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国玺答《精武》读者问

2009-02-23

精武 2009年2期
关键词:拳法太极拳用力

编前语:

多谈技术,少论是非,是《精武》的办刊精神。难得孙国玺先生的文章能契合这一旨趣,对于编者而言,这就是很大的满足和安慰。孙先生是武术家、企业家,在辽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为人处世一贯谨言慎行,不事张扬。经商之余,—直致力于全民健身、发展传统武术的大业,曾多次来函来电,为本刊提出了很多认真、严谨的宝贵意见。本刊把一些有关陈式太极拳方面的读者来信转交给孙先生解答,也是符合逻辑的选择。

问: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它的基本规律就是“缠法”。缠法,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缠丝劲”。因为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每一招一式处处都走螺旋。陈式第十六代传人陈鑫在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中说:“太极拳,缠法也。”又说:“不明此,就不明拳。”由此可见缠法就是陈式太极拳的基本规律。

问:什么叫“缠丝劲”?

答:陈式太极拳的每一招一式主要体现在螺旋运动上。从外在看,不仅是肌肤某一部位的螺旋旋转,而且贯穿于全身的任何部位。从内在讲,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产生一种棚力,这种内在的螺旋棚力,加之与外在的旋转相结合,不仅可以引进落空地化解敌之来力,也可发放对手,这种内外旋转、松沉且极富弹性的灵活拥劲,通称为“缠丝劲”。

问:太极拳为什么要领劲?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太极拳论》中提到“虚领顶劲”。《太极十三势歌》讲:“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这里提到的“顶头悬”就是领劲。这就好比一个物体被一根绳子系着一样,当物体受到力时,上走,物体会随着上抬的力自然上起,而绳子不松弛,自然收起,但没有上拉物体的感觉;下走,物体就随之下落,绳子也随之被物体带动而走,同时还不能叫绳子下松,好像绳子头被微微拉着一样,这就是领劲之意。只有头悬起,才能中正、不偏不倚:手法也要领起整个臂膀的劲;脚在实战中也要领劲,也要有转换,即使脚不动,意念也在动;身体更要有领劲,如此敌之来力会被我引化。所以要克敌制胜,必须化劲顺遂。化为制因,制为化果,粘走相生,才能引进落空。

问:太极拳为什么要“含胸拔背”?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含胸”其实就是在练拳的时候胸不能用力外挺,也就是说两臂微微内合,这样胸肌就会放松下来。放松了,全身才能自然,不仅身体动作自然,呼吸也会自然顺达,气血才能畅通。“拔背”,其意是要领起全身之劲力。做到“拔背”,脊背就会舒展自然,“拔背”后周身才能不偏不倚、中正安舒,无疑是起到一种领劲之作用。所以说:太极拳一定要做到“含胸拔背”。

问:太极拳经常提到的“塌裆、塌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具体实用价值吗?

答:“塌裆”。就是在练拳和推手时,有人经常提到的要塌下裆劲之意。为什么要塌下裆劲,就是裆劲在下塌之时,重心会降低,这样在推手中就会产生更大的拥力,不仅可以掤化来力,也可塌裆发力进攻敌手。注意这里提到的塌裆不是蹲裆,而是一种松沉的裆劲。“松沉”就是要放松下沉,只有放松才能灵活转换,“沉”就是一种自然的力。如果不是自然松沉的力,就会产生僵力,这种僵力很容易被对手利用和引化,而导致落败。“塌腕”不是像有些人简单地理解为把手腕一塌就可以了。“塌腕”在进攻时是指要塌腕发力之意,也就是武术界经常提到的“寸劲”。在搭手防守时,“塌腕”的手指会产生一种向外的分力,这种分力的产生会加大手部的缠丝拥力。

问:有人说,练太极拳要一松一紧,有一紧就有一松,你是如何理解太极拳松紧的?

