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武汉地区蛋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2009-02-23刘晓华钱运国金尔光王定发

湖北畜牧兽医 2009年1期
关键词:雨雪冰冻雏鸡

刘晓华 钱运国 金尔光 程 蕾 王定发

中图分类号:S83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09)01-0013-03

1前言

据武汉气象资料报道:2008年1月11日以来,湖北省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1月11日至1月29日平均气温大部-3℃~0.5℃,比常年同期偏低4.0~6.0℃;过程累计雨雪量鄂西15~50mm,鄂东50~80mm,截止到1月30日8∶00,我省大部地区连续低温天数达16~18d,连续雨雪天数达15~18d,为1954年以来时间最长。依据持续雨雪天数、过程雨雪量、持续低温天数、期间平均气温、期间极端最低气温5个指标综合评定,该过程为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低温雨雪过程。1月29日8∶00武汉积雪深度达27cm,仅次于1955年(32cm),1月平均气温≤0℃的日数全省大部分达16~20d,历史同期排名第一。1~2月份冰冻天气总天数位列历史第二位,次于1954~1955年冬季的雨雪低温过程。

我省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持续时间之长、强度之大、灾害之重,为历史罕见,长江中下游雨雪天数为1954年底至1955年初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冰冻天数为历史同期次大值[1]。武汉地区属于全国重灾地区之一,据武汉市农业局收集的资料表明:持续的极端天气给武汉地区畜牧业带来了严重灾难,直接经济损失达3 636.4万元。

据武汉市畜牧兽医局统计,2008年初,武汉市蛋鸡存栏量223.9万羽,其中新洲区存栏197万羽,占全市总存栏的88%左右,所以,我们就新洲区有代表性的武汉精明禽业有限公司、武汉市七里蛋鸡场、武汉智鑫蛋鸡园、武汉市莲花蛋鸡园、武汉市明星源等大规模养殖场以及分布在三店、凤凰、阳逻等村街的个体户39户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总量达到100万羽。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武汉市蛋鸡遭受的隐形损失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警、应对和补救措施。

2调查结果

低温冰冻灾害天气导致许多家禽场停水、停电,鸡舍倒塌;蛋鸡饲料消耗上升、利用效率下降;蛋鸡发病率上升、鸡蛋被冻破、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下降。调查结果见表1~5。

从表1可以看出:这场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武汉地区蛋鸡的50%产蛋日龄推迟了2.37d,母鸡开产体重下降了0.68%,80周龄产蛋量下降了0.59kg,下降了2.78%,产蛋率 下降了7.63%,每枚蛋重下降了1.25g,下降了2.19%。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

从表2中可以看出,雪灾气候影响了蛋鸡的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饲料价格。每只鸡日采食量比正常状况提高了4.90%,饲料转化效率下降了2.21%(用料蛋比表示),每千克饲料价格上升了0.07元,上升了3.54%。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里,蛋鸡的发病种类增加,发病率从1.07%增加到3.56%、药品费用每只增加0.29元;蛋鸡死亡率是正常状态下的134.15%。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见表3。

从表4可以看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使武汉地区蛋鸡的破损率从0.46%上升到0.89%;受精率从85.69%下降到84.83%;孵化率从81.23%下降到79.37%。

从表5可以看出,雪灾天气里,蛋鸡鸡苗价格变化不大,但由于运输困难等原因,鸡蛋造成积压,使其价格不涨反而下降了1.44%。由于保暖、防病、加强管理的需要,每只鸡的管理成本增加,增加比例为90.24%。鸡蛋价格下降,管理费用增加,蛋鸡生产性能下降等各种因素造成蛋鸡养殖户利润明显降低,和正常状况相比,降低了70.31%。

笔者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地区的长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降低、饲料的利用率下降、商品蛋鸡的产蛋率下降,蛋变小,有时还会产生软壳蛋、所有的蛋鸡生长迟缓,发病率、死亡率增加。引起蛋鸡死亡的主要疾病有胃肠炎、下痢、冻伤、支气管炎、肺炎、肾炎、消化不良、禽流感、新城疫、呼吸道病、皮肤病和体外寄生虫病等。

3分析与讨论

3.1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武汉地区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地域原因

这次雪灾重点集中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南部和广西等地,是50多年来中国救灾工作遇到的非常特殊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南方天气一直比较温和,武汉地区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带来的灾害估计不足,御寒措施准备不充分,一些防寒硬件没有跟上,防寒防冻经验不足,使得养殖生产者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显得措手不及,给蛋鸡生产养殖户带来极为严重的挫伤。

