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及欣赏能力
2009-02-24张艳尊
张艳尊
诗歌是用精炼的语言,短小精悍的篇幅集中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文学形式。它具有强烈的感情、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丰富的想象等特点。区区几十个字之间可以包罗万象,诗人的喜怒哀乐浓缩在方寸之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高,个别学生只会背解释,不会体会诗词的意境。由于学生对诗词的时代背景不了解,个别字词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距,所以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及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该重视学生朗读、吟诵和想象训练的指导。诗歌是有声的图画,它的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中朗读、吟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朗读不仅读出了诗歌的韵律美,还读出了诗歌包含的意境。教师引导学生边想象,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巧妙的导语,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要在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上进行,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何停顿、如何读重音,读起来应抑扬顿挫,应有“情”,纠正“唱读”的现象。
避免整齐重复、单调地读。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去学朗读技巧,从读中去体会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感情。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适用于诗词朗读。
其次是多积累。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课内外诗词,把其积累下来,日积月累是一价值不菲的精神财富。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各个时期的诗词,进行分门别类收集整理。建立“古诗词专项材料库”,定期进行评比,看谁积累的多,积累的全,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开学之初,我采用了建立“诗词歌赋本”“每周一诗”专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累古诗词,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们不定期进行交流学习,把收集到的诗词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喻理、言志等几项分类。
写景诗又可按季节分,也可按名山大川来分。状物诗又可按动植物分。例如《蜂》、《耕牛》是写动物的,含有赞扬之意。写植物的尤以“梅荷”居多。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林逋的《山园小梅》杨万里的《小池》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除了以上分类外,还有的把一位诗人,一个朝代的诗归在一起,从中去感悟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时代的风云变幻。虽然分类不同,却异曲同工之妙。
再次是多用。积累了许多诗词,关键是学以致用。在恰当的运用中去体会它的内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以致用。
一是配画。大多数小学生喜欢画画,通过给诗词配画来展现诗中所描绘的意境。鼓励学生为诗词插上自己的一幅得意之作,定期展览,互相交流。
二是恰当的引用。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用一些名诗佳句作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会觉得自己积累的诗词竟然还有“用武之地”,学习的信心会倍增,如在讲到鲁迅引用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讲朱自清的《匆匆》时引用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讲到老舍的《草原》时引用了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在讲到中国的一些节日时也可以引用一些诗句来增色。如重阳节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讲元旦有王安石的《元旦》;讲清明节时有杜牧的《清明》。
学生在习作练习中恰当地引用诗句给文章增色不少。如有的学生写有关母爱的文章时引用了孟郊的《游子吟》,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讲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时引用了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的写珍惜时间引用了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是经常进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发挥所长,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
最后,激发情感,引发共鸣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讲课文之前,教师应用各种方法进行导入,巧设提问,启发学生想象进入诗的意境,激发学生产生与诗歌内容相适应的感情,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可以介绍与诗歌内容有关的政治背景来导入,学生从背景中更好理解诗人作诗时心理状态及诗歌表达的感情。有的可以观赏相应的画面,还可以回忆与诗词有关的诗文,还可以配乐朗诵。去品味诗歌中的语言,尤其是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理解诗词含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方面指导学生理解体会诗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河北衡水深州市辰时镇封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