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信与自满

2009-02-23云溪子

小康 2009年2期
关键词:客观条件指挥员中国队

云溪子

自信不可无,自满不可有。这个道理,不知者寡矣。然而,不少人、经常包括吾在内,明知自信不可无而缺乏信心,明知自满不可有而自负。这是为何?

一日,与三五朋友一起看电视直播的一场足球赛,中国队与一个亚洲队交锋。那支亚洲队,水平很一般,吾以为中国队再不济,也不至于不敌它。不料,结果大失所望,中国队惨败。众人叹息不已,议论纷纷。“看中国队踢球真窝火!”“中国队太自满了!”“太缺乏自信了!”

吾不懂足球,看得也不多,对大家的议论不得要领。吾问道:“何为太自满?”一友答曰:“自以为了不起,没把对手放在眼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焉能不败!”“何为缺乏自信?”另一友答道:“见了对手就腿发软,总以为自己不行,该抢的不抢,该拼的不敢拼,不败才怪呢!”吾实在外行,断不了谁的评论更中肯。不过,这番议论在吾头脑中引起了一个疑向:“总以为自己不行”是缺乏自信,那就应该“总以为自己行”咯?如此岂不成了自满?两个吾自觉清楚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自满与自信同邪、异邪?

吾以为,自信与自满这两个概念,都含有自我感觉好、以为自己行、我在人先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有相同、起码有交叉之处。但吾同时以为,二者有诸多不同之处。

其一,进与停迥异。自信者,不甘落后,或者欲争先矣。一运动员自信,是相信自己能战胜对手,获得好成绩;一指挥员自信,是坚信自己的军队能克敌制胜;一学生自信,是相信自己的成绩不会落于人后;对人生自信,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总之,自信,乃欲有所作为,是“进取”者的心态。自满则不然。自满者,以为现有的学问、功夫、手段已足矣,不必再有他求。一运动员自满,以为拿下对手不费吹灰之力,可高枕无忧地睡大觉了;一指挥员自满,以为凭自己的力量,对手不堪一击,无需费力运筹帷幄、秣马厉兵;一学生自满,以为自己已经不错了,不妨潇洒自在一番;人生自满,“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足矣……总之,自满,是停步不前者的心态。进取与停步,自信与自满之异显然。

其二,自觉与盲目不同。自信,大多是经过调查研究、分析思考而建立的。运动员的自信,是详细了解对手的方方面面,分析自己的长长短短,权衡种种主客观条件,自觉形成的。一个军事指挥员自信的建立,须知彼知己,了解双方的兵力、装备、部署,了解部队的战斗力,指挥员的能力、水平、甚至个性,及时准确地侦知敌方动态,认真权衡天时、地利、人和。自觉性是很高的。自信者并非认为自己十全十美,毫无不足之处。自信者清醒地了解己之短处,只不过将双方的长短作一番认真的比较之后,相信自己在总体上可以胜过对方。自满则不同,多是凭一种主观感觉、或模模糊糊的判断、一时的得失形成的。一个学生自满,常常是自己觉得天资过人,或考了几次好成绩,或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全未经过认真、全面的思考比较。一个人在工作上自满,往往是只看得见自己做的事,全不见他人的功绩、过人之处,或者把众人的成绩算在自己身上;只记得过五关斩六将,全忘了走麦城。自满者一般认为自己哪方面都好。有人戏曰:自满者的毛病是没毛病,缺点是无缺点。此言于自满者颇生动传神。可见,自满多是盲目的。有少数的自信也带有盲目性。不过吾以为,盲目的自信与自满无异了。

其三,结果大不相同。自信,会坚定必胜的信心,激发旺盛的斗志,产生百折不挠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此,起码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准,甚至超常发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年,中国女排摘取三连冠,曾经从只差一分就会失败的险境中奋起反败为胜,除了高超的球艺,难道没有必胜信念和由此产生的顽强拼搏精神的作用吗?自信直接关系成败,古人早就看到了。记得,战国时秦国那位大力推进变法的商秧就说过“疑行无成”。对自己的行动没有信心、犹豫不决,是不会取得成果的。这一点,也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自满,则完全不同了。自满,会固步自封而无所追求,认为已经不错而产生松劲懈怠情绪,以为对手不堪一击而麻痹轻敌,企图侥幸取胜而无艰苦奋战的准备。如此,无论与敌对阵,还是做一件事情,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由是显而易见,自信不可无,自满不可有。这个道理,不知者寡矣。然而,不少人、经常包括吾在内,明知自信不可无而缺乏信心,明知自满不可有而自负。这是为何?吾曾为此几番思过,虽未大彻大悟,倒也少有想法。