3.2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武汉地区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生理原因

有资料表明[2]:雏鸡冷应激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醛固酮(ALD)含量均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呈波动性变化;Shustanova研究表明[3]:冷应激可以改变生物体的促氧化与抗氧化平衡,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升高,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降低使机体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增强诱发损伤。王金涛研究表明[4]:急慢性冷应激使血清生化指标发生改变,如对雏鸡血清中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转肽酶、乳酸脱氢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有变化,可能是冷应激通过改变雏鸡的酶与非酶系统的抗氧化能力使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发生变化,导致细胞氧化损伤的发生,从而影响鸡的代谢和正常生理功能。所有这些均会造成蛋鸡机体防寒抗病能力减弱,最终导致蛋鸡发病率升高、疾病种类增加,除了常见的疾病外,还出现了几种疾病相继感染迸发,形成了新的疾病。由于温度太低、持续时间长,鸡蛋被冻破、或者种蛋受冻后内部受损,造成受精率、孵化率均下降。所有这些和本次调查的结果一致。

低温天气下,蛋鸡为了应对寒冷天气,不得不加快能量代谢,造成食欲大增,采食量增加,但生产性能不变甚至下降,最后导致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这和本次调查的结果如蛋鸡饲料消耗上升、利用效率下降等等现象是相符的。

由于南方低温冰冻灾害天气比较少,蛋鸡在这突变的气候下很不适应,会造成寒冷应激。有资料报道,寒冷应激会使家禽消化道内膜异常[5]、使皮质中枢机能紊乱,如胃肌痉挛、胃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胃液分泌紊乱,形成溃疡、消化道黏膜出现充血,生产力下降、生产性能发挥不良。袁学军研究表明[6]:寒冷刺激后,与免疫有关的白细胞分类、T淋巴细胞数目、嗜碱性细胞数量、异嗜性细胞/淋巴发生变化,相应的免疫能力发生变化。

蛋鸡的消化道异常以及细胞免疫异常,最终会使鸡免疫力下降、抗病力低下、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这些结论也和本次调查结果一致。

3.3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武汉地区蛋鸡经济损失的量化

经测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武汉地区蛋鸡产蛋影响(以每只计):每只鸡每枚蛋减重为57.15-55.90=1.25g,产蛋率按平均80%计,雪灾期间产蛋率下降7.63%,影响时间以4个月计,则每只蛋鸡产蛋减重1.25×80%×(100-7.63)%×120=110.84g,综合考虑推迟产蛋因素,合计每只鸡因雪灾影响减少产蛋113g。所以,由于产蛋减重引起的经济损失为:每只鸡113g/只×7.00元/kg=0.79元/只;耗料增加:315g/只×2.05元/kg=0.65元/只;管理成本增加1.11元/只左右;综合评估,每只鸡损失2.55元。武汉地区蛋鸡年出栏223.9万只,冬季存栏100万只,损失255万元。

4生产者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下应采取的预警、应对和补救措施

4.1应采取的预警措施

(1)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建立灾害快速反应系统。建立快速反应系统、完善的灾害预报系统、完备的应对灾害体系教育。以具备危机处理能力,对危机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化解危机。

(2)要加强冰冻灾害科研,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各级相关部门应进行雨雪冰冻灾害条件和机理的研究。应对这种天气的形成、发生的过程和机理进行探讨;揭示灾害天气形成的背景、特征和生成条件;探讨阻止灾害天气发生的新方法;同时进行提前预报,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把灾害天气降低到最小范围。

(3)加强畜禽综合管理,提高动物抗病抗逆能力。通过加强畜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畜禽受寒和外感疾病的发生,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增加垫草、防止潮湿、增加采光、控制通风、注意饲料和饮水的供应、延长人工光照的时间、强化免疫等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提高动物抗病抗逆能力。

(4)做好宣传和信息服务。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宣传防雪抗寒知识,宣传抗灾抗寒措施,指导养殖户科学掌握防寒抗冻知识。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组织专业技术队伍,指导和帮助养殖户做好防寒抗灾和动物防疫准备工作。

(5)做好养殖场的房屋修缮工作。在冬季到来之前,做好鸡舍、水、电设施检修和栏圈的整修、防寒和保暖工作。特别是育雏舍的保暖和通风。

(6)做好饲料原料储备工作。冬季要多贮备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防止因为原料准备不足出现断粮断水现象。适当提高冬季日粮的能量浓度,不限制采食,促进动物脂肪沉积来应对寒冷刺激。

