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09-02-25张新平

金融经济 2009年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张新平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问题的困扰。本文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问题;对策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职院发展中的定位偏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历史,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高职学院在自身发展中往往依照普通大学来设置课程,大都使用本科教材,过分的向本科靠拢。另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出现了职业性过分彰显的定位偏差,专业化成为高职教育的主导模式。一些高职院校过分的追求职业性,把“职业导向”作为办学目标,产品带专业,专业数量增多,专业面变窄。

(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经费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是1999年“三改一补”政策下由中专升格建设而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都存在经费先天不足,办学规模小,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情况。而在后天的发展中又存在发展时间短,规模扩张过快的问题,资金短缺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三)办学过程中生源不足

由于政策的限制及其它种种原因报考率不高,录取率较低,其招生人数低于招生计划。通过高考招生是当今高职学院的主要途径,但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报名人数低于招生人数,虽经过多次补招,全国仍有不少高职学院没有完成招生任务,即使招到学生也并不意味着学生报到,新生退学现象时有发生。

(四)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对于接受了几年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对口招生的生源来说,其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差。而从普高入学的生源质量来看,由于不是和其它普通高校同批次录取,是最后一批录取的考分最低的上榜生。最后批次录取大大降低考生报考的热情,录取分数越低,高职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就越低,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生源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五)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

现阶段高职教育过分偏向职业岗位的主导性,许多高职学院把实用、够用作为培养人才的知识标准,设置的专业过于细化,开设的课程突出实用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广泛的专业基础,学生就业面低,就业转向困难。另外,以科技教育基本取代人文教育,以现代文化教育取代传统文化教育,以单一专业教育基本取代人格整体教育,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其知识却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没有成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的动力。

(六)教师结构不合理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大多数教师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专业师资主要来自普通高校和职业学院,他们在校期间就缺乏实践操作训练和必需的专业技能,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很不适应。另外,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专业教师学历层次较低,大多是本科学历,甚至是专科学历,无论是教学能力、职务结构,或是科研水平,新建高职学院与国家要求和高职专业技能教育要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新形势下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对策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准确定位

1.认识观念定位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时代感要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观、市场观念要提升,要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是“劣等教育”、不是“末流学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再仅仅满足于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还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办学方向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方面上应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前提,突破传统办学模式,以专业教学为切入点,按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岗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纵深体系构建上变纵向为横向。在办学模式上,坚持学教结合,校企联合的方向,要与行业和企业紧密结合。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良性发展。

(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

1.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力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准公共物品,具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仅具有特定的经济功能与价值,同时也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功能和价值,它能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增强就业者的就业本领,延长就业年龄,推迟就业年限,减轻对政府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适当增加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让职业院校的发展无后顾之忧。

2.引导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投资于教育,除了要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外,还可获得社会效益。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经济产业结构分工的重新调整,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拥有高素质的、高技能的员工队伍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的关键。我国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为实现以集团投资、连锁办学、滚动发展、产业经营的高职教育新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尽可能地引进企业的资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联合。

(三)扩大高职院校的生源

1.提升学校的形象,努力实现公平

第一,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衔接的体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两个不同类型的教育,两者可以通过政府的客观调控,相互衔节,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由教育部制定和组织评选,让够条件的高职院校试办四年制高职本科专业。第二,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招生分离,同时考试,高职要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录取,自成体系,增强独立色彩,摆脱过同时考试,最后一批录取而形成的末类高校的公式化概念。这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职形象的重新定位,增加高职对公众的吸引力。

2.抓好就业工作,以就业来促进招生

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认识,掌握可行的求职方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正视就业现实,克服好高鹜远、急功近利的思想,实现顺利就业。从长远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只有提高自己的办学质量,管理水平,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走俏,学校就业率高,招生才能有保障。

(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育认识上的误区,认识到高职教育不仅是传播实用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怎样做人,充分发挥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高职教师应从教师讲授为重点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重点的观点,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教会学生学习。要广泛运用学术报告、宣传栏、互联网等平台,大力宣传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要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要着重加强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五)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要重视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推进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观念的不断更新在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学习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与时俱进,以学促教,促进知识更新和能力提高;大力发展技术研修和培训,充分利用校内的设施和师资,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发挥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职业学院要积极创造重点保护,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行高层次的学位研修,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第二学位,鼓励管理人员到其它高校学习管理规范,提高管理服务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和学习,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条件的学校应选拔学科带头人到国外学习进修,主要是到德国、日本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学习。

参考文献:

[1]崔葆芬,突破综合性高等职业学院发展中的瓶颈,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2]李友瑛,高等职业学院数学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第10期

[3]陈淑范,高等职业学院教学改革初探,农业与技术,2007年第4期

[4]袁益强,高等职业学院教师素质要素探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殷熠华,高等职业学院教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作者单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