缺乏自信原因多多,以吾之经历和感受而言,有几点甚是重要。

首先,对他人与己之长短缺乏具体、中肯的分析,高估了他人,低估了自己。当年,吾上中学之时,流传着一种说法:知识分子的孩子聪明,体力劳动者的孩子是粗麻袋片---绣不出细花来。看看身边,成绩优异的,确多为读书人的后代。吾曾一度因此认为天资不如人,学习上缺乏自信。后来,经过吾与几个小伙伴的了解观察,发现事情并不像想的那样。知识分子的孩子与吾等成绩相差,乃因为:他们不做家务,吾等家务活繁重,他们的学习时间比吾等多;他们经济条件好,可以买书,而吾等常为衣食发愁,除了课本,别无他书可读;他们的父母可以辅导功课,而吾等父母目不识丁。认识了自己并非比人笨,于是有了自信,学习时间少,少玩、少睡补上;书少,到图书馆借,到新华书店里读;父母不识字,就同学间能者为师,互相取长补短。几年下来,吾等几个小伙伴都进入了优等生行列。这使吾明白,自信来自对他人和自己长短的正确分析。

其次,太强调客观条件,而未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客观条件,是行动和做成一件事情的基础,是不可忽缺的。人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飞上天,不能再干那种“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蠢事。但是,缺乏自信者,往往不是忽视了客观条件,而是相反。吾之所见,凡强调一事做不成、缺乏自信者,列客观原因多,而较少分析主观能动性是否充分发挥。一长者曾告诚吾:遇事要尽全力为之。尽力而事未成,不必怨天尤人,非不为矣,力所不及矣;本来尽力可成之事而未尽力而为,那倒是应该悔恨的。此训使吾受益非浅。即使客观条件具备,主观上不努力,缺乏自信,事情仍然办不成。许多人客观条件差不多,而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何也?有无自信、主观努力如何使之然也。

第三,缺乏成功的体验。做事总失败,或者虽无所谓失败,却没有过成功的体验,是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而成功、特别是比较重大的成功,可以扫除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记得当年吾刚入大学时,见其他同学,大多衣冠楚楚,谈吐不凡,不少来自大城市。而吾呢,身着母亲缝制的粗布衣衫,打着赤脚,来自穷乡僻壤的山间小镇,操着土气十足的方言。相较之下,自觉形秽。于是,话不敢说,举手投足小心翼翼,遇事总觉得自己不行。一年过去,年终考试成绩公布了。全班五个人全优,吾是其中之一,大出所料。高兴之余,吾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低一等,只要努力,同样可以学好。自信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当然,成功可以使人建立自信,成功也可以使人产生自满,尤其是接二连三的成功,更容易使人自满。这全在人的把握了。

至于自满产生的原因,可能更多了。谈及这方面的书籍,汗牛充栋。不过,有一点吾体会颇深。产生自满的原因之一,是读书太少。吾研究生毕业时,老师有一段临别赠言。赠言中说:当你们感到自满的时侯,就到图书馆去看看,看看若多图书,你读过几本!岁月沧桑,昔日的小伙子今已白发老翁。可老师的这段话,不仅未随岁月淡化,在吾头脑中的印象反而越来越深。几十年来,吾也读过些书,做过一些事。虽然谈不上什么学问,但自觉有点知识。可每当吾静下心来读点书时,总发现这里不明白,那里不清楚,需要再去查阅别的书,或者请教他人。大多时候,问题越问越多。吾常感慨,合上书时似乎都懂,翻开书又似乎什么都不懂了。吾以为,只要总读书,是很难自满的。

前已述,自信不可无,自满不可有。若弄清了缺乏自信和产生自满的原因,那么,对症施药,庶几自信可立、自满可免矣。当然,这样的事知并不难,行则难矣!否则,哪会有若多人缺乏自信,又有若多人常常自满呢?但是吾坚信,只要真心求知,又诚意践行,自信是可立、自满是可免的。

猜你喜欢

客观条件指挥员中国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2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61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正当防卫之不法侵害的司法认定:客观条件的主观标准
多向发力提升文化自信
微机继电保护设备运行分析及状态检修的探讨
从两广作战看战区、战役指挥员的意见分歧与统一
智勇兼优的高级指挥员皮定均
英勇无畏的优秀指挥员罗炳辉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