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规语文本意,重视词汇教学
2009-02-24朱金萍
朱金萍
《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一)阅读第三小点提出:“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维、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些条文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以整体感知为基础,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去体会,去理解,去领会。从而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规律学生的语感和思维。
要玩转语言文字这一“魔方”,笔者认为必须回规语文本意,构建以词汇为中心的母语教学新体系,注重词汇在思维和语言中的潜移默化,从感知中领悟,从领悟中能正确、流利地运用词汇是我多年来年来语文教学实践体会最深刻的一点认识。
事实的确如此,初中语文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必须回规语言教学本意,以词汇教学为核心。
学生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并理解它的含义及运用范围,在思维和语言投入周转,学会用词汇来表达最微妙的感情,用词汇来反映从周围世界得来的印象,那么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不会差,写作能力也一定会较高。
法国语言学家马赛柯恩曾说过:“语言的主体就是全部词汇。”张志公先生说得好:“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
现时初中语文教师对词汇教学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语文教学以词汇为核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主要的任务是文章内容的讲读,文章主题的提炼,文章结构的分析,段落大意的归纳。词汇只是教师讲读课文所要的“扫除”的“语言文字障碍”,是妨碍阅读理解的确“绊脚石”和“拦路虎”。
这样一来,词汇教学成了一种点缀,教师们只是在疏通课文时,蜻蜓点水般地给生字、难词正一下音,释一下义,之后就堂而皇之地大讲课文分析,堕入“虚”而“空”的“四部”或“五步”讲读法教学。
教师备课时教案的筹划,一般是第一课时为导读,包括生字新词的正音、释义;接着便是结构分析,包括段落大意的归纳及反复的朗读。第二课时,课文内容的讲读,包括重点难点的突破,中心思想的总结,写作特点的归类。根本上忽略了词汇的贯穿。
板书设计也是框架式。看上去条条是道,有条有理,有板有眼,实际上只是中看的花架子。由于老师在课堂上没有重视词汇教学,学生对词义一知半解,造句翻开词典照抄例句。
离开词典就束手无策。有些学生干脆抄书上的愿句来搪塞。学生作文基本上患“词汇贫乏症”。文章干巴无味,文句平淡如水。
再则教师讲读课文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词汇教学,因而语言表达时同样缺乏词汇,不生动、流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就缺乏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致语文教学走进了死胡同。
一些教师在教读课文时,导出一些所谓“创新”,刻意设计诱发题,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想象,去发挥,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就是谈不出实质上的东西,更不要说理解 文章的意境和语境了。
我自始至终是这样认为,课文的学习有两方面的目标,一是培养情操让学生得到思想意识上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二是学习词汇,,理解并运用词汇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
任何时候都必须正确理解大纲精神,不要强调这一点而失去另一点,也就是说不要顾此失彼。其实我理解的整体感悟,一是指对文章写作意图的感悟,二是指对文章语句的感悟,三是指对构成这篇的语句的词汇的感悟。四是指对锻造文章语句的词汇的感悟。这些感悟的前提必须是对词汇的理解,感悟它的意境,感知它的语境才能产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
否则,你引导学生去创新,去创新思维,去发散新思维,那只是空中楼阁。再说学习文言文也应先理解,领会词义,才能领会句意,进而感知文意,最后才能到达全文的整体感知。古人的“对句”实际上就是熟记“词”的,并为添词写诗拟对联打基础的。
我认为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必须自己能做到这么几点:
1.对文章(课文)的整体感知。这其中包括领会作者的创造意图,明确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
2.对文章内容的感知。授课者不熟悉课文内容,讲课就讲不到点子上,就会徒劳无功。
3.授课者必须把握住既能体现内容— 文境,又能体现思想—意境,更能体现意义—情境的词汇。
4.授课时以这一课文灵魂的词汇组织教学,诱导学生去思维,去创新,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 在《白杨礼赞》 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多把精力放在写作手法即象征手法的讲解上。通过两节课的讲解学生多能领会这中写作手法。在写作中也会尝试用象征,但写出来的文章却很空洞。究其原因与教师不重视词语教学有关。
作者对白杨生长环境以及对白杨形神的描绘教师上课是多蜻蜓点水。上课时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学习作者准确凝练语言,对学生写作无疑有正确引导作用。
词语教学是一项长期性艰苦劳动。词句训练长年累月坚持不懈,才能见成效出成果。我写这篇文章展示自己的观点,有不当处望大家 指点。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