答:有人说,练太极拳要先练“紧”,后练“松”,之后再练“紧”,再练“松”,如此反复地练习,方能懂劲。我认为这种说法大错特错矣。所谓太极拳的“松紧”,无非是指太极拳的刚柔而已,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虚实”。“紧”就是“刚”,在行拳过程中突然的爆发力,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太极拳的“松活弹抖”中的弹抖劲。刚,在整个行拳过程中不是永恒的,而是刹那、突然的。这种突然是在对手失机失势之时,所遭受到的突然打击。“松”便是“柔”,柔化转换之意,所以很多拳家把“松柔”连到一起讲。只有放松下来,才能开裆圆胯、裆劲转换,由此才能听其来力、舍己从人,从而达到随曲就伸。只有“松”,才能“活”,也只有“松”,才能转化来力,“四两拨千斤”。这就是太极拳中所说的“懂劲”。

问:如何练能使太极拳松下来?有人说,松大了就叫“懈”,对吗?在推手中,松就棚不住对手,紧了反被人制?这是为什么?

答:在太极拳的锻炼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谁谁太极拳练得太用力、太紧、太硬等等,这些无非是想说没放松下来。要想把拳练得放松下来,首先要用意。也就是说要放松思想。思想放松下来身体才会放松。另在身体上,也要做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有人说,松大了就是“懈”。其实,松和懈的本意是一样的,都是不用力,只不过“松”在太极拳里被美化了。它加上了一种拥力,这种力被叫做“松沉”劲。没有掤力的“松”便被人理解为“懈”。我们平时经常会碰到很多练太极拳的人认为,太极拳是不使劲的,要使劲就错了。与他们搭手,往往手上软绵绵的,自以为是太极,可根本没有一点棚力,只要你微用点缠丝劲他就会被打出。有时他感觉你的力进来,要防守时,情不自禁地想用力(不用力还化解不了),而一用劲手臂就发硬,自身也知有错,但就是不知如何应对,这其实就是没有掤力、不懂虚实转换的原因。《太极拳论》中说:“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就是物来顺应、不丢不顶,确切点儿说,就是因势利导和虚实的转换。

问:“松沉”的劲应该怎样去体会?

答:“松”是太极拳的基本形式。只有“松”下来,才能轻灵,只有“松”才能达到沾粘连随,只有“松”才能在随曲就伸中摸清敌之虚实变化。既要顺其劲势,又要改变其来势使之不作用于我,并且还要受到我的牵制,从而占得了我顺人背、对敌有力发放的好时机。太极拳法中所提到的“绵里藏针,柔中寓刚”就是这个意思。“沉”其实就是一种力。古代经常把“沉重”二字连在一起用就是这个道理。而在太极拳中的这种“沉”要做到“松”,不受外力的作用,这样的力才活而不僵。比如,一个物体从高空下落,物体的本身产生的这种力就是“沉”力。再比如,我们背负一物体,我们说“沉重”就是这意思。物体本身是死物,它不会用力,而是靠它自身重量的压力产生的“劲”。就叫“沉”或“重”。这种力的产生是自然的,我们把这种自然而然的力运用于太极拳之中,便叫做“松沉”。《太极拳论》中说:“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这里“重”和“沉”其实都是指力的意思。这是有些人把“沉”、“重”,“松”、“懈”给理解偏了。所以,后学者很难理解一样意义的字却变成了不一样的用法,这也许是后学者不

能超过前人的原因吧。著名太极拳宗师洪均生先生在其《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中也说,“最奇怪而又可笑的是,有个无名氏写的《太极拳轻重浮沉解》竟说:双重是病手,双沉是功手,自而腾虚云云,又创出双轻、双浮、半沉、半浮之说……重和沉字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吗?怎能变病为功呢?我认为这是文人习拳未通理法却自作聪明,舞文弄墨,贻误后学。也常有人厚古薄今,遇到旧文,便奉若珍宝……学前人文章,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批判接受。”因此,很多练太极拳者嗟叹:练太极拳得需要悟性啊!

问:什么叫太极拳的“沾粘连随”?为什么有的人练习几十年也没有这种功夫?

