”
2009-02-26王石川
王石川
纵观2008年度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可谓名至实归。言为心声,无疑,两位老人的语言为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标杆。
1月9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王忠诚、徐光宪两位院士。(1月9日人民网)
众所周知,国家最高科技奖作为当前中国至高科技奖项,读获奖者而言,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级的荣耀,也丈量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因此,获奖者必须上那些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家。
纵观2008年度两位最高科技奖得主可谓名至实归。身为神经外科专家的王忠诚,他是中国神经外科的开创者,没有他的奠基和筚路蓝缕的努力,就没有中国神经外科的今天。正是基于他的精湛医术和开创性的医疗成就,世人赞誉这位神经外科泰斗为“万颅之魂”、“华佗再世”。而身为化学家的徐光宪,在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位毕生致力于稀土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因其在稀土萃取等领域的研究,使我国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艰难转变和华丽亮相。可谓当惊世界殊,世人温情而充满敬意地称其为“稀土界的袁隆平”。
《左传》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后人是如此阐释这“三立”的内涵: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扼厄 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换言之,说的就是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做学问。毫无疑问,两位老人在专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如泰山北斗,读了先生的一些事迹和言谈,尤其觉得两位的道德文章颇堪大书特书,所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先来看王忠诚。据人民画报报道,每次手术后,王忠诚总是不放心,总想去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康复病人情况。他说:“我们不但要把人救活,还要让他能活蹦乱跳才行。”为医半个多世纪,救回了不计其数的原本已奄奄一息、半身不遂的病人。对此,他淡淡地说:“没什么,救死扶伤就是医生的天职。”他还强调,对于医生而言,一重技术,二重品质,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术也发挥不出来。先生还说过一句话:“当医生太不容易了,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人民网曾报道了这样一个细节,这位大爱系苍生的老人,当初为了获得一手的病例资料,不惜以身试“线”(放射线),他用身体的代价换来医学突破,编写了我国 第一部《脑血管造影术》,但至今,他的白血球含量只有常人的一半。当年,无缘无故的发烧、肺炎,几乎夺去了他是生命。“我们当然知道(放射线)危害性,但豁出去了,一定要把这个事情搞成功。”
数字显示,中国现在有13000多名神经外科医生,1/3是王忠诚的学生,这些人不仅学得王老的高超技艺学到了高超技艺,还领悟了做人道理,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王老有一句名言:“你一定要以病人为中心,不能为了钻研技术而影响病人的死活。”而他的有名学生则如此评价自己的老师,他把神经外科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病人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病人比自己重要。王老的言行使我想起了著名打假医生陈晓兰常说的一句话:“我是医生,我在和生命打交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当今之世,医生的操守一直为世人所腹诽,不时有医德沦丧的事例见诸报端,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管医生多么有委屈,有救死扶伤之责的医生都应该品一品王老的言行。
再说徐光宪。这是一位谦虚的大家,这是一位不把荣耀据为己有的老人,这是一位信奉“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谦谦君子。老人说:“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作能力和成就大大超过我了。”据悉,早在获奖前,他就称,荣誉主要归功于集体,如果获奖,将把奖金全部放在稀土中心的团队。
这是一位热爱科学的老人,毕生智力于研究而乐在其中的科学工作者,老人说:“艺术家常香玉说过一句话,‘戏比天大,这是一种高度敬业的精神。对我们教师来讲,就是‘上课比天大,科研比天大。帮助了别人,你也会很快乐。”这是老人的夫子之道,事实正是如此。再看一些人的记述:“先生在‘文革中自身难保,却在学生上台挨批时挺身而出,向造反派力保‘他们绝不是特务”……
言为心声,无疑,两位老人的语言为科技工作者树立了一个标杆。近日,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的帖文在网上流传,一些经济学家被骂得狗血喷头。当然,言论自由,但是为了一逞私欲,或者哗众取宠而大发惊人之论,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