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绿学者推两岸“50年维和”
2009-02-24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民进党“当权派”云林县长苏治芬的老师、深绿团体“台教会”成员之一的台大教授黄武雄,近日在网上发起了一项名为“寻找太平岁月:50年维和方案”的百万人联署活动。在这项活动中,黄武雄一改深绿团体“除了独立,其他都不要”的态度,希望能够将“两岸50年维持现状,不统不独,非军事化”的条文,列入台湾“宪法”。媒体称之为“50年维和方案”。
为了推动这个活动,黄武雄在自己的博客中贴出了共计3万多字的文章。他称,在2008年的“大选”中,不论马英九还是谢长廷,都提出过类似的“和平愿景”与“和解共生”的政策方向;“大选”投票前,联电董事长曹兴诚也刊登一连串的广告呼吁“两岸维持现状”。台湾政商两界领袖人物提出的两岸发展构想,是促使他推动此次活动的主要因素。他希望“以超越蓝绿的视野,让非理性、无休无止的统独争议平息。在维持现状的50年中,让没有被贴标签顾虑的民众很健康地讨论统独;等到50年后,由下一代再做决定”。
在香港《亚洲周刊》对黄武雄的专访中,他解释对“50年”这个时间点的界定时,特别提到是受到香港模式的启发。他表示,30年不变不足以给台湾民众足够的稳定感,但70年或100年大陆方面又未必会接受,所以香港模式的成功让他认为,50年最合适。岛内分析称,黄武雄虽然没有说出“50年后台湾回归大陆”的话,却显现出他认同“未来台湾主权允许存在任何可能性”。也就是说,深绿分子中已经有人以“不明显”的方式,认同台湾与大陆未来“统一的可能性”,并在争取将这一认同范围扩大到“百万人”。
绿营方面对黄武雄的做法极为不满。
据台湾今日新闻22日报道,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声称,“这样的做法对大陆方面没有约束力”。民进党“立委”潘孟安称,两岸问题牵扯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黄武雄的诉求“太不负责任”。以“终极统一”为目标的国民党,此次显得有些平静。有分析说,现在国民党眼中只有年底县市长选举的胜负,担心支持黄武雄会被戴上“卖台”的红帽子。
在黄武雄推动联署活动的网站上,《环球时报》记者看到,目前已经有一个团体及77位个人签名表示支持,离半年内百万人的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对于反对的声音和推动的困难,黄武雄似乎早有预见。他表示,联署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社会反思,是一项草根式的公民运动,自己的声音是脆弱的。他对台湾政界的反应了然于心,只是希望有时间慢慢将这种思想观念加以推广发酵。他说,文章发布后,已经看到岛内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女性和年轻人绝大多数都支持他,让他有了乐观的信心。但是,他也坦言,在目前极为敏感的政治角力中,他的这个构想可能会像泡沫一样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