答:因为太极拳在实用中,是训练身体敏感知觉的平衡运动,所以,要求随时正确预测敌情,根据侦察所得的虚实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正确行动和措施。础润而知雨,因微而知著。因此,必须用身体的某一小部分微沾对方皮肤的接触,以侦察敌之虚实,掌握敌之动态规律,这就是“沾”。在“沾”的同时,还要如胶般地“粘”住对方,不即不离,这就是所谓的“粘”。在对待敌之形态时,要舍己从人,因人所动,随曲就伸,这就是“连”。“随”,就是在敌采取任何破坏我平衡和牵制我动作的时候,都能及时地洞察并做出相应正确的调整。以沾粘而随人,还不能失去运化,以柔化来克敌之刚劲。只有用意于沾粘连随,才能贯通一气连绵不断,也只有舍己从人、随曲就伸,才能不丢不顶,从而达到“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的懂劲阶段。

而有些人,之所以不懂劲,就是没能放松下来,不能放松,就不能达到舍己从人,不能从人,就做不到沾粘。而总有些人说:我放松了没使劲呀。没使劲不等于就放松了,不仅要放松,还要有灵活的转换和掤力,就是“沉”的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好意思,恐怕太极拳您还没有入门。

问:什么叫太极拳的轻灵沉稳和刚柔相济?

答:“轻”,就是用意不用力。“灵”,就是圆转灵活。在古拳论中曾提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太极拳的境界就是越轻灵越好,也就是说用力越小越好,只有越轻才能越灵。《太极拳论》中说:“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便是太极拳的至高境界。只有自己用力越小,才能越敏锐地察觉敌之来力。“沉”,就是放松的活力,人们常指“松沉”之意。“稳”,是指动作稳当踏实。在太极拳中,只有沉稳才能做到重心随遇平衡。“刚”,就是大力,指突然之间的爆发力。太极拳不是不让用力,而是怎样用力——用巧力,要在敌被动和无法转换的瞬间发力。“柔”,即是松柔转化之意。“轻沉兼备,刚柔内含”,既有坚实的刚劲,又富于弹性和韧性的柔劲,极轻灵又沉稳。极柔软而又极坚刚。这就是太极拳的虚实转换、刚柔相济,也是人们常说的“绵里藏针”。

问: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中正安舒,立如平准?

答:中正安舒是指在练拳时躯干要保持自然舒展,端正安稳。同时,使全身各关节肌肉做到除必要的紧张外(指刚发),要尽可能做到自然放松,使胸腔扩张,肺脏舒展,这样才能使气血畅通。虚领顶劲,尾闾中正,身体就不会前俯后仰、左右歪斜。反之,不能做到中正安舒,呼吸也不能自然畅通,身体也易失去平衡,重心不稳就容易被制。立如平准,就是端庄平稳,要求要向水平线一样。其实,内外家拳法其理多有相同之处。即使外家拳很多要求亦然,以正踢腿为例。正踢腿要求:双臂端平,手掌立起,头要端正,挺胸收腹,精神要饱满,腿用力上踢,脚尖里扣,腿不仅要收胯,更要绷直。而经常我们看到一些练腿法的,只注重腿的高度和力量的练习,往往忽视了双臂平举。也常常碰到一些练武的问我同样一个问题:“孙老师,踢腿时你为什么一定要求双臂端平?这有什么必要吗?手随便放还自然,腿还能踢起来,双臂端平又别扭还使不出劲。”我笑着答道:“这就是高手和低手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样讲,我们都知道“腿起看肩”这句话。在实战中,你的肩晃得越大,意图就越暴露。相反,你晃动得越小,隐蔽性就越高,进攻的成功率就越大!在平常练功时双手端平后,摆动幅度的大小是印证功夫好坏的标准。有些人经常说:某某人出手快。其实不仅仅惟快,同时是其出手的隐蔽性极高,不被敌所察之故。拳谚云:“出手不见形,见形不为能”,便是此意。《孙子兵法》曰:“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不仅是因为快而造成敌之意外,更是因为出其不意而给敌造成快疾的感觉。孙子曰:“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

问:如何能做到太极拳的灵活转换?“开裆圆胯”是指什么?