4.2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加固鸡舍,清除顶棚积雪。对鸡舍的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加固,特别要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鸡舍,及时转移鸡只,防止严重的坍塌事故,检查电线是否漏电。对因灾损毁的鸡舍及时加固抢修,排查检修电路,挖好并加固鸡舍周围的排水沟。可适当增加蛋鸡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禽舍温度不低于3℃。

(2)加强蛋鸡的科学管理。鸡的育雏应严格按照育雏期饲养管理要求进行,必须满足雏鸡所需要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及卫生等环境条件,特别是10日龄前雏鸡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够健全,抗寒能力差,雏鸡要增加保温灯或煤炉数量。减少育成鸡室外运动量,种鸡饲养可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增加垫料厚度,保持干燥,一周更换一次垫料。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饮用温水,避免饮用冻水。

(3)供给蛋鸡充足和平衡的营养。在饲料里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以及一些抗寒冷、抗应激的添加剂。

(4)定期消毒,增强体质。气候寒冷,家禽的抵抗力普遍减弱,极易导致疫病暴发流行。要坚持定期消毒,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强体质。

(5)迅速开展消毒工作。组织相关部门科技人员分赴养殖小区、养殖户进行消毒工作,重点对受灾农户、规模养殖场进行消毒,确保受灾地区畜禽饮用水、养殖圈舍及其相关区域的消毒面达100%。

(6)保持清洁卫生,防好疫病。气候寒冷,蛋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极易导致疫病暴发流行。要坚持定期消毒,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强体质。

4.3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1)扎实抓好免疫防疫工作,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按照常年防疫的要求,加大开展禽流感、鸡新城疫等疫苗的防疫补针工作,确保疫苗注射免疫率100%。严密注视疫情动态,加强畜禽运输、加工、储藏环节的检疫监督,力保灾后不发生动物疫情。及时淘汰处理受冻和伤残蛋鸡。死禽可采用洒生石灰深坑填埋或焚烧等方式及时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2)抢修加固修缮和新建蛋鸡舍。加固鸡舍,清除顶棚积雪。对因灾损毁的鸡舍及时加固抢修。新建鸡舍要选择南向平坦或稍有坡地的地方,远离交通要道及居民区。要做好雏鸡的保温,提高舍内热效率。

(3)加强灾后蛋鸡的科学管理和营养。严格按照蛋鸡冬季饲养管理规程进行科学饲养,在饲料中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添加量,在饮水或饲料中补充多种维生素、电解质等保健、抗应激药物,增强鸡抵抗力。添加抗寒和抗应激添加剂等。

(4)高度重视灾后畜牧业重建工作。由于武汉地区灾情严重,恢复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艰巨。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不怕困难,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细致谋划,周密安排,扎实做好灾后恢复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平稳发展和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

(5)培育耐寒品种或品系。不同品种、品系的畜禽对寒冷的敏感性不同,这与遗传基因有关,如地方品种的猪、鸡,耐寒力比引进品种更耐寒,建议育种过程中考虑到畜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从证照齐全、生产管理水平较高和售后服务较好的良种场引种,及时补栏,恢复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珂珊,彭桦.2008年中国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及防范对策初探[J].新观察,2008(3):33-34.

[2]王金涛,徐世文.冷应激对雏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J].中国兽医科学,2007,37(07):614-618.

[3]SHUSTANOVA T A,BONDARENKO T I,MILIUTINA N P,et al. Free Radical Mechanism of the Cold Stress Development in Rats[J]. Ross Fiziol Zhim I M Sechenova,2004,90(1):73-82.

[4]王金涛,李宁,徐世文.急、慢性冷应激对雏鸡腓肠肌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28-32.

[5]李士泽,袁学军,杨玉英,等.浸水冷应激对雏鸡某些酶活性及消化道黏膜充血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3):267-270.

[6]袁学军,李士泽,黄丽波,等.冷应激对海兰雏鸡某些血相变化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1,22(1):59-61.

猜你喜欢

雨雪冰冻雏鸡
悲伤的事就不说了
冰冻太阳光
无题(新韵)
新闺怨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fabrics and fashion trends
冰冻气泡
雏鸡饲养管理的重点工作
雏鸡质量检查及孵化程序调整(3)
冰冻的梦
食醋可防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