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美的规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2009-02-24代雅琴

中国经贸 2009年22期
关键词:思想教育

代雅琴

摘要: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提高教育的效果,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以为,充分利用美的规律,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感化、人生导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于运用的规律,创造美的环境、展现美的人格、追求美的方法,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美的规律;思想教育;环境美;人格美;方法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爱美,也总是乐于接受美的事物或观念。与人的爱美特性相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地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对于增强思想政治作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积极意义。

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美是一门科学,具有严谨的科学体系和认知方法,对学生的感知、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个体通过审美修养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干,更有学习能力。很多伟人都爱好和擅长文艺,这种爱好同他们的事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爱读文学名著,爱因斯坦常常拉小提琴,李四光谱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作品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美的魅力和神奇,激发了众多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的渴望和执着;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审美活动,培养和促进了他们的观察力,引导他们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鼓舞他们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

美育对于创新人才的智力开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潜能的挖掘,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心理学家依据大量的科学实验分析告诉我们,创造型人才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卓越的文艺天赋。创造性人才不仅表现在智力上,也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创新意识实际上也是一种好奇心,一个人有了这种好奇心,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尝试冲动,美育能够通过积极的态度,扶植和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审美修养方面的确应该先走一步,更高一层。

美是道德的亲姊妹。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明言,从中不难看出他对美育的道德教育作用的推崇。我国历来有礼仪之帮之称。我国古代儒家教育很注重诗教,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所谓“兴”,就是启发鼓舞的感染作用:所谓“观”,就是考察社会的认识作用;所谓“群”,就是互相感化和社会凝聚的作用:所谓“怨”,就是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可见,诗的这四种作用对人的道德发展是有帮助的。儒家还十分重视乐教,我国古代的音乐美学名著《乐记》,对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作了详尽的阐述。《乐记》主张用乐教来陶冶人的性情,养成内心的和协。其实,古代儒家所讲的诗教、乐教就是运用美的规律来使人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美的感染,使人自觉不自觉地变得高尚起来,起到道德感化的作用。因此,审美教育可以辅翼道德,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人生的发展道路上,美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审美修养是从多力面发展人生价值的过程,从而使人更加珍借和热爱人生,生活之路也就会更加宽广,且可以摆脱生活的种种束缚、困扰和烦闷,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崇高的志向,获得精神上的平衡。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审美修养是提高需求层次,创造人生价值和促进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有了一定定程度的审美修养,也就在相应的程度上摆脱了低级趣味,心灵受到了美的净化化,精神上就有了更高的追求生活娱乐的格调也随之提高,生活内容也就更加丰富多彩,学习的目的就会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会人人大大增强,就会朝着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个目标加倍努力。

具体怎样操作?笔者以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环境影响人,造就人,美好的环境对人的美好心灵、美好品德有着熏陶和感染作用。大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有着直接的影响。

其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我国有一句俗话:打铁必须本身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人格美,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第三,加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注重情感激励。美的东西往往把不可言状的情感变成具体生动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人在想象中体会到情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高层次上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态变化,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用美的语言体现“情”,做到人情、人理、动心,做到情真理切,理在情中,真正使学生心悦诚服,激起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热情、信心和力量。

开展多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活动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高校一定要结合大学生活泼好动,希望多方位发展以及反对空谈的心理需要,注重采用情趣转移、寓教于乐的熏陶式教育,把教育内容艺术化、文学化,使学生在各种轻松、愉队、高雅、富有艺术性的活动中受到美的感染,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达到调节精神,增长知识,沟通情感,提高觉悟的目的。就课外活动的类型来看,人大致可分为文化娱乐,课外科技和社会实践二种。在活动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要有意识地增加科技含量,运用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完善和丰富工作的体系和内容,把先进的科技手段引进工作领域。一方面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又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解社会和熟悉社会的条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树立要有时代感,在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的21世纪,英雄辈出,只要做有心人,到处都可以找到鼓舞人的榜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选树学生关心的热点典型,要善于发现那些有时代风采,有导向作用的典型。由于典型是以生动的形象打动人,因而往往能收到单纯的理论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
浅析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