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往来款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9-02-25王玉华
王玉华
摘要:往来账款是企业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款,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开展了多种经营活动,往来款项作为单位总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单位资金使用、财务状况结构、财务指标反映等诸多方面,所以对于企业了解自身往来款项管理方面的漏洞和问题,并加以改正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往来款管理;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销售,越来越多地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但是,信用危机使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款项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企业的往来款项增加。由于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许多不属于往来款项的经济活动,也体现在往来款项中,其结果造成往来款项增加。为此,加强企业往来款项的管理与控制,为减少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往来款项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㈠我国企业的往来款项普遍存在的问题
1.不定期对账
有些企业由于疏于对往来账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目,特别是欠款企业,往往对债权人的对账要求持抵触态度,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往来账款账目不清,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带来困难。
2.往来款项账务处理不规范
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由于业务素质差,不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往来款项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应记入应付账款的业务误记为其他应付款;还有的把不属于同一账户的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对冲按其余额记账等等,由此造成往来款项的混乱,为以后的资金结算带来很多麻烦。
3.坏账、呆账未作处理
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如坏账不及时报损、处理,不需付债务不及时报批做营业外收入等,均造成往来账款账目混乱。
4.出租出借账户或为他人套取现金
企业往来账中有些一进一出的款项,无明确经济内容,实际出借账户为他人转款,违反财务管理规定;再如有些业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以备用金名义领取现金,然后通过银行转账还款,实际是为他人套取现金,违反了现金管理规定。
5.利用往来款项账户进行舞弊、弄虚作假和调节利润
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把已核销的应收款项,在以后收回时作为账外的小金库,甚至中饱私囊;不需付的款项,付出作为账外资金,或被个人贪污。有些企业对于已经收到的销货款,不作销售处理,而挂在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中;有些企业已付现金应该作为费用处理的却不作费用支出进行账务处理,而是挂在其他应收款中等,任意调节利润,影响国家税收。
㈡下面以我国供电企业往来款项中存在的问题为例,说明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中往来款项的现状
供电企业的往来款项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回收电费困难和内部财务管理不规范。电费是供电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内外部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电费回收困难已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些供电企业十年内因此而形成的呆账死账就达到上千万元。电费的大量拖欠就造成了供电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流动资金缺乏;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没有足够的自由资金的支持,只有依靠银行的短期借款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供电企业的成本费用。供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也存在不够规范之处,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回收不力;与用户长期不核对往来帐目,数年后再进行核对,由于双方领导或财务人员的更换,加上供电企业抄表原始资料保管不够完整,必然造成电费的流失;行政干预也是电费拖欠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供电企业对一些拖欠大户,特别是国有企业实施停电限制时,总有人说情或下行政命令,供电企业领导不执行就得考虑挪位,这也给往来款项增加了不少问题及困难。
二、解决对策
往来账款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往来账中的问题可以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弱点和缺陷。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加强整个社会的制约机制外,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客户的银行信用等级
查阅和分析客户近期的会计报表,根据报表分析该客户的偿债能力,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率、现金净流量等,从而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然后根据客户档案、客户与我方业务量的大小、资信程度等情况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针对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信用条件、确定适度的信用额度,合理确定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相应的信用政策。对欠款金额大、拖欠期限长、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要实施重点监控,及时向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提出调整信用等级的建议,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清收。
例如,供电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各类用户信息档案和电费回收数据库。从信用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品、经济状况五个方面对用户采取不同的收费方式,在电力紧缺、调整运行方式和限电时,对临时用户和不按期交费的用户,利用负荷管理系统进行停限电,而对于优质用户用电需要则优先保证。
2.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制度
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企业可明确款项的收回是销售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同时制定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的货款作为销售部门和人员的考核指标,每名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资金回收全过程负责,这样就可以明确风险意识,加强货款回收。
例如,供电企业可加强抄、核、收合服务质量管理。严格要求电工抄表率、到位率、正确率达到100%,并随时掌握所管辖区用户用电情况。对农户生活用电,农忙期间可采取早晚上门收费。对城镇居民采取定点定期坐收和上门催收;对欠款的单位,应依照法定程序发放催费通知单和停电通知书;对长期恶意拖欠的用户,除停供外,还依法提起诉讼。还有,可在营业窗口设立监督台,意见箱,电子查询触摸屏,并利用电视、报刊杂志等摆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为保证电费按期回收打好基础。
3.设立应收款项管理岗位制度
企业应设置应收账款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日常应收类款项的管理,并每月检查企业执行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财务部门要设立应收款项管理岗,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应收款项的对账、分析、汇报、协调、督促催收等工作。
例如,供电企业可在建立用户等级档案的基础上,在用电MIS系统中开设电费监控系统,以随时掌握客户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动向。将电费回收的风险识别、分析、判断和防范作为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实施有效的监控,必要时还可利用法律手段。
4.建立赊稍审批制度
强化管理企业的所有赊销业务,必须要经过有审批资格的经办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一种分级审批的赊销制度,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以不同的审批权限.各级管理人员只能在限额内审批,超过限额报上一级领导同意后予以审批,办理时必须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明确付款期限,货发出后业务部门经理和经办人签订“货款回收责任书”确保按期收回货款,层级管理,减少风险。
5.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对每一笔往来项目进行分析、核算,索取有关合同等凭证,杜绝弄虚作假行为。加强与业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将会计的事后核算变为事前掌握、事中控制、事后监管。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定期、不定期对资产、负债进行核对清理,将核对纳入财务核算的日常管理之中。普通客户一年一次,重点客户每季一次进行核对,遇有争议的应督促业务部门尽快查找原因。对确属坏帐的报经主管部门、税务部门批准后核销,将核销情况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不影响本年度利润的考核。
6.建立应收款项台账管理和账龄分析制度
财务部门要逐笔建立应收款项档案,以台账的方式进行管理要定期对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行跟踪分析,他可以使企业很清楚的知道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有多少客户已经拖欠太久,可能成为坏账。这样一来就能适时的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呆坏账。对于发出商品也应视同应收账款管理,尽管在会计核算上把它作为产成品管理, 但他实际上是已经销售给客户只是还没有开具发票的产成品。因而在统计应收账款客户金额账龄增减情况,定期与往来单位对账时,应同时统计发出商品的金额增减变动情况等。财务必须建立发出商品销售台账记录产品名称、发货时间、客户名称等等信息,保存好有关产品提货单运费单据等。
7.利用多种手段盘活应收账款
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应收账款变更为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具有更强的追索权,且在到期前能够背书转让或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低坏账损失的风险,所以在客户到期不能偿还货款时企业可以要求客户开出承兑汇票抵消应收账款。利用应收账款进行抵押与让售,转移企业的风险,发生坏帐是可减少企业的损失。
8. 严格对外出借资金制度
资金出借往往存在关系单位或关系人之间,其出借往往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在收取时经常会发生意外。企业必须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单位之间发生出借资金,严格实行担保或抵押,杜绝个人出借资金的现象,避免资金风险。
总之,企业管理当局、财务部门、相关业务部门要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相互配合,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共同做好往来款项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霞.如果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财务通讯.2008.18
[2]巴燕华.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J].华商.2008.18
[3]孙桂梅.浅谈企业往来款款项的管理[J].时代经贸.2007.S6
[4]唐存莲.往来款项管理常见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07.03
[5]张莉.浅谈企业往来款项的内部控制[J].财务管理.2004.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海门市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