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冲击俄生活水平
2009-02-24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傅 涞 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失业人员飙升、平均工资下降、食品价格上涨、卢布汇率下跌,甚至有些银行开始冻结居民存款……俄罗斯《消息报》说,这似曾相识的一幕让人担心,1998年重创俄罗斯的金融危机有可能再次上演。
居民实际收入比去年12月下降了近一半
据俄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09年1月俄罗斯失业人数比去年12月增加了5.2%,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1%,达到610万人。俄经济学家认为,俄罗斯失业率还将继续攀升,2009年有可能达到13%—15%。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隐性失业率还在提高,也就是被削减工时和被迫休假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不仅失业人数大增,俄罗斯居民收入也出现了近9年来的首次下降。据俄《独立报》20日报道,今年1月,俄罗斯人月平均工资为1.52万卢布,与2008年12月的月平均工资相比降低了25%。而1月的俄居民实际收入更是同比下降6.7%,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45.7%。另一方面,拖欠工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俄联邦统计局公布,1月份俄罗斯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总额高达70亿卢布。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的通胀率还在直线上升,俄罗斯统计局预计,今年全年预计将达到13%。
眼下的状况,让一些俄罗斯人担心重现1998年的噩梦。当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股市从400多点一路下跌到不足50点,老百姓的财产严重缩水,当时的平均工资只有2200卢布。1999年,俄罗斯失业人口达到了1020万人。
居民总支出超过总收入
金融危机后的近10年来,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的巨额收益赢得了持续的经济发展,俄罗斯人的社会福利、平均工资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居民平均工资从1998年的2200卢布增长到了1.5万多卢布,平均退休金从823卢布增长到了近6000卢布,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2000年俄罗斯有30%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目前这一指标已经降低到了14%。每次记者去超市,都看到俄罗斯人一车一车地买东西,浪费的比用掉的还多。
但也就是富裕之后养成的消费习惯让俄罗斯人在金融危机面前更加难过。俄罗斯经济发展部1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俄罗斯居民去年全年的总支出为25.5264万亿卢布,收入却仅有25.5223万亿卢布,这意味着俄居民当年的现金增长率约为零。而在2007年,俄居民全年总收入较总支出多出8190亿卢布,现金增长率为3.8%。俄经济发展部表示,人们的收入不足以应付已经习以为常的消费水平,不得不花费部分存款,这在俄罗斯联邦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此前,在金融危机的1998年,俄罗斯的居民收入也比支出高出1.7%。
另据全俄舆论研究中心17日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32%的俄罗斯人为了省钱开始购买更便宜的商品,23%的俄罗斯人因为物价上涨而寻找兼职,12%的人开始动用储蓄,另有5%的人购买备用商品以花掉快速贬值的卢布。22日,记者在莫斯科的跳蚤市场发现,把家中闲置的旧货拿出来卖的人明显增加不少。一位叫玛丽亚-扎波罗热切娃的妇女对记者说,1998年俄罗斯政府放任卢布贬值,拒绝偿还外债,千万人的存款随着卢布的贬值而大幅缩水,身为会计师、会多种语言的她因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去当一个厨师以补贴家用,“那种危机似乎又回来了,工作已变得很不稳定。我在花每一分钱的时候都得慎重考虑,从下馆子到买东西的每一件事情上小气起来,因为也许明天我就失业了。”
不仅普通百姓生活大受影响,富豪们日子也不好过。2008年,俄罗斯身价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排行榜上多达101人。时至今日,据俄罗斯商业杂志《finans》报道,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俄富豪数量已经少了一半,减少至49人。排名前十位的富豪总资产更是在一年之间蒸发了2/3,最高的缩水高达85%。
专家认为俄罗斯经济不会回到1998年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专家古柯夫认为,全世界的消费者们都受到了冲击,只不过俄罗斯人受的影响是他们的两倍。但也有专家认为,俄罗斯经济不会重回1998年。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用10年时间重建和完善了金融体系。据法国巴黎银行估计,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过去5个月投资者从俄罗斯撤离的资金达2900亿美元,早已超过199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但是俄罗斯金融体系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约合3865亿美元,而1998年时,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只有24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