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改革思路

2009-02-24詹福祥俞春英

中国经贸 2009年22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

詹福祥 俞春英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爆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缘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暴露无遗,由此引发了各国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广泛讨论。正是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美元难题;亚洲货币合作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从时间先后看,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制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以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一、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1现行国际货币体的不公平性

虽然在牙买加体系下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已经不复存在,持有美元也不能向美国政府要求兑换黄金,但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其法定货币——美元由于有很好的流通性以及有美国经济作支撑,一直成为国际贸易支付、资本投资以及资本转移时最广泛使用和最被人接受的货币,美元在整个世界经济体中充当着世界货币的职能。正是由于美元的这种特征,使得各国的外汇储备里美元占了绝大部分,而各国的外汇储备又不约而同的往美国市场投资,如投资美国的政府债券和一些优质公司债券。这种情况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业运行良好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一旦美国的金融业和经济发生问题,如发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甚至是经济危机的的话,各国辛辛苦苦通过扩大出口所赚到的外汇将会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或者是经济危机的牺牲品。到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在美元主要充当着世界货币的情况下,一旦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或是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就必定要为美国承担危机带来的相当一部分的损失。换句话说,美国可以把金融危机或是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转移给世界各国,这对世界其他国家是相当不公平的。

2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一种比较混乱无序的状态,各国都开始探索自己的货币汇率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建立货币联盟,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国家实行一种统一的货币。最具代表且最成功的是欧元的产生。另一种是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自己国家的货币按照一定比率和美元挂钩,并努力维持汇率的稳定,广大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采用这种汇率制度的。这种汇率制度的优点是与美元挂钩后挂钩国的货币价格比较稳定。但是缺点是一旦挂钩国和美国之间的国际收支间出现持续性的不平衡时,挂钩国货币由于钉住美元,而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整,即挂钩国的货币就可能存在大幅高估或是低估,那么一场货币危机甚至是金融危机就不远了,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1999年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人们越来越清楚看到,除了金融危机发生国自身的内部问题外,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导致危机发生以及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最明显的内在缺陷就是不稳定性,主要表现为汇率的剧烈波动性。汇率的剧烈波动性给各国政府及整个世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危害。

3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问题

我们知道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就是特里芬难题,其实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特里芬难题并没有得到根除。一方面美国为了保持其内部均衡,要将美元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低水平,而这就要求美国政府得控制美元的大量流出;另一方面由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并且国际贸易主要以美元计价,世界各国对美元的要求不断增加,这就需要美元大量流出,美国和其他世界各国对美元的要求形成了根本的对立,产生了类似特里芬难题的难题,由于学术界对此难题并没有一个名称,在这里我们不妨称之为‘美元难题。其实只要一个国家的货币成为世界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时,都会产生类似的难题。欧元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美元难题得到了缓解,但仅仅是缓解而已,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美元难题必将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最终被新的货币体系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思路

1对现行货币体系的根本变革

由于使用一个国家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会带来‘美元难题,从而使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根本上的缺陷,要彻底解决此问题,必须创立一种超越国界的世界货币。其思路可以是:

首先,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组织和巴塞尔委员会进行整合统一,使其成为一个类似世界中央银行的机构,并且赋予该机构发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其次,世界货币可以由特别提款权(SDR)改组来充当。我们知道SDR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的职能,而且只限于政府之间使用。如果再赋予SDR流通手段的职能,同时使其可以用于私人媒介国际商品的流通,那么改组后的SDR将会变为一种真正的世界货币。改组后的SDR的计价方式同样是以‘一篮子关键货币为基础,按照不同的权数加权得出。同时各国须按照一定比例向该机构缴纳资金,作为发行世界货币的准备金。

最后,建立以世界货币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按照其自身的情况以一定条件和世界货币保持一定的比例,当然这一比例可以在一定的条件进行调整,使其处于合理的估值范围之内。

我们发现建立这样的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可以完全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不公平性、不稳定性。并且还可以很好的解决由一国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带来的‘美元难题,从而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问题。

但是这一国际货币体系却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问题,就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大力阻扰而变得希望渺茫。因为在这个货币体系下,发达国家凌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特权将受到挑战,如单独享有发行通货充当世界货币带来的铸币税,当发生危机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损失等。但是世界各国之间本身就应该是公平的,所以发达国家的这种阻扰是自私的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一致,积极和发达国家展开谈判,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2积极推进亚洲货币合作

然而,谈判是讲究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各自为阵,很容易被发达国家各个击破,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和发达国家谈判时不至于处于完全被动局面,那么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内的货币合作。在这方面,欧元的产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活生生的例子,使得发展中国家看到了货币合作的希望,发展中国家可以将欧元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运用到其建立货币合作的过程之中。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从地缘上说,世界存在三大经济区域:美国、欧洲和亚洲。从经济总量上看,亚洲最大,欧洲次之,美国最小。但是,从金融方面看,则是美国最强,欧洲次之,亚洲最弱。更为严重的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亚洲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规模巨大的产品和劳务的出口,以及日益增加的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无论是计价还是实际的移转,都必须以美元和欧元为载体。于是,汇率的稳定与否,就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宏观调控难以回避的持续挑战。然而涉及汇率,就免不了要时时谨慎地处理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关系,而且这这个过程中免不了要仰人鼻息,而且常常遭受无端指责。面对这些相同的事实,亚洲国家唯一的出路就是进行积极广泛的货币金融合作,才能改变目前这种被动的局面。但是考虑到亚洲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差异性,像欧洲一样建立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欧元不太可能,至少现在还不行。但是在东盟10+3的范围内,可以借鉴欧元形成过程中欧洲货币体系中曾经出现过的联合浮动,又称为可调整的中心汇率制。在区域内各成员国货币之间保持可调整的稳定汇率,对区域外货币则实行联合浮动汇率。由于区域内各国货币对外集体浮动犹如蛇行于洞(Snake in theTunnel),故这种汇率制度安排又被形象地称为蛇形浮动。并且,在这一汇率制度安排下,各成员国可以自主决定货币政策,而不必将主权转移出去,这为亚洲各国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现实性。

积极推进货币合作降低了亚洲国家在现行的货币体系下汇率的不稳定因素,为亚洲国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得各国政府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及影响
中国未来两年内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后金融危机我国银行业发展状况研究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思考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