答:洪均生先生在其《陈式太极拳品》中提到:“能圆则轻,能和则灵,回风燕子,点水蜻蜓。”在太极拳的锻炼中一定要做到松静沉稳,松静下来才能利于灵活转换。《五字诀》曰:“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心静则一静无有不静,将意念集中于受作用处,既不丢,也不顶。摸清虚实,因势利导。”“开裆圆胯”就是为了便于裆劲灵活转换。大凡很多初练太极拳者不懂腰裆转换,甚至很多习太极拳多年者也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有的认为腰裆转换是腰来回扭动,此大错矣。在松静开圆裆胯时,腰裆就像车轴一样,受力后就会自然转动。但在实际中不仅仅是腰裆的转换,同时,手及周身都要有缠丝和转换。这就是“周身无处不太极”,正所谓全身处处有虚实。

问:太极拳在实战中是不是靠跌摔为主?

答:很多人都认为太极拳不擅打法。多以跌摔为主,而我的理解却不然。太极拳本身就讲究“刚”“柔”相济。劲力转换的形式体现在跌摔上,为了更有力地打击对手,靠沾粘连随来侦察封锁敌手,以达到我顺人背时的一击,或摔、或打、或拿。比如形意拳中的五行拳,劈、崩、钻、炮、横。看似简单的几式,可它蕴藏了很多的武学玄机,所以有人把它说成是形意拳的母拳。再比如:长拳的拳法运行形式大致离不开冲拳、摆拳、勾拳等几种基本拳法,可这几拳奥妙无穷。陈式太极拳“掩手捶”、“击地捶”、“指裆捶”、“搬拦捶”、“撇身捶”等,虽然拳法不是很多,但它几乎包罗了所有情况下各个方位的进攻态势。

问:什么叫“双重”?历代太极拳大师都提到“双重”之病,怎样在练习中避免“双重”?

答:“双重”之病其实就是顶劲。《太极拳论》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阳互济,方为懂劲”。历代拳学大师对“双重”多做解释,但众说纷纭,有的大师诠释后,恐怕自己也稀里糊涂。有的甚至越讲越讲不明白。也有很多大师讲到手法怎么做。步法又如何如何。才不犯“双重”之病,其实都是管中窥豹!那都是一招一式的小理,然《太极拳论》讲的是大

道。“双重”就是在对抗中两方都用力,发生了顶劲,不能转化。“阴阳互济,方为懂劲”,“阴阳”就是“虚实”之意。在敌来力时,我用小力化解,当敌无力之时,我要抓住机会进攻,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这就是虚实的转换。孙子日:“夫兵之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问: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的“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指什么?

答:这两句是指在练太极拳时要达到的灵敏感应。我们在经过长期的正确的太极拳锻炼时,松静自然,达到忘我之境界。即使身体上增加一羽之重也能察觉。据传杨露禅曾把一鸟放到手掌之中,鸟足无可借力,欲飞不起。这就是太极拳所达到的空松境界。试想:一羽之重,蝇虫之力便能立察,在实战中,敌来力会比其大很多,可想而知,我们更会察觉。能察觉敌之来力,就会游刃有余,正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所以,太极拳要求用力越小越好,用力越小就越灵。但不是有力不好,而是看怎样使,这就是李恩久先生经常讲的“力与巧的结合,柔与刚的对立统一”。

问:陈式洪派太极拳出自陈式太极拳,为什么又加“洪派”二字?

答:洪派是指洪均生流派之意。洪均生先生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先生的入室弟子,朝夕相随十五载,深得真传,太极拳功夫已臻化境。洪老先生秉承陈发科先生的拳学,致毕生精力于陈式太极拳的研究、普及、推广,积数十年太极拳经验之大乘,著有《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更加全面地发展丰富了太极拳理论,为弘扬光大陈式太极拳,使之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弟子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被日本武林尊称为“太极巨星”。日本为专门研究洪均生先生的拳法和理论,成立了“洪均生太极拳研究会”。

洪均生先生的拳架在严格遵守陈式太极拳的原则下,以技击实用为本,精拿巧化,与众有别,行拳缜密、圆活、轻灵、缠绵之处见雄浑之大气。可谓无心成化,不着痕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弟子和再传弟子中有多人在大型太极拳和推手比赛中,成为全国及国际冠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特点。为了纪念洪老先生在陈式太极拳上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并区别其他拳派,后学者把洪老先生所传的陈式太极拳叫做“洪式太极拳”、“洪传太极拳”、“洪派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等。为了统一名称,经过反复推敲,由第二代承传人、洪老先生的得意弟子李恩久先生与洪老的后人共同研究决定,定名为“洪派太极拳”。2003年,李恩久先生在北京应广州俏佳人传媒之邀,录制了陈式洪派太极拳一路、二路及太极拳刀剑等教学光碟。

问:洪派太极拳提到:“无心成化,不着痕迹。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心法是指什么?

答:《太极拳的走架打手》提到,“太极即是周身,周身即是太极。如同气球,前进不凸,后退不凹,左转不缺,右转不陷,变化万端,绝无断续,一气呵成,无外无内,形神皆忘,乃能进于精微矣。”太极拳的修炼必须做到内外圆和,做到心手两忘,从而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问:太极拳推手和太极拳散打有什么区别?

答: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练习听劲懂劲的必要方法,也是太极拳学以致用的中间途径。而太极拳散打则是太极拳发展的最后高级阶段,太极拳和其他的拳法一样,不仅仅靠摔、靠拿,更要有打法。大家都知道,武术讲究踢、打、摔、拿。而太极拳也是武术的一种,那么它就有踢打。而在日常的推手比赛中,规则限定不准有踢打。所以制约了太极拳法的应用,长此以往,人们便以为推手就是太极拳的真正技击。孰不知是人们在练习和检验当中,为了安全起见,才把推手当做印证太极拳听劲和懂劲功夫的必要手段。

问:有的大师讲在太极拳推手中“宁叫一丝进,不叫一丝退”,而有的说“退是为了进”?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宁叫一丝进,不叫一丝退”,有的拳家说是一种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做法,只适用于力量悬殊,自己处于力量和技术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其实不然。陈式太极拳讲究的是螺旋和缠丝,在实际进手的同时,实质上是它的内在走了旋转劲,从外表看似乎硬,其实进中含有转化。“退是为了进”此言不差,但并不矛盾。退守是暂时的,进攻是必然的。“退”不是跑,而是转化。“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方为懂劲。”

问:在推手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随曲就伸”,“不丢、不顶”?

答:在推手中首先要做到,不丢、不顶。要想做好“沾粘连随”和“不丢顶”,就需要在推手中用意不用力,不能主观想怎么动作就怎么动作,这就需要因人而动,所谓舍己从人。不仅手法,而且身法、步法都要有沾粘连随之意,动作要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形要连,意要随,做到随曲就伸。只有这样,才能探听对方的力量大小、方向等的变化,并同时引化对方造成我顺人背之势。

问:太极拳中的“劲”指的是什么?怎样练才能真正懂劲?

答:历来拳家把“劲”和“力”总是区别开来。一谈到“力”就摇摇头,“尚劲不尚力”几乎成了定理。太极拳也主张“用意不用力”,但又主张运劲,这就使初学者颇难理解。其实,“力”和“劲”是一样的。“运劲”,就是运用劲或力的意思。巧力和运劲都是一样的,就是不提倡使僵力,要巧于用力。人们常说:“这人有劲”或“这人有力气”不是一样的吗?武术的本身就讲究练力,拳谚云:“一力降十会。”“力”是武术的基础和条件,技法是练习如何更加巧妙地用力,这就是拳术。

猜你喜欢

拳法太极拳用力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铁桥三五行拳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
猜拳
太极拳:自然性质的反映和再造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
暴力行为
用